于文: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天空

时间:2022-06-02 07:18:21

于文: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天空

于文穿了件宝石蓝的针织衫,搭配黑色的一字裙,看起来很庄重。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她站在教学楼门口,欢迎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到来。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起进步,好不好?”这是她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虽然寥寥几句,但不失真诚有力。

在过去的25年里,于文每天都会去学校。她喜欢和孩子们打招呼,她说她离不开学校。这所学校是北京海淀培智中心学校,而于文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目前,在特殊教育行业,于文是在职教师中从教时间最长的一位。25年前,那时的于文很年轻,有理想有抱负,喜欢做有挑战的富于创新的事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于文接触到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让于文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让她成为特殊教育战线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做一名特殊的园丁

100多年前,特殊教育在欧洲产生。在中国,特殊教育也有了25年的发展,它已被列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

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值下海潮,当老师并不是一个香饽饽。而于文却选择了教书育人。不过,她教的孩子比较特别。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有些残疾,包括肢体上和精神上。

当时的北京海淀培智中心学校(以下简称“海培”),除了校长,都是些年龄大的老教师。唯一的一名年轻老师就是于文。她一个人承担起音体美语数外等所有的课程。

那样的环境让于文经常遭遇周遭的误解和歧视。她感到深深的孤独,“就像未来看不到什么希望,曾经也想过要离开”。

就在她特别自卑之时,蒙特梭利的教育精神和理念鼓励了她,让她坚定自己走的路是充满希望的。于文逐渐喜欢上研究如何与这些孩子沟通、教给他们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意识。

直到现在,于文看到自家小区里奔跑着的或是做游戏的孩子,她都会用相机记录下那些触动她内心的瞬间。

蒙特梭利教会她“要善于发现这些可爱的孩子,他们不是用来塑造的,而是要发现他,发现他的特点,通过改造环境,让儿童内心自由,让他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在于文眼里,这些孩子是可爱和纯真的。“她的可爱可能是‘啪’给你一巴掌;没准他拿过一个自己咬过的苹果,非塞到你嘴里,多脏你都得吃,那是他喜欢你的表现;有的孩子跟你拉拉手,都会狠狠地掐你一下,那是他高兴的一种表达。”

天底下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正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和爱,让于文得以在特殊教育行业里一路走到现在。

可以说,特教老师从事着最基础的教育,做的是最简单的事情。医学上有句话是“医学的终止,特殊教育的开始”,通常医生告诉家长“这个孩子没药可救了,去教育训练吧”,特教学校就成了他人生的新起点。

于文认为,没教过特殊孩子就不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老师是育人者,而不仅仅是教几个字,用学生的成绩为自己打造一个标签。

“特教老师从没想过桃李满天下,孩子从这里走出去,认真回学校看老师的很少,因为这里是他的伤痛,他出去就不再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如今,于文是海培的校长,学校教师队伍也扩大到100多人,教师专长涉猎心理学、康复和特殊教育等领域。

作为校长,于文希望她的孩子们能够有尊严地快乐地生活。“他们应该有对社会的认知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他们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规则,才能够不被社会歧视和谩骂。”

除了校长的身份外,她还担任全国智障专业委员会主任一职,还经常被多所中学邀请去讲课,告诉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她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特殊教育的行列中,她认为有年轻的血液融入,这个行业才有希望。

25年的转变

新学期,一批新老师加入海培的大家庭,于文对他们提了两个要求,“首先,要爱孩子,爱是前提;其次,要有专业技能,会动作训练和心理辅导。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发展。”

回想最初的特殊教育情形,于文感慨道,“只是在升学指标的压力下,教师把学习差的、有学习障碍的分到一起组成一个小团体,给这些孩子上课。而那些智障程度重的如患有脑瘫、癫痫的孩子是上不了学的,这样的孩子学校不接收。”他们的教材就是将正常孩子学习的教材“拉长”,一个学期教的知识延长至两个学期,删除复杂的内容,只教些简单的。

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奠基者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说过,生而为人就有受教育的必要。

经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我国特殊教育行业发生了不小的变革,从不科学走向科学,从只接受学习型障碍的孩子到接纳各种程度的智力残疾孩子。

“有的孩子不见得不聪明,只是因为他对语言的听觉速度慢一些,考试就必须为他延长十分钟,这才符合教育的主旨:教育是因人而异的。”

“老师首先要学会认识孩子,然后尊重他,最后再帮助他。只有这样,我国的特殊教育水平才能提升。”

如今,海培在于文的领导下,成长为全国最好的特殊教育公立学校。学校把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起来,通过给每个孩子施以个性化的教育,让他们最终适应社会。

与普通学校的课程不同,海培以培养生活技能为目标,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比如说超市两个字,老师会告诉学生超市里有什么,如何结账,标价怎么看。”

除了日常教学外,学校还有康复训练和职业教育内容。教学中心与其他学校一样,就是按照学生潜能的发展,负责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一系列教育。

康复是对缺陷的矫治。如果孩子动作不协调、说不出话或精神上有缺陷,就要对症教育连同进行康复项目的实施。职业教育是让需要工作的学生学会就业,即“支持性就业”。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会带着他们去饭店、酒店等场所实习,与他们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训练他们掌握生存技能。

在海培,还有一个“特别教育计划”。“老师会关注每个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志向,以及家庭的支持度”,做出注重孩子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设计。如果学生家境富裕、自理能力低,将来是以自理生活、愉快生活为目标,老师会告诉他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小细节,例如怎样坐地铁、搭飞机。如果学生家境一般,老师就要全力培养他掌握一项工作技能。

“我们有一个课程是按照孩子特点设计的,孩子们可以加入不同的小组,通过活动调整他的情绪,培养他的特长。或许,这个特长就能够成为他日后生活的来源。”

如今,马奈草地中间美术馆已经与海培达成了协议,孩子们的画作拿去那边展览,销售所得的一部分,美术馆再返还给孩子们。这或许是这些孩子人生中赚得的第一桶金。

于文一直致力于将学校办成一个开放式的特殊教育平台。

在海培,除了老师和学生外,还有家长和志愿者的身影。于文想让家长和社会都参与到特殊教育中来。因为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校每月会定期举办家长大课堂,从养育到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因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

“我希望为孩子们服务的举动,能够警醒世人,不要太急于向前走,将更多的心思拿出来关注我们的下一代吧。”

上一篇:让语言治疗师在中国“落地生根” 下一篇:风水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