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让阳光洒向那片阴暗的角落

时间:2022-06-01 07:31:12

一个都不能少,让阳光洒向那片阴暗的角落

后进生问题是当今学校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许大家对《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还有很深的印象,在转化学业或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也来谈谈一个都不能少。后进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但不良影响力很大,破坏性极强。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好坏,可见有效转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工作。在平日班主任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我努力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爱心转后胜过一切

爱心是指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之心。这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也是班主任工作动力的源泉。没有爱但不成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班主任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这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激发自己的满腔热情,才能在工作中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班主任既是学生的严师又是学生的慈母;班主任也只有热爱他的学生,才能理解尊重学生的人格。有了这些,班级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优秀的班主任成功的秘诀归根结底就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正是凭着对班级工作的无限热爱,带着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才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班主任的爱心,尤其要表现对“后进生”的关爱上,世界上没有坏孩子,关键要看老师怎样去引导。通常情况下,对待“后进生”更加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和鼓励比惩罚更加的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犯错误就被打入冷宫的话,那么还要教育作什么呢?如果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孩子,理解他们,加之正确的引导和真心的关爱。相信他们一定能取得进步。从某种程度上说,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意义更伟大。

二、教育中换位思考更有效

记得前几年我带的一个班,这个班有个蓝向上的同学,因为小时候的一场病导致行动不方便,眼睛不好使,成绩落后,而且个人卫生极差,常常把口水流到作业本上,因而班上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把与他同桌认为是一件很恶心的事,一提起来就皱眉头。经了解,以前的老师因为怕他影响班级的荣誉,经常不让他参加集体活动,做操等,还经常批评他。同学也经常嘲笑他,欺负他,而向上同学常因这个做出了许多过激的行为,你偏不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由此可见,他的自尊心极强,他也想与同学们一样,做同样的事,不愿老师对他“另眼相看”。我深深意识到,要想改变他,首先要让同学们走近他,而我就理所当然是那个表率。虽然我第一次看到他,也觉得他脏,满脸鼻涕、口水,满身的疮口,也想远离他。但我马上想到,如果我这时哪怕一个不经意皱眉,让同学们看到,那么,会让同学们更加远离他,唾弃他。如果我是他,遭受这样的冷遇作何感想?我又希望大家如何待我?答案可想而知。于是,我强忍自己,走近他,手把手教他写字,牵着他过马路,近距离地和他说话,毫无保留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我对他的偏爱。慢慢地,我发现同学们也在悄悄地改变,不再因为与他同桌而皱眉,不再说他脏。取而代之的是,递一张纸巾给他擦口水,下楼梯时扶他一把。一天在课堂上,学生会提醒我:“老师,向上举手了!”然后,投以热列的掌声请向上同学回答了,此后,这样的情况几乎每节课都能出现。当然,与此同时,我也私下经常与左瀛交谈,让他做好个人卫生。渐渐地,我又发现向上在变化,热烈地与同学讨论、交谈,灿烂地笑了,自然地与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竞相举手,这一切不都表明在不知不觉中,他已融入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之中。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我没有冷静下来,没有好好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那也许我是对他置若罔闻,甚至嫌弃。之后的结果就是:他感到越加自卑,委屈,自暴自弃;还有可能导致他对老师的怨恨,后果可想而知。

三、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古人云:“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留守学生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而且大多数表现为任性、冷漠、孤僻、报复性强,逆反心理强,因为当他们遇到困惑、烦恼的时候,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这就要求学校的老师给予关注和呵护,现在很多学校都设立了“悄悄话信箱”,当他们有困惑时,鼓励其把心里想说的悄悄话写好放在信箱里,有关老师会给予疏导,也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也给学生一个释放压力的空间。班主任、老师关注儿童生活世界的内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可以“担当”后进学生的“心理医生”,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观察后进学生的行为表现,即时给予点拨教育。把自己的联系电话留给学生或让学生写纸条,让他们遇到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可向班主任倾诉,寻求解疑之路,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耐挫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诚心交流,重视家校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是的,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有效地提高家校合作的力度,更好地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我与家长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因此,班主任必须特别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首先,要体谅家长的心情,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跟“后进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从侧面上去批评、多报喜少报忧。当班主任呕心沥血地培养学生时,他会得到家长出自内心敬仰和尊重,家长就必然乐于听从教师的建议。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机结合,决不放过一个“后进生”,共同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精神支柱,“爱”是教育的源泉。让我们把“爱”的目光投向留守学生,让我们共同努力,家校互联,构成教育合力,多给“后进生”一些“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让我们积极探索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吧!

上一篇:让“孝德文化”的种子扎根于学生们的心田 下一篇:以爱的教育,成就为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