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02 03:20:04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六君子汤与四逆散综合治疗,其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六君子;四逆散;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以胃粘膜腺体的萎缩为重要表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种类繁多,引起反复发作且西药的耐药性使疗效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对比六君子汤与四逆散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西药的治疗效果,为今后选取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的方法寻求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选取132例我院消化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63:69。年龄在24岁至67岁的范围内,平均(41±18.57)岁。病程时长在0.5年至17年之间,平均(7±3.28)年。患者中长期吸烟及饮酒患者各53例和47例。患者性别、高危因素、病程以及年龄方面间差距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存在严重心脏和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排除,对其他不能进行服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

1.2分组与治疗方式

1.2.1分组方法 对132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分为两组,即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6例。

1.2.2治疗方案 中药组采用中药水煎剂,一剂早晚分次口服,中药配伍采用六君子汤联合四逆散,方剂组成包括:党参、茯苓15g、芍药以及白术各15g,半夏、枳壳和柴胡各10g,桔梗6g,陈皮和炙甘草各5g。胃部疼痛明显者原方加、郁金10g、木香6g以及延胡索10g ;纳差不欲饮食者加超谷麦芽和焦三仙各15g;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者,可加麦冬10g、玉竹15g ;舌质偏暗伴有瘀点者,加丹参10g、三七5g。西药组患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分别选取抗幽门螺旋杆菌药、胃肠动力药、奥美拉唑、胃粘膜保护药等药物联合治疗或单独药物治疗。观察和治疗总周期为3个月。

1.3评价指标

1.3.1疗效评判与标准 疗效的评判依据患者的胃镜情况与其自身症状改善情况。痊愈患者表现为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部粘膜炎症消失,组织病理活检表明无萎缩、肠化生等情况,患者无胃部不适感;显效 :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部粘膜炎症减轻明显,活检提示无萎缩、肠化生等,且患者自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有效 :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部粘膜炎症范围有一定程度缩小,活检提示炎症、萎缩或肠化生情况减轻;无效 :胃镜以及活检情况无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或甚至加重。

1.3.2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即TGF-α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

结果

2.1疗效结果 66例中药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42%,其中17例痊愈患者、28例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和5例无效患者;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0.30%,其中8例痊愈、21例显效24例有效和13例无效。结果显示:中药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较西药组患者存在优势,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2.2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 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F-α情况分别为(14.32±4.61)pg/mL和(6.78±3.52)pg/mL;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F-α情况分别为(14.72±4.38)pg/mL和(8.42±4.11)pg/mL;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GF-α均较治疗前降低,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与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隶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或“痞满”等范畴,古籍《素问》有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指出其发病之因与外感寒邪有关;另有张仲景在《伤寒论》谓其病因为“正虚邪陷”;亦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以“脾湿有余,服满食不化”为此病之病因。现代中医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研究更为充分。其主要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胃湿热证等等[1-2]。经学者统计研究[3],众多证型中脾胃气虚证最为常见.本研究将长于益气兼健脾的六君子汤与长于疏肝理气的四逆散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将其与西药治疗相对比,痊愈患者人数和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研究表明[4],降低人体TGF-α的含量对于保护胃黏膜的功能和代谢作用明显。本研究中通过检测TGF-α的变化情况以观察六君子汤合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机制,考虑其可以通过调节TGF-α的表达情况改善胃黏膜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两方联合,以六君子汤益气和健脾为主要作用,中土后天之本强健则正气充足、气机调达;辅助以疏肝理气的四逆散,解肝郁调气机;六君子汤与四逆散两方虚实补泻之功共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林唐唐,唐杨.祖国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5):6-8.

[2]林晓成.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2009,31(5):778-781.

[3]杜琳.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经验辑要[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

[4]朱虹.王灿晖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思想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2,44(7):12-14.

上一篇: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患儿椎管内麻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