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时间:2022-06-01 03:07:43

谁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当今中国青少年精神成长存在着缺失。他们的生理、知识甚至心理的成长都已得到社会及家长的普遍重视,唯独精神成长至今未能引起关注。你看,即使是普通民众家庭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能够满足他生命发育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需求,至于家境较好家庭的孩子,物质营养过剩而身体偏于肥胖的不在少数。大略说来,基于营养的健全,这一代未成年人较之他们的父母,其身体发育普遍提前、普遍超标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说到知识成长,只要看看这一代未成年人那沉甸甸的书包,看看他们双休日频频出入于各种补习班的身影,听听那“现在最辛苦的就是中小学生了”的无奈感叹,你大略可以知晓,现在对未成年人在知识灌输上是如何地慌不择路、饥不择食了。至于未成年人一代的心理成长,伴随着一些心理问题的频频发作,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总算是被大家认识到了,虽然那补救的措施仍然不够得力,但总算在媒体上时时出镜,在家长的口头上也时时被提及了;那心理咨询室,虽然不少是徒有虚名,但也总算是在一些学校挂了个牌子。

然时至今日,我们还很少听到关于这一代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话题。精神成长,在许多人心目中,也许还是个玄虚的话题,还是一个模糊的甚至是不知所以然的话题,而究其实,精神成长已然成为当今一代未成年人的时代性危机:生理上的提前成人,使他们精力充沛却不知将精力用于何处,甚至如纽曼所说:“如果他们话多,必乱说无疑。”知识上的一味灌输,使他们在这样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日益将知识作为换取世俗功利的手段,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不择手段,如职场上的弱肉强食,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都是这方面的显例。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使他们在自我与外部失衡的情况下,可以作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但却离心智的成长相去甚远。

明乎此,我们才会明白,精神的成长,是灵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对人生命自由实现的自觉意识的形成。

精神成长不是凭空地进行,需要汲取各种精神资源,但这些精神资源,不是那种换取世俗功名的“实用知识”,而是着意于“自由人”得以成长、形成的“自由知识”。概而言之,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西方文化,都应充满兴味地去有所涉猎,都是新一代未成年人基于自身精神成长价值生成点的需要。当下的未成年人教育,对此却缺乏清醒的认识、应有的了解。网络的平面化、共时化,正在消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对一代未成年人精神的深度滋养。我们常常看到,当今的一代未成年人,在时尚的潮流中,话语滔滔,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一旦进入人类精神的深处,便会眼神茫然、顿然失语。我们也看到,文化贩子、学术掮客大行其道,真正的学术研究者却又深居象牙塔内自得其乐。因此,未成年人精神成长过程中急需的、健康的精神营养品,在文化市场中难觅其踪。

这种危机,与哲社人文研究界重研究、轻应用的时弊密切相关。哲社人文研究队伍人数众多,成果累累,研究的深入程度、进度,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但这些成果又有多少转化为对公众精神需求的满足呢?当今哲社人文界的许多评价体系,套用自然科技界的办法,弊端多多,是这个时代自然科技吞噬哲社人文的显著标志。科技研究界市场意识较强,特别注重将其成果、发明、专利转化为市场效益。相比之下,哲社人文研究界却缺乏这种市场意识。一篇文章、一本专著,刊发、出版即为完结。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精神的构建,则不再过问。科技界常常是将“研发”与“营销”作为两个互有关联的部门予以衔接,哲社人文界却无此意识、鲜有此说,更无实际的运行与操作。这种重研究轻应用,还表现在哲社人文界生产力分配的不平衡上,现在全国哲社人文类的学术、文化期刊数量众多,刊发的文章难计其数。然而这些文章中,有许多是没有创见性的低水平的重复拼贴之作。许多研究者宁肯耗尽自己的有限精力写几篇上述类型的文字,而不肯把精力用于对新的学界成果做普及转化的工作。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学术垃圾、文字垃圾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在未成年人精神成长危机面前,适合他们的精神读物却少之又少。

令人沮丧的还远远不止于此。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提供给未成年人的精神读物中,文字模式化、格式化、干瘪无味的也不在少数。人的精神世界原本是鲜活而充满生机的,满足人的精神成长需求的文字也应如此。但打开各种标榜有文化内涵、精神内涵的书刊,却又时时看到两类不堪卒读的文字:一类是没有精神深度的、平庸不堪的时尚文字,一类是貌似深刻的“经院化”的八股文字。之所以如此,我想,也是因为当今社会精神世界的萎缩、干瘪、枯瘦所致吧。用这样的文字,又怎么能够在一代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的需求中,给他们以新鲜、充盈的精神滋养呢?

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危机,与教育的日益程式化、技术化、模式化的时弊也密切相关。我们生活在一个整齐划一、批量生产的工业时代,一个科学技术至上的时代。冰冷、坚硬的钢铁制品,早已代替了鲜活、温软的血肉之躯。无形而无所不至的网络,早已代替了有形的有切肤之感的生命。偶在的个体生命离场,复制的赝晶赫然于舞台的中央。鲜活的个体生命正在离去,面目相同的“社会符号”成批出现。功利成为心脏搏动的动力,计算成为大脑的唯一功能。甚至喜怒哀乐也可以设计,甚至悲欢离合也可以制作,就连以活生生的人为直接对象的文学、教育的发展也时时为工程术语所概括。在这种概括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了科技对人文的吞噬。受此影响,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甚高,但也并不尽如人意。你只要翻翻中学生的书包,就知道那沉甸甸的、背也背不动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是课本,除了应试资料还是应试资料。从一早睁开眼到夜晚终于可以闭眼入眠的分分秒秒,学生的时间几乎全在应试性的讲课与训练中度过。在这样逼仄的人生时空中,你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下一代的精神成长能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呢?中学教师中多有才智杰出者,但这些杰出者,正在被引导、被鼓励与“应试教育”的能工巧匠画等号,并在继续向着“教书匠”的目标迈进。在“匠人化”的流水线上,学生日益成为批量生产出的精密的“零部件”,差异只在于这些“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却日益远离生命筋骨的强健、血肉的丰满。在如此的教育时弊中,你又怎么能指望一代未成年人日益“机器人化”的躯体中,有着灵魂的飞扬呢?

