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粉针剂治疗54例肺心症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01 09:06:16

摘 要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54例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盐酸川芎嗪粉针剂80mg(安科新星药业有限公司,每支含川芎嗪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结果:盐酸川芎嗪粉针剂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粉针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4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即凡有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患者,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而同时排除了引起右心增大的其他心脏病可能时,即可诊断为本病。

方法:①治疗组:在解痉、平喘、抗炎、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粉针剂,80mg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30~40滴/分,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给予原始解痉、平喘、抗炎、强心利尿治疗。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即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发绀消退,心悸、气短及肺部音消失,肝脏回缩3cm以上,双下肢浮肿消退,每日尿量增加500ml以上。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呼吸困难有所减轻,发绀减轻,心悸、气短及肺部音减少,肝脏回缩1cm,双下肢浮肿有所减轻,每日尿量增加200ml左右。③无效:心脏功能无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无缓解,吸氧时间无变化,肝脏无明显回缩,心悸、气短及肺部音未减轻,双下肢浮肿未见减轻,尿量无增加。

统计方法:数据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结 果

盐酸川芎嗪粉针剂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率方面变化的比较,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见表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应用强心剂剂量方面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4。

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54例患者均无任何明显不适症状。

讨 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在心脏病中占5%~10%,东北地区比例最高,占15%~35%。多在冬春季节由于呼吸道感染而急性发作,病死率较高,约30%。该病为典型的慢性病,迁延时间长,并发症多,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这些因素决定了该病的治疗过程长,治疗效果显效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以往治疗中主要方法为持续低流量吸氧、抗炎、平喘,辅以强心、利尿治疗。由于病程长,乏氧重,长期应用抗生素,很多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乏氧时应用强心剂,又会造成洋地黄中毒,导致心脏症状的加重,严重者造成死亡。患者长期消耗,加之应用利尿剂,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加重乏氧,甚至形成血栓。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发病机制是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从而出现右心室功能衰竭,致体循环瘀血的过程。

多年来,临床医务工作者一直在探求既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室负荷,又不会对机体造成危害的药物。通过临床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此项功能。川芎嗪(LT)是从植物川芎的根茎提取分离,也可人工合成,其成分为四甲基毗嗪。川芎嗪的药理作用为:①具有明显拮抗钙调素激活的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对电位依赖性钙通道的阻滞作用明显强于受体操纵性钙通道,从而扩张肺动脉、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随着肺瘀血减轻而间接改善呼吸功能。②川芎嗪通过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并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脏的作用。它可以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还可以扩张肾动脉,使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减轻浮肿,起到强心、利尿作用。③川芎嗪还能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缩短血栓长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预防肺动脉血栓的形成。④川芎嗪注射液还具有兴奋呼吸中枢,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提高通气功能,阻止免疫复合物形成,抑制病菌生长,促进炎症吸收之功效,故其具有抗炎强心利尿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肺动脉压等多种功效。

通过上述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的心功能改善率明显提高,心率下降显著,强心、利尿剂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价格低,是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上一篇:结核病的全面治疗体会 下一篇:肺炎支原体感染8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