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解读

时间:2022-06-02 12:08:24

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解读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从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现在已经在农村中小学广泛推进,但是教育软件资源针对性不强、不契合农村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况对农远工程的深入发展构成一定阻碍,对此文章提出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以促进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地发挥农远工程效用。

【关键词】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社会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67―04

一 我国农远工程溯源

为加强农村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现代化,提高国民的素质,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即“农远工程”的实施就是为了给农村的孩子创造更多使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机会,有效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教育面临的教育经费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师资紧缺等诸多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全面发展。现如今在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的情况下,如何巩固已取得成果,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全面的提高,是现如今社会各界人士都非常关注且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且教育部在2010年1月,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基一[2010]1号),该文件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这一背景下, 如何保证2003年起开展的农远工程能够发挥其应用效益,切实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再次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农远工程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这三种模式分别为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农远工程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教育资源的应用,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是农远工程的最终目的。因此,本文认为农远工程在硬件资源基本到位的情况下,在做好系统中各部分协同工作的同时,开发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应用资源于学科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资源效益,是保证农远工程发挥其应用效益的关键,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点。

二 我国农远工程教育软件资源应用现状

2007年底农远工程的前期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但是工程前期硬件建设的完工,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恰恰是管理应用工作的开始。工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管理,核心在于应用,重点在于教师培训,即“工程后期建设”,农远工程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教育资源的应用,如何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是农远工程后期建设中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远程教育资源从类型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本文中的教育资源主要指农远工程教育资源中的软件资源。

农远工程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巨大成绩,缓解了农村中小学资源缺乏的现状,极大地促进了各学科教学的发展,特别是针对课程资源和师资极度缺乏的英语学科更是起到了“雪中送碳”的作用。通过应用农远工程的三种模式,教师们接收使用所需资源,让广大农村学生能够与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优化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且集音像、动画、文字为一体,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直观,便于理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易学会、记得牢,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输送的不单单是优质教育资源,更送去了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对促进教育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诚如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讲的“农远工程为农村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农远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可否认农村学校在资源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目前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资源与教材不配套,无法适应多版本的需要

新课改背景下各地都鼓励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教材版本的增多,为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主、灵活地选用教材提供了便利,但由于与各种教材版本配套的素材类资源、专题型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类资源、扩大学生视野的资源、符合新课程和农村学生实际的新型有效资源还比较缺乏,这就导致了学校选用的教材与农远资源不配套的现象的出现。

2 本地特色资源不足,对农村学校的针对性不足

目前针对中小学教育所开发的资源由于多以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教育为背景,城市化较重不适应农村教学需要,教师们觉得不好用。这些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这种单一的以城市为背景的“农远工程”课程资源却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对农村地区特殊的地理、经济、文化、历史等丰富资源的关注;二是缺乏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

3 课程资源目标定位与农村师生实际需求不符

有些农远工程中的教育资源目标定位过高,未能很好地考虑农村师生的实际水平,内容难度偏大,比如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资源。这样的资源与农村中小学师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不符,脱离农村教育实际,这样只会导致资源的搁置,不会发挥应用效益,造成资源浪费,不能真正发挥农远工程效用。

4教师照搬照抄,缺少对资源的二次开发

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能力有限,在农远教育资源的具体应用中多数教师局限于“照搬照抄”,机械地运用农远工程中的教育资源,忽视了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没有对接收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针对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这几类问题,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经过分类可总结为如下几方面:分版本分类别建设资源、加强用户需求分析建设农村本位资源、实现资源的本土化建设适应性资源。从以上存在问题和已有解决思路,我们不难看出在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现存的教育资源是“为建而建”而不是“为用而建”,导致资源对农村学校的针对性不强,直接把城市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没有发挥资源的最大应用效益,造成了现有优质资源闲置而真正所需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这一奇特现象的存在。但不可否认农远工程的实施确实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农远工程还属于新生事物,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农远工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必然会向着从有到优的方向继续发展。

三 现有农远教育资源存在问题解读

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现有农远资源对农村学校的针对性不强,直接把城市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农远教育资源没有发挥最大的应用效益等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面对资源应用中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这种单向的教育资源与理念的传播能否真正的改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我们不得不担忧:这种单向的资源与理念的传播最终会不会导致农远工程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减少城乡教育差距的目标没有达到,反而就连农村教育自身已有的教育特色成果也丢失殆尽?仔细解读这些问题,本人认为这其实就涉及了现阶段农远工程资源建设研究中的必要涉及的,也是亟需解决的中心问题,即什么样的资源才是真正适合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什么样的资源才可称为真正适合农村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不少农村教师在谈到农远教育资源时认为,现在的农远工程的已有资源中,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农村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首先是农村学生成长的环境与城市学生不同,有些对于城市学生来讲耳熟能详的东西,而农村孩子却可能根本就没有见过;其次,农村学生在感性认识及理解能力等方面与城市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但资源中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因此很多农村教师认为农远资源库更适合于城市学生。农村教育资源网上有一节小学数学课――《可怕的白色污染》,课件中展示的白色污染多是以城市的高楼大厦或建筑工地为背景,这样的背景与农村学生整天生活的山区环境大不相同。同学们会认为这种环境与自己太遥远,不会对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对加深学生要保护地球环境的思想的教育效果肯定不理想。有一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曾表示说:现有的农远资源中涉及农村生活的内容很少而且陈旧,具体体现在语文科目上就是:往往一本语文书中仅有一两篇名人回忆,提到的也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农村,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农村教育资源网语文课程资源中有一篇小学一年级课文《自选商场》,出自人教课标版一年级第八单元。课文图片及内容如下:

