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智能互联时代:英国报业的新革命

时间:2022-06-01 10:55:37

迎接智能互联时代:英国报业的新革命

借助智能手机的应用平台,报业可能会找到新的盈利途径,从而实现订阅、发行、广告等收入来源多元化,不断开辟新的收入路径。

以数字化智能手机为依托的移动互联技术,成为当前经济增长新的亮点。它不仅为互联网业提供了新的产业模式,同时也给报业等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平台。

英国报业登陆智能手机平台

最近英国报业的经营状况实在难以令人乐观。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人口只有5700万的英国,报纸读者就减少了500多万”,①面对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机遇,报业巨头们纷纷登场,在智能手机这块蛋糕上铆足了劲,要做出新文章。

英国报业登陆智能手机经历了数年的探索。2009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雄心勃勃地宣布启动对于其注册用户开放苹果应用程序下载功能,然而由于苹果对其应用程序开发商苛刻的“30%”佣金的争议,使得《金融时报》2011年8月31日宣称永久退出苹果应用程序系统。

2009年12月14日,《卫报》登陆苹果手机,为苹果手机用户提供收费的新闻服务。随后各大报纸纷纷在智能手机亮相,《泰晤士报》推出了iPhone版本;美国《华尔街日报》也于2010年8月13日登陆英国的苹果应用商店;英国《每日电讯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之后,终于在2010年9月推出其iPhone免费应用程序;两家免费报纸《伦敦旗帜报》、《地铁报》以及另一家大报《独立报》,也都先后登陆了苹果手机应用商店,可供免费下载。

扬长避短的纸媒突围战

近十年来英国报人在不断的电子化尝试后,获得了一个基本的启示――仅仅办个网络版,已经无法挽救报业的颓势。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更提醒报业,只有借助新兴的电子媒介平台,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借助受众的社会关系、本地信息需求及其所占有的移动互联技术,报业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利用智能手机平台,报纸必须进行革新,避短扬长,开发崭新的形态。

“纸张只能承载文字、图片和其他静止符号,但iPad可以在此外增加动画、声音、影片及其他多媒体效果”,②其实智能手机上的新闻也是如此。通过更多动态的新闻呈现形式,手机报纸新闻也在重新建构读者的想象空间。在手机上,还可以享受其所提供的点击的感受,并可以直接将自己喜欢的页面通过电子邮件、推特等方式转发给好友,有时还可以享受其当日所提供的视频和音频等。借助于传播符号及分享方式的多样化,智能手机的新闻读者和传统纸媒的读者在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上有了质的区别。

传统报业的新革命

智能手机时代的报纸,与传统报纸相比,其变化可谓革命性的。

第一,报纸新闻的时效性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传统报纸需要经历印刷和发行流程,因此每天最多提供两个版本;但是智能手机报可以随时提供最新动态消息。这一点,似乎智能手机报与网络报并无不同,但实际上,智能手机报有一个网络报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推送”功能,及时把新消息传递给用户,提醒他们查看。以《泰晤士报》为例,它在2012年3月23日下午7点53分推送了一条新消息给用户:“廉价酒精导致城镇中心陷入混乱――特蕾莎・梅如是说”,用户点击后即可查看。一般而言,《泰晤士报》每天向用户推送的次数接近十次。

第二,报纸内容的把关和选择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转移。通常,纸质媒体根据其编辑方针及记者供稿的情况,实现对报纸内容的把关,这种把关往往是编辑部“潜网”的结果,对受众趣味的重视是间接的。而智能手机报则更像是一个内容的“仓库”,经过把关的内容可以交由读者进行二次选择。再以《泰晤士报》智能手机版为例,其首页呈现各个板块(新闻、观点、商业、财富、体育、生活、艺术)头条及其他重要内容,下方还有各个板块的列表,读者只需轻轻点击即可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板块,比翻阅大堆纸质报纸要方便得多。在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更多”的按钮,点击即可设置自己喜欢的栏目,而后将根据读者的习惯来推送新闻头条。由于推送功能的使用,其新闻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具有针对性。

