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央盆地海试任务圆满成功

时间:2022-06-02 02:37:54

南海中央盆地海试任务圆满成功

今天刚刚完成南海中央盆地海试任务的海洋六号科考船上,有一支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方法所的科考队伍,在此次海试中担负着装备保障和设备操作的关键任务。当海试取得了圆满成功时,参试的科学家纷纷与他们握手拥抱表示感谢,他们被大家誉为海试突击队。

经历了50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努力拼搏,广海局已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调查队伍。作为该局主要技术部门的技术方法所,一直承担局海洋地质调查资料采集、设备使用维护、技术保障等工作,拥有各种类型的海上调查专业人才,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敢打硬战、能打硬战、善打硬战”的铁军,多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省直岗位排头兵、广东省文明单位、蛟龙号7000米海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项目刚开始,他们就从所里抽调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组建了ROV室,并从高校引进了电子技术、液压机械等专业的毕业生,形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各专业均衡搭配的工作团队,并全程参与开发研制。实践证明,这个团队非常优秀,是海试顺利完成的决定因素。

从这次海试项目批准立项开始,广海局方法所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保障海上试验顺利进行?如何确保后续应用性工作顺利开展?性能优越的海洋六号调查船作为母船支持系统和辅助系统,是完成这项工作最基本的硬件保证。但仅有强大的硬件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情况下,软实力建设比硬件建设更为重要。

这次海试项目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海试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深海作业,不确定因素很多,危险性也很大。要确保海试安全、顺利进行,项目组在半年前就制定了详细的海试大纲和工作方案,并经国内海洋领域的专家层层把关、审定。海试过程中,项目组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的规定,按照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故障,在故障“归零”后才能继续进行。海试过程中,除海试项目本体外,绞车操作系统等是否正常,是保证项目设备安全的关键设备。

海洋六号入列后,已经连续3年执行大洋科考任务,每年都安全高效完成任务。3年来,承担该船调查工作的技术方法所,已经建立起一套具有海洋六号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针对本航次工作特点,他们还特别规定,项目设备入海前,绞车系统各关键部位都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形成记录、签字确定后再经技术负责同意,方可启动。对项目本体安全负有关键作用的电缆连接头(承重头),从制作加工到每次下潜,都由经验最丰富的技术工人严格把关,确保万无一失。此外,每天工作结束后,部门长都要召集各班组长开一次简短的安全例会,对当天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第二天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重点部署。

经过多年努力,海六调查部除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外,每位科考队员都养成了良好的安全意识,改变了过去那种“要你安全”为“我要安全”,确保海试顺利进行。

这次项目海试工作,被参试科学家一致称赞的有“光纤专家”胡波、操作手陈宗恒、机械液压高手田烈余等年轻的科技专家。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他们经常通宵达旦、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方法所团队中,还有几位关键岗位的“小人物”:绞车操作员“小”黎俊强,操作绞车时气定神闲,流畅精准;“大”陈克新,主动灵活,哪里的活最重,那里就有他的身影;“博士技工”刘碧荣,指挥时沉着冷静、口令坚决果断,干活时风风火火,点子特别多,遇到问题随时解决;“设备老中医”吴诚强,四处巡视,一双“火眼金睛”,能随时寻找哪个螺丝松了,哪里还有问题。

方法所团队中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管工作多累、多辛苦,从不计较、从不抱怨。他们互相照顾、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干的团队。(左朝胜)

上一篇:菲菲蜡像馆美好生活下 下一篇:诺心:蛋糕也需做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