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财务分析指标提供管理决策的财务信息

时间:2022-06-02 03:03:02

用财务分析指标提供管理决策的财务信息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8-1250-0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现就通过财务分析指标向医院领导提供管理决策的财务信息方面谈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在《医院财务制度》第十三章“财务报告与分析”第五十一条中对医院一般的财务分析指标共列举了14个,具体分以下几类:

1 收入类指标

1.1 人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职工人数。其中,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下同)。该指标反映医院职工创造的价值。通过本指标的分析,可以不断挖掘职工潜力,对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1.2 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百元):该指标说明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价值,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通过本指标的分析,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尤其是加强医技科室的管理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 工作量指标

2.1 人均门诊人次=门诊人次÷门诊部职工人数。该指标反映医院门诊职工诊治病人的工作量。通过本指标的分析,可以不断挖掘门诊职工潜力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也可以把该指标作为计算门诊职工奖金的依据之一。

2.2 人均住院床日=住院病人床日总数÷住院部职工人数。该指标反映医院住院部职工治疗病人的工作量。通过本指标分析,可以不断挖掘住院部职工潜力而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把该指标作为计算住院部职工奖金的依据之一。

3 反映管理水平的指标

3.1 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住院病人床日总数÷(全院床位总数×当期天数)。该指标反映了病床的一般负荷情况,说明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益,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病床周转次数=全院出院病人总数÷全院床位总数。该指标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通过对两指标分析,一方面不断提高病床使用率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提高病床周转次数。如果为了提高病床使用率不让该出院的病人出院,自然使病床周转次数降低。但这是损害病人利益的举措,不符合医院管理年提出的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精神,所以这两个指标要综合分析。

3.2 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床日总数÷全院出院病人总数。该指标反映医院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是衡量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指标。不能说越低越好,要结合其他因素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3.3 人员经费占总费用的比例=人员经费÷支出总额。该指标反映医院总支出中用于人员的支出水平。过高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效益,过低会损害职工的积极性,所以应该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该指标是体现医院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4 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百分比=管理费用÷支出总额。该指标反映医院总体的管理水平,指标降低说明降低了管理费用或减少了管理人员,从而引导医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5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周转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该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流动资金完成的周转次数。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使用率越高,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以上三类9个指标可以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细化到院内最小经济单位进行计算和考核,如按科室核算。

4 反映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的指标

4.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表示在医院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借债而取得的。指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太大。因此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普遍认为比率在60%~70%比较合理且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为发出预警信号,医院领导应予以足够的注意。

4.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用于评价医院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表明医院在每百元流动负债中有多少流动资产作后盾。医院流动比率越大,债权人越有保障,但过大的流动比率则表明医院对外部资金未能有效运用,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以2∶1为好。

4.3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该指标用于衡量医院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情况下1∶1被认为是较为正常的速动比率。

5 反映病人费用水平指标

5.1 平均每门诊次收费水平=门诊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之和÷门诊人次。该指标反映门诊病人的费用水平。

5.2 平均每住院床日收费水平=住院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之和÷住院病人床日总数。该指标反映住院病人的日平均费用。

以上两指标既属于经济效益指标,又属于社会效益指标。一般来说不宜过高,应相对合理,以满足患者既要少花钱又要治好病的愿望,真正落实医院管理年提出的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精神。

一切都是环境的产物,每个医院都处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所以应该将以上指标与编制的计划、本院上期、往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以及本地区、本行业、国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历史最好水平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差距,加强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收稿日期:2006-12-21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基层医院聘用护士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乌鲁木齐东山区地磅社区高血压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