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探索式操作,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时间:2022-06-02 11:15:48

运用探索式操作,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摘 要: 探索式操作就是在操作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由探索获取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操作方法。在探索式操作过程中,幼儿通过主动操作材料自主地进行探索,能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由于幼儿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不易掌握抽象概念,同时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特别强,因此运用探索式操作能充分满足他们对事物的摆弄、尝试、研究,从而发现并掌握数学经验和知识,变“我就像你这样做”为自己探索“我要怎样做”,变被动为主动。本文主要讲述了探索操作中材料的要求,以及在探索操作中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关键词: 探索式操作 数学活动 学习主动性

新《纲要》提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数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探索式操作中材料的要求

探索式操作的关键是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使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进行“交流”,使探索式操作在数学活动中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探索式操作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准备材料的单一、枯燥,与丰富的材料结合实施才能有效保证幼儿进行探索。

1.有探索性的材料

(1)操作材料要能体现幼儿探索的目的。

大班幼儿在面对具有暗示性的操作材料时能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每一次的探索式操作活动,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如“图形拼搭”操作前,幼儿知道单一图形是可以合成复杂图形的,但并不知道能组合出什么图形,由此促使幼儿在反复摆来摆去的操作中,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图形组合,通过主动探索,将未知变成已知。

有的活动内容本身并不那么吸引幼儿,那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改良以往的旧教具,使其更符合探索的要求。如“移珠子学组成”活动,所提供的材料是穿珠、立柱、记录纸,用两根立柱操作,以达到将一个数分解为两个部分数的目的,两根立柱在同一个底座上,表示两个部分数合成一个总数。用记录纸的目的,第一是让幼儿根据纸上的数字取穿珠,记录纸上的数字是几,就练习几的组成,投放相应格子的记录纸,以控制幼儿探索本次活动要学习的数组成。第二,记录纸的横格数是根据该数组成的需要设计的。该数有几项组成,就有几行横格,要求幼儿将横格都记完(不能重复),以保证幼儿探索出该数的全部组成。第三,让幼儿记录下操作的过程,以保证幼儿在交流、讨论时对操作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

(2)操作材料要能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材料的外观有吸引力,如“拼机器人”(练习加减的)、“喂饼干”等活动,材料的外观很醒目,幼儿一看就喜欢。

材料的内容有吸引力。如:“数学牌”富于娱乐性;“小兔找朋友”活动有情节性等。对这些材料反复操作,幼儿也不觉得厌烦。

材料的使用方式有吸引力。有的材料用活动性游戏方式使用,如“钓鱼游戏”;有的材料用合作游戏方式使用,如“扑克牌配对游戏”;有的材料用竞赛的方式使用,如“数学棋”。这些有趣的活动形式都是大班幼儿所喜欢的、乐意参加的。

2.多层次性的材料

由于大班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对材料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在探索性操作中准备的操作材料要做到难易结合、多层次。如:“按规则排序”操作,要求幼儿分析、综合排序的规律,创造性地编制排序规律,我们就可以准备不同难度的材料,并针对不同的材料出示不同的要求卡,对感性经验丰富的幼儿在一般的操作基础上提高要求,这样的操作过程既有利于他们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

3.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大班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必须经常考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索材料。如:“力的大小”,就准备了哑铃、杆秤、水桶、天平、沙、棉、竹圈、花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能让幼儿探索操作的材料,当幼儿走进活动室时,这些似曾见过又无法经常接触的物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们,跃跃欲试的念头也就产生了。同时,生活化的材料也会促使幼儿将所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主动探索。

4.一物多用的材料

虽然数学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多样,但也不能太泛,要尽可能地一物多用,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容易发现操作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按规则排序”活动,所提供的材料为具有多种特征的图形块(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厚薄不同),集多种特征为一体的材料,有转换角度的余地。如先按形状分类,再按颜色分类,再按大小分类,再按厚薄分类。需要让幼儿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就设计具有这些特征的材料,材料具有的特征越多,可转换的角度就越多,可促使幼儿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发现,使幼儿从小就意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变化的”,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二、在探索式操作中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1.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教师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如“学习单数、双数”,课前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知识宫,在知识宫里准备了很多礼物。活动前,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老师要带你们去知识宫玩,幼儿一听,马上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愿望,产生愉快情绪,争着去试一试,然后教师要求大家根据自己胸前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谁找对了,谁就得到知识宫里的第一份礼物。这样既激发了幼儿尝试的情感,又很自然地以旧引新,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探索活动。又如“认识时钟”,让幼儿置身于为活动创设的钟表展览馆的环境中,教师边欣赏边思索:“这些钟表什么地方是―样的?”“叔叔,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各种形状的钟和表?”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主动求知的兴趣,同时依靠幼儿之间的互补作用促进了求同、求异探索的主动性。

2.问题设置的探索性

主动探索是指是否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幼儿对问题进行探索不是追求幼儿能力有多高,重要的是培养探索的主动性,使幼儿习惯于遇事有灵活变通的态度。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尽可能设置有探索性问题的情境,鼓励幼儿主动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如“送小动物回家”,教师提问:“小猪住第几层?”“小猪楼上住着谁?”“它住的是第几层?”“小猪楼下的第二层住着谁?”等等,多角度地提问启发幼儿尝试灵活地探索问题。

3.操作中允许幼儿出现错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都在曲折中前进,要允许幼儿在探索中出现错误,教师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而且十分有意义。错误孕育着成功,从错误到成功的转变过程,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也就是说需要尝试、尝试再尝试,一次次地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再尝试解决问题,正是这种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地发展。因此,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时,要允许幼儿出现失误。如学习区别“宽窄”时,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尝试材料,如宽窄不同的纸、带子、木片、树叶等,把它们分别放在每人的小盘子内。开始我让幼儿试着从盘子里任意找两样东西比宽窄,然后回答问题。通过教师引导说出是看出来的或是用重叠方法比出来的。然后请幼儿比比教室里钢琴和黑板哪个宽,哪个窄,又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量一量)。这时再让幼儿动手尝试测量,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使用带子测量,有的幼儿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有的测量方法正确,有的测量方法不正确,有的将钢琴的宽度与黑板的长度进行比较。这时教师要耐心指出错误原因,直到他们通过不断探索、尝试,找到正确的方法与结果,要肯定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运用探索式操作,大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试一试,无论在计数能力、数概念理解能力还是运算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不仅扩大了知识面,最重要的是在对问题的探索操作方面更加大胆,常常主动探索活动中及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兴趣比以前更加浓厚,有一定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并有一定的创新行为,乐意与同伴合作。探索式操作对大班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性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