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2-06-02 04:58:02

谈新时期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本文针对新时期如何进行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加以分析,以期给相关教育管理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新时期在各大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教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职业院校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为此,各大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积极探索和研究适合新时期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大力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一、现阶段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对职业教育的考核是来自社会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职业教育关乎到一个学生的一生,因此,各大院校不能因为学生已经是成人,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理解的是职业学生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但是现阶段在职业教育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新时期的职业院校他们在心理上与之前的大学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很多学生在社交生活中一方面在亲朋好友面前表现的开放活泼,另一方面在陌生人面前较为沉闷,由于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不善于与人交流,使得性格越来越孤僻。此外,由于这些学生从小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进而表现为心理承受力不强,责任意识较弱,但是他们往往热衷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喜欢寻求刺激,求新。对此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立足于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使用传统的过于严格的管理方式,引起大学生的反叛心理。

(2)很多职业教育管理者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已经成人,学校应该尽量减少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强调人性化管理。但是,在中国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学习过程中,业余活动时间较少,学习压力较大,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学校给学生营造的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很多学生会将其作为自己放松的理由,在学习上逐渐懈怠,甚至有注意很多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出现厌学、逃学的情况,所以职业教育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对新生,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方法。

二、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分析

(1)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该注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加强和改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之间的合并和重组越来越多,很多学校也由原来的专业型学校向综合性学校发展,为此出现了的好多学校专业多而不专,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出现脱节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毕业生的质量不高是现阶段社会对各大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普遍评价,为此,为了提高本校的学生质量,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学生管理模式,对学校专业进一步划分,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创设特色专业,进而提高学校专业人才的质量。此外,对于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而想调专业的学生,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所学专业兴趣,另一方面则支持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学校应该制定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堂的选择,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有更多的发言权,以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各大院校应该不断完善职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监督模式,加强国际合作,不断向更加开放,更加自主和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作为提高职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管理体系,各大院校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制定多层次,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3)在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建立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结合的大学教育管理体制,让三者有效结合。在教育管理的决策层面,为了保证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应该由相关专业和学校管理人员组成决策委员会。在执行管理方面,由学校的中层管理部门组成,确保学生工作的有效性。在监督管理层面,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监督作用,并组织专门人员形成固定的学校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于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三维一体式的教学模式,确保学校制定的决策具有更高的可实施性,并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管理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现阶段各大院校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不断变化,各大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应顺应时展需要,深化改革,促进教师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实现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宝君. 建构“刚柔并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模式[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05)

[2]李俊霞,常亮,张岑岚. 职业教育管理实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3]王宏. 构建和谐的教育管理机制[J]. 理论前沿. 2009(02)

上一篇:200例小儿手背静脉输液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对“数学教学效率”研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