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

时间:2022-06-02 01:48:54

55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腹腔镜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140min,平均时间为70min。2例患者因胆囊坏疽、穿孔内瘘形成中转开腹, 3例患者因胆囊三角广泛粘连无法分离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创伤小、恢复快,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01-01

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和日常生活节奏加快,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选择有效治疗方式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施行LC治疗急性胆囊炎55例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了55例患者,32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跨度35-72岁,平均年龄44.2岁。45例患者出现以胆绞痛为主的临床症状,20例患者上腹持续钝痛,40例患者伴恶心呕吐,30例患者畏寒、发热,17例患者出现局限性腹膜炎。血常规检查提示:全部患者白细胞升高;彩超提示:45例患有结石性胆囊炎,其中32例患者出现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症状,10例患有非结石性胆囊炎,55例患者均出现胆囊壁不同程度增厚或者“双边征”症状。发病时间为6-72h。

1.2 方法 气管内插管全麻,头稍低,脚稍高并适度左侧卧位,使用3孔或4孔法手术,观察腹腔,根据手术操作难度,决定术式。建立气腹,使腹内压保持在12-15mmHg的范围内, 钝性剥离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完整暴露胆囊,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胆管及血管,胆囊肿大者常规于体部减压抽吸胆汁。解剖胆囊三角时, 用无创伤抓钳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的胃远端、十二指肠球部、大网膜等向下压并推向尾端,暴露出整个肝下间隙,夹起胆囊壶腹外下方向右前侧牵引,显露出三管一壶腹三角区,用分离钳撕开粘连、电凝钩勾起组织切断或使用超声刀直接切断分离,以胆囊壶腹为起点,切开壶腹及胆囊管上、下两侧的浆膜,找出交界部,确认并充分游离,再沿胆囊管走向,紧靠胆囊管,逐渐扩大胆囊管后上间隙,直至二者汇合完全显露游离出足够长的胆囊管,方可上钛夹切断胆囊管,胆囊动脉上钛夹后切断或电凝切断,切除胆囊后电凝胆囊床止血。标本取出后认真冲洗创面。手术过程中胆囊分破、渗血较多及腹腔污染重者,在右肝下小网膜孔放置腹腔引流管。若胆囊水肿明显,且与胆总管、肝总管粘连致密,无法找到解剖间隙时,对胆囊进行大部切除。术后使用抗生素3-5d。

2 结果

55例患者中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为50例,顺行切除患者35例,逆行切除患者7例,顺逆结合切除患者8例,手术时间跨度40-140min,平均手术时间70min。45例患者胆囊切除,5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2例因胆囊坏疽、穿孔内瘘术时中转开腹, 3例因胆囊三角无法分离粘连中转开腹。5例患者出现术后胆漏情况,积极引流后痊愈,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在术后走访的12个月中,未出现胆道损伤、既发性结石胆总管、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属于急腹症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一般多是由于胆管梗阻、胆囊结石嵌顿等,使得患者胆囊壁血液循环障碍,胆囊充血、水肿,炎性介质刺激,促进胆囊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不仅使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发热、肌紧张等临床症状,同时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最小的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使患者最快的恢复。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手术视野虽然较好,右下腹部经过腹直肌切口对于机体创伤相对较大,腹腔脏器在空气中暴露面积较大,暴露时间较长,术后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恢复进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三孔法插入腹腔镜,将手术视野局部放大,创伤更小,手术操作时间相对缩短,对于因炎性浸润引起的粘连,做好钝性分离,尽可能恢复胆囊三角的自然解剖状态,仔细辨别“三管一壶腹部”。尤其是对于胆囊颈部、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采取钝性分离,分离过程中注意尽可能总胆囊颈后三角逐步开始,紧贴哈氏袋进行分离,然后再解剖前三角。

3.1 手术时机

对于急性胆囊炎行LC时机,最好在起病72h 以内,这与文献报道相符[1]。此时胆囊浆膜水肿与周围脏器的粘连尚疏松,手术分离不困难。起病超过72h,胆囊与周围脏器的粘连较紧密,手术分离出血多,易损伤胆管及肠管;当然也有部分患者起病时间>72h,但病情较轻,没有局限性腹膜炎的体征,也可以行 LC 术。陈训如[2]认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行LC术成功率达90%以上。awasli[3]认为,患者病情控制后4-6d胆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疏松,易剥离,若胆囊壁充血水肿轻, “三管一壶腹部”结构较清,有经验的医师仍可顺利完成手术。Kolla等[4]则认为,患者应在发病72-96h行LC手术。研究认为,患者是否行LC应视B超检查胆囊壁厚度、结石位置及胆囊大小的结果而定。

3.2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LC手术常见并发症为出血、胆瘘,胆瘘发生率为0.14%-0.175%。适时放置腹腔引流使患者恢复病情。LC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胆管损伤。通过回顾性分析,认为采用分离钳和吸引器交替钝性分离三角区,亦牵引胆囊颈,使胆囊管与胆总管呈一直角,便于辨认胆囊管和胆总管的解剖关系。

综上所述,手术时机的恰当选择,手术技巧的娴熟掌握,术中操作一丝不苟,适时中转开腹,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钱贤忠,张浩,罗建生,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 12):34-36.

[2] 陈训如,田伏洲,黄大熔.微创胆道外科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55-176.

[3] Hawasli A.Timing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acute cholecystitis[J]. Laparoendosc Surg, 1994,4(1):9-16.

[4] Kolla SB, Aggarwal S, Kumar A, et al Early versus delay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acute cholecystitis: a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Surg Endosc, 2004,18(9):1323-1327.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提高接种率 下一篇:护士长的团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