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遥遥无期的准备

时间:2022-06-01 06:24:21

在其他竞争对手纷纷将最大的资源用以开拓中国市场之时,雷诺却以“需要调集大量的资源”为借口,来掩饰自己在这一项目上的明显诚意不足。

在一面言之确凿的表示一定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并国产化之余,雷诺也在为自己这一工作进展的缓慢给予不同的解释。最新的说法是:还没准备好。

日前,负责销售、市场及轻型商用车业务的雷诺全球执行副总裁杰罗姆・斯托尔造访中国。给雷诺中国的管理团队助威打气,在媒体见面会中,斯托尔再度就雷诺在中国国产的问题重申:雷诺肯定会在中国国产。

但他却同时表示,雷诺在中国生产之所以迟迟没有最终落子,“不是因为在中国缺乏战略合作伙伴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大家所猜测的选址问题,而是因为雷诺集团现在精力有限,站在集团的角度,雷诺自己还没有做好在中国生产的准备。”

斯托尔进一步解释了雷诺集团未能做好在中国生产的准备的原因,“雷诺目前在韩国、在印度都有生产,要在中国生产需要调集大量的资源,雷诺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进入中国生产的事情。”

貌似看上去还不错的解释,却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在其他竞争对手纷纷将最大的资源用以开拓中国市场之时,雷诺却以“需要调集大量的资源”为借口,来掩饰自己在这一项目上的明显诚意不足。

按照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09年雷诺汽车销量为230.92万辆,位居全球各大汽车跨国公司第十名。如果雷诺一日产联盟合并计算销量,则达到567万辆,仅次于丰田、通用和大众。排名世界第四。

也许,在雷诺看来,中国市场的魅力还不足以吸引这个世界十强之一的汽车公司调集大量的资源来开拓。但一个事实却是,雷诺的同门兄弟日产汽车自进入中国以来。发展神速,中国已经成为日产汽车第二大市场,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显然,对于雷诺来说,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最近雷诺又在表示愿意进一步加深与美国通用汽车的合作。同时,又在考虑出售所持瑞典沃尔沃14.9%股份以削减债务,这更加彰显了雷诺在欧洲之外的市场扩张的急迫性。

在这种状况下,居然可以继续不紧不慢的回避中国市场,雷诺真的可以吗?事实上却不是,历史可以证明,早在上世纪90年代,雷诺就已经觊觎中国市场,当时,其在中国进行了三江雷诺塔菲克商用车项目(1993年),仅比东风的“长子”神龙晚了一年。

彼时,中国国内汽车产业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如今,在一个年产销将达到1700万辆并且仍在急剧增长的大市场上,如何实现份额最大化是每一个外资品牌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更何况,雷诺既然印度、韩国都有生产,那么在中国的国产化理所当然的就更不该落下。

但现实是,雷诺国产这个话题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爽约”。其实理由很简单,雷诺的固执在这个项目中已经显露无疑。从三江雷诺的经营不善开始,导致其最终成为一个烂摊子,再到与北汽商谈雷诺风景的生产计划泡汤,再到后来与东风谈合资及国产计划的选址悬疑,雷诺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自信和固执。

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自信和固执,显示的后果就是,目前雷诺合资和国产化的问题上,作为当事一方的雷诺反而显得有些使不上劲。

虽然雷诺一日产联盟CEO戈恩对在华惟一合作伙伴东风的评价越来越高了,并承诺如果雷诺在华实现国产,合作伙伴仍将选择东风。但令戈恩尴尬的是,东风依然对此项目不闻不问。在神龙逐渐有了起色,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如日中天,东风悦达起亚有力补充的情况下,加之东风裕隆项目的全面启动,眼下,东风要考虑的重点是如何让风神迅速走上正轨。

上一篇:力帆:借力上市 下一篇:享受竞争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