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危机,与当下中国社会“人的迷失”的时弊不无关系。“人的迷失”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与未成年人精神成长危机相关的“人的迷失”,突出地表现在整个社会及未成年人家长的“成才观”、“幸福观”的迷狂,使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进入了“成才”竞争的起跑线。这“成才”的含义,就是北大、清华、哈佛……然后是官员、老板、高级白领,等等。而“成才”的程度,也就等同于“幸福”的程度。于是,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就这样被“定向”、“定点”地“扭曲”、“疯长”。人的生命是个体性的,这个体性的生命,又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又是一次性不能重复的。人的生命的个体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关联却不能等同。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可以有大小,但人的个体生命价值却是没有高低之别的。一个老板与一个员工作为一个人,他们是平等的,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可以有大小,但人的个体生命的幸福程度却是不能与之画等号的。适合从事个体性艺术创造的人,在“规矩”严格的官员生活中,未必有个体自由的幸福可言;适合过小人物“平庸”生活的人,在“社会高端”也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马克思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精神是这样,人的生命形态也是这样。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苍白、单一,与当今社会把人的生命形态单一化、苍白化的时弊有着深层的有机关联。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时时萦绕于心的切肤的危机感,我的心中时时萌生着这样的神往:神往于20世纪30年代开明书店出版的由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以及由朱自清等著名学者编写的一系列的青少年读物;神往于朱光潜所写的《谈美――给青少年的13封信》;神往于20世纪60年代的《十万个为什么》,神往于大学者以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用大手笔为青少年读者撰写小文章;神往于那种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哲社人文类文章;神往于能通过这样的读物还一代未成年人以生命、精神成长的自由、广阔、鲜活、灵动,并以此改变前述哲社人文界、教育界、社会“人的迷失”的三种时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功不唐捐,时不我待。我觉得,编写、出版这样的读物是当务之急,还应具备这样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从青少年精神成长需求出发编撰读本。譬如,什么是真善美,如何认识自我,外部世界与人的关系的各种形态,人与人关系的各种形态,社会的基本构成形态,历史是如何行进、演化的,人的需求层次及人对此的认知过程,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是什么,个人与各种集体形态的关系是什么,中西方文化的最基本差别在哪里,在如此等等的这些方面,一代人所遇到的独特的价值困惑是什么?在这些方面,其新的时代特征又是什么?譬如“爱国”。当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时,当今天西方文化仍然是强势文化且对中国当今未成年人产生了强大影响之时,当今天中国新的经济形态产生了新的观念形态之时,当面f临着“地球村”时代之时,当今未成年人的爱国观念及其应该形成的爱国观念,就与传统的以及近现代半殖民地形态下的中国人所具有的爱国观念有了不同。不是从预定的观念形态、观念体系出发去先验地设定一代人精神成长中的问题与需求,也不是沿袭过去时代在精神成长中的问题,而是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从实际出发,切实地贴近当下一代人精神成长中的问题,吻合其精神成长中的需求,才能让读本摆脱灌输、说教的窠臼,受到他们自觉欢迎。

第二,用价值论取代知识论。如前所述,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的滋养,但对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读物来说,对这三种文化形态的评介,却不是以知识论为本位而是以价值论为本位的,否则非但不能成为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读物,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何谓以价值论为本位呢?就是以未成年人作为个体生命其精神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应具备的素养为价值本位,来相应地选取某一领域中相关的部分给以评介。譬如,无论是对哪一种文化类型、形态的评介,如对中国文学、西方美术建筑的评介,就绝对不能理解为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写成这一领域的历史“教材”的“缩写本”,而是从该领域中,提取出与当今一代未成年人精神成长中的问题、需求相关联的特征、形态,用历史的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其评介给青少年读者。

第三,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度精神滋养。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不应局限于用现时的、既定的价值形态作平面的精神滋养,只有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才能对现实作出更准确的评判。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现代文化中所积累下来的个体生命精神成长中的精神成果,作为当今中国未成年人精神成长中的精神资源。这三种文化谱系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在文学、语言学、哲学与宗教、教育、艺术、伦理、美学、科技、经济、体育、军事、新闻与传播、人文地理、民俗、历史、性别等领域中具体显现的。对这些领域在上述三个文化谱系作分门别类的评介,都是未成年人精神成长读物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其中精神成长价值资源的汲取,应该在我前述基础上进行。譬如,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今天的境遇;西方文化中关于人对自身的认知、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在当今中国的共时性呈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会时所遭遇的裂变及其所产生的新质,等等。

第四,鲜活、生动的文风。鲜活、生动的文风,有助于增强未成年人精神成长读物的可读性,有助于读物思想、精神的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文风,是鲜活、生动的生命形态的外化形式,作为读者的未成年人,可以借此以强化自己生命形态的鲜活、生动及对此的自觉意识,借此以对抗社会模式化、制作化、人工化对自己个体生命精神成长的消损。

具备这样几个特征的读物,不仅有助于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甚至对现行的教育观、教学观,对于教材编写、教学模式的改革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让我们对此充满期待,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救救孩子”!

上一篇: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中农民权益的保护 下一篇:困境与解局: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破解城市二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