“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我和妈妈从货架上选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该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观察自选商场,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体会它给购物的人带来的便利。在农村大背景下,孩子们没有见过自选商场,不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根据生活经验来理解词句,而且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又怎样能够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体会它给购物的人带来的便利。就如一位农村教师所说:“有一次我讲到斑马线,学生就问斑马线是什么样的。我就给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个样子,就是画得不像;你知道咱们这地方,路是土路,什么人行道啊机动车道的,哪有啊?都在路上乱走嘛,娃娃从来就没见过(斑马线),你给他咋说他都不理解。城里的孩子你一说就知道是咋回事,我又不能把学生拉到城里去看一看。”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说这就是农村教育的优质资源呢?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的优质资源在农村是否真正适用,怎样开发真正适用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我们在资源建设中亟需研究探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师生和城市地区的师生处于不同的文化场中,特别是西部农村中小学师生受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所重视的能力或智力是不同的,人们学习、认识事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而教育资源的建设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这种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所开发出的必定不会是真正适合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一味的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能使得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失去了其学校的本地特色,全盘的推行其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会有“产业化”办教育的嫌疑,这种资源的传播使得学校成了主流文化的传播地而忽视了当地亚文化的存在,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当地的生活实践,对农村教育产生一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包含了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存储在内的复杂过程。信息或知识是事先以某种先在的形式存在的,个体必须首先接受它们才能进行认知加工,那些更复杂的认知活动才得以进行。但单纯的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践,学生在一些学习内容方面没有相关旧知识的积淀无从接受,因此难以进行知识的建构,使得学习内容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因此改变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初衷,使得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不占优势,更加加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发展。

其次,农远工程本来就包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之意,但这种城市主流文化的传播,会使得学生不再尊重农村文化,不尊重农村劳动,只是将受教育作为一个脱离农村生活的跳板,因此农村教育就成了“跳龙门”的教育,使得教育不能反哺农村,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农远工程的本意。

四 解决之道――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

已有的教育资源应用问题的解决思路,不管是分版本分类别建设资源、加强用户需求分析建设农村本位资源、实现资源的本土化建设适应性资源,还是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对资源的二次开发,它们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即将农村中小学教育放入农村现状的社会大背景中,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开发真正适合于农村教育的,真正能够被农村中小学师生所接受和应用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一切思考正表明了我们的农远工程正在由一个新生事物逐渐走向成长成熟,这也表现在随着农远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我们的资源开发理念正在不断改变。在农远工程建设范围及建设理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对于解决目前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理念就是“适用的才是最好的”。现有农远工程只有在“适用”这一理念指导下开发出的教育资源才可能真正适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因此本为提出了解决农远工程资源开发与应用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思路,即开发本地的社会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一般定义为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是相对于校内教育资源而言的,这个广义的社会资源,我们也可称之为社会教育资源。)。

也就是农远工程的真正意义不应该是简单的城市优质资源的推送,而应该是在资源建设中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社会资源,深入农村,考虑农村实际需求,在资源开发中考虑怎样将当地社会教育资源于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农村独特的社会资源走进教材进入课堂,开发出真正具有农村本地特色,适合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资源开发者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学校所要传播的知识内容和主流文化,还要同时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亚文化的应用与传播,与当地文化共生共荣、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只有这样“农远工程”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和应用效益。

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很多地方政府和学校都在提,但目前大家对本地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认识只是停留在学校或区域开发的层面上,其实更多的时候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很多地方甚至简单的将这种资源开发简化为教师对已有资源的二次开发。在各地社会环境不同学生差异的情况下,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教育不公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但这一层面的本地社会资源的开发很大曾度上依赖本地学校的教师,在本地范围内充分考虑本地的社会资源应用于教学中,使其更有效的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发展。但在当前社会教育资源还没有达到完全公平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城市教师相比确实存在不足,这是在目前条件下我们不可忽略和否认的问题,提倡开发校课程盲目的引导教师积极的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是不现实和不具备成效的。而且教师职业是一个漫长的需要自己不断摸索,自己不断发现问题然后成长提高的过程,一个教师学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只是在应用的环节提教师对资源的二次开发不能有效的解决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再者各个学校盲目的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能会使得相同情况的学校对资源的重复开发建设,既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有不能保证资源的质量。因此本文将本地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扩展应用到农远工程资源建设的层面。发挥优秀教师和专家的作用,在农远工程的资源建设中整合应用本地的社会资源,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建设具有农村特点的适合农村中小学师生应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期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力图解决现有的优质资源闲置而真正所需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农远应用现状。

农远工程不是一个可以短期完成的工程,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与应用中应该具有长远意识,分时期分阶段建设适应性优质资源,促进农村中小学发展,确实保障教学质量逐渐稳固提高。最终实现以教育质量提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然后以经济发展带动教育质量提升,达到城乡教育公平共同发展。

五 结语

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是关系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促进城乡资源共享、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是农村远程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中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解决思路,对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即要想使得农远教育资源使用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在资源建设开发各个环节中应紧紧围绕一点即:深入农村,考虑农村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只有在真正考虑农村实际需求前提下开发的教育资源才能真正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才称得上真正具有农村本地特色适合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发挥资源的最大应用效益。希望本文能够为农远工程的资源建设问题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启迪,从而更好的促进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发挥农远工程效用,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宁.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9) :62-63.

[2] 查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5-39.

[3] 王继新等.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设施教学应用绩效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 :27-30.

[4] 杨晓宏,贾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46-50.

[5] 刘和海,孙宗凌.绩效视野下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6,(6) :38-41.

[6] 赵呈领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6) :61-64.

[7] 卢育林.试论“教育产业化”和社会教育资源配置[J].教育与经济.2001,(2) :15-18.

[8] 穆建亚.农村社区教育中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52-53.

[9]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61-68.

[10] 李建珍.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适应性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8,(11) :63-66.

上一篇:数字环境下《摄影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