第三,报纸的版面编排适应新的平台,有了更多变化。智能手机由于屏幕大小及形状的限制,形成了与纸质版截然不同的排版方式。传统报纸在版面编排上,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而在以读图、个性定制、混媒、动态为特点的智能手机上,报纸就必须突破原有排版规则,适应新平台的特性。一般而言,智能手机报的首页排版有三个特点:(1)功能按钮固定不动,内容导航灵活呈现;(2)图文混排,仅呈现标题且标题文字精炼;(3)多向滑动浏览内容,适时加入音频视频。在智能手机上,英国报纸的版面安排呈现更加凸显实时推送、个性选择、多媒体以及触屏化的特点,可以更多地根据读者的兴趣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信息。

图2 :《卫报》iPhone版首页

第四,智能手机报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说,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更新。传统报纸在阅读体验上基本以报纸的版面设计为主导,读者在选择上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性。而智能手机由于其多媒体应用的特性,在为读者提供的阅读体验上更加丰富多彩。首先,在读者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上,智能手机可以根据读者的位置、阅读兴趣等,直接为读者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而这一点是传统纸媒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其次,在互动性和读者的反馈环节上,只要读者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注册,便可以轻松地留言,表达自己对新闻的感受和看法,或者转发到自己的社交网站主页上,与自己的好友分享阅读体验,不需要耗费复杂的时间和劳动成本;同时,读者完全可以将阅读过的内容轻松地保存下来,以便以后随时翻阅,这只需要占用很小的内存,而读者要保存读过的报纸则可能需要经过剪裁、粘贴、分类等复杂的环节,而且占用一定的实际空间。

智能互联时代报业的未来

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为报业重整旗鼓、走出经营困境提供了新的机遇。透过目前英国报纸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情况,可以为未来报业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提供启示。

如今,利用智能手机成为报业竞争的利器。从苹果等智能手机被报业的精英们发掘出价值的那一刻起,报业发行和争夺受众的新竞争便开始了。新兴的电子媒介,特别是智能手机,无论是在信息推送的速度上、符号形式的丰富上,还是互动沟通的便捷上,无疑为纸媒的突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利用智能手机平台,需要报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原有的优势,探索新的经营和收入途径,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应当更加深入地发挥其阅读的“纸”的特性,还是迎合电子媒介的特点,开拓报纸在电子媒介上更加突出的特色?或者是在两者之间实现更好的结合?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的探索已经发现,良好的编排不仅不会消解报纸“纸”的特点,而是透过新形态更好地发挥了“纸”在版面形态、报道内容、信息价值、功能和阅读空间上的特性。③报业通过合理的整合与经营,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格局中继续发挥自己的特色。

同时,智能手机报也可能改变报业的经营方式。收费阅读或许为纸媒的生存提供新的前景。新闻大亨默多克一直坚信和践行其报业应当收费的观点,其旗下的报纸《华尔街日报》作为全球瞩目的收费纸媒,及其《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都已经成功实现从收费阅读中获利的目标。④借助智能手机的应用平台,报业可能找到新的盈利途径,从而实现订阅、发行、广告等收入来源多元化,不断开辟新的收入路径。

当然,利用智能手机在英国报界蔚然成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英国报界和英国智能手机报纸的读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在伦敦人流量最为集中、也是报纸阅读最重要阵地的地铁中,是没有手机信号以及3G网络的,失去网络的智能手机犹如折翼之鸟。中国的华为公司曾经提出愿意协助即将举办奥运会的伦敦在地铁里安装通信发射设备,却遭到婉拒。英国人认为,乘坐地铁是难得的安静时刻,可以静静读一会报纸,何必让扰人的手机铃声打扰?既然英国的绅士们坚持安静的地铁不应被嘈杂的现代电子设备所扰乱,他们也就不得不忍受这样一种现实:在匆匆步入地铁通道前,他们必须先停下来等待报纸下载的滚动条渐渐充满。

注释:

①吴巧平:《求变图存的英国报业》,《新闻导刊》[J],2007年第4期

②张磊:《新形态和新经济:iPad上的英国报纸与杂志》,《青年记者》,2011年12月上

③余婷:《iPad来了,它能否拯救世界报业――从〈华尔街日报〉iPad版说开去》,《新闻实践》,2010年第7期

④邓文雷编译:《英国两大报纸网络版将实行收费阅读》,《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3月31日

(张磊: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左登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生)

上一篇:细分受众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 下一篇:怎么看媒体刊登虚假违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