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

时间:2022-06-01 10:34:35

班级管理,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开始

自尊心是人的天性,是进步的原动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班主任的责任。面对课堂突发事件,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都应该冷静地处理,机智灵活地变换批评的方式方法,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耐心引导,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小学教育; 班级管理; 维护自尊【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58-0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它既强调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和智力的开发,也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维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之自尊火花,真实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性能,帮助他们学会自尊,使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步做到自强、自爱、自律,教师正确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1注重赏识学生,增强凝聚力

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心灵思想的人,他们也是具有个性特点的,在日常工作中,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尊重,关心,爱护等情感,使他们团结在教师周围,统一的集体中,长此以往,这种凝聚力逐步形成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需要,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2注重心理暗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工作中,教师熟练掌握不同年龄的孩子特有的心理反应,善于运用应变的语言艺术,暗示学生,小心翼翼地维护学生稚嫩的自尊心。学生都是好奇的,易出错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大多数教师会失望,采取责问、训斥的方法强制学生“必须这样,那样就错”,尤其碰到调皮的学生违反纪律时,更是大动肝火,怒斥一通,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不再犯错,可能会改正缺点,但是小学生并不成熟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条件反射式的排斥心理使他们干脆对任何事任何人保持冷漠。冷漠是带着面具的愤怒,常常是经验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讲究语言表达艺术,必须是教师熟练运用的技术手段。小心的运用语言变化,换一种口气,换一种角度,换一种场合,将学生幼小的心灵之花在教师的尊重中得到呵护,扶助孩子们以正面学习,形成自尊心。3利用时机,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尊心

3.1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 学生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就被认为一无是处,于是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我们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其他特长,用之所长,以树立他的地位和自信心。如有的学生热情活泼,口才好,可以让她组织“元旦”文艺晚会;有的擅长绘画,就让他为班级出黑板报等。我们要及时抓住这类学生渴求进步的心理契机,充分发挥其优点,增强其自信心,再逐步扩大“战果”,使之在各方面都得到进步。

3.2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 我们班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如智力竞赛、讲故事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并尝到成功的滋味。学生为自己能评上每周的“礼仪之星”、“小小故事大王”而自豪,并得到实现的满足。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在课堂上应提出简单问题,使他们也能正确回答,培养他们的自尊心,避免消极情感的体验,而体育运动会,正是差生大显身手的场所,抓住这种机遇不放,使他们的自豪感能够继续,并迁移到功课等其它方面。如在学校的春季田径运动上,班级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差生”,正是他们努力拼搏的结果。运动会后,要注意表扬了全班运动员同学这种努力拼搏、为班级争光的精神,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经过自身的努力,运动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会产生一定的进步,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也都有很大提高。4处理好与科任老师、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必须搞好关系,密切配合,做到教育思想一致。班主任除了完成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班级管理工作。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渗透的责任。总之,双方工作密不可分。因此,班主任要主动与科任教师联系,交流情况,密切合作。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家庭情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家访活动。一些学生,有时候受家庭的影响,情绪出现波动,缺乏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应了解其家庭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家访,做好学生的学习调整工作,为维护培养学生的自尊打好基础,做好铺垫。5完善日常教学过程

5.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的关系,转变观念,调正位置,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5.2创设良好的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机会,在生活中体验、激发促成学生情感、行为的转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主动参与,在交流研讨中参与学习过程和提高分辨能力,转换角色、培养学生主动采纳于的兴趣,在求变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合作中使学生知道同伴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人格。

5.3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参与的空间,重视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人、事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拓展学生获得理解和认识的渠道,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延伸参与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6爱是基础

在当众批评学生之前要先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注意场合,尊重人格,用心与心的交流来打动学生,这样既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在学生犯错误时,尽量不要当众批评,而是要有针对性的循循善诱,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的同学,要多一些耐心,不使用过激的言辞,主要以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委婉的劝说。谈话的地点也要注意,不要选在办公室或教室门口,精心创造一个谈话的和谐气氛,不要把问题严重化,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然后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改正错误。对性格外向、言行张扬的同学,可以选在办公室或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决不能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子,而要以理服人,要有平等、诚恳的态度。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既能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调动其自身向上的因素,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于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自我完善。

上一篇:动力管道技术新工艺探索 下一篇:高效作业批改,推进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