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升到马礼逊

时间:2022-06-01 02:23:41

远古时期,知识传播全靠人们口头相传。文字发明以后,知识传播增加了书册一途。不过刻写制作的典籍数量有限,遭遇天灾人祸,如焚书坑儒之类,为数不多的写本就可能会失传。后来,发明了印刷术,才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印刷术最早发明于中国的隋末唐初。最初的印刷是先刻后刷,古称刊印、刷印。首先要雕刻出整块的印版,在版上刷墨,再铺上纸,用棕刷在纸背上反复用力刷几次,揭下就是成品。这样的印刷方法一直持续到宋朝。

北宋庆历年间,毕升首创活字版。他把刻成单字的木块在铁框中排列成文,使印版可以拆散重拼新版,节省了制版时间。这种全新的制版技术和观念,是印刷术的革命性飞跃,且活字版在中国的出现,又比欧洲大约早了几百年,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值得纪念的四大发明之一。

遗憾的是,这种初始状态的活字版,在中国一用就是几百年,直到清王朝后期引进西式印刷术之前,都没有重大的改进。再加上木活字的形体不大规范,单字刻制费工费时,不可能有专业生产成批木活字的作坊,因此活字版并没有成为简便易行的常规印刷技术,也没有取代雕版印刷和手写本。仅拿明朝初朱元璋设立皇家图书馆文渊阁来说,藏书百万余卷,其中刻本仅占3%,可想当时的图书绝大多数仍是手写本。即便到了明末,印刷也还是以雕版印刷为主。朝廷出的邸报,除了极重要的内容用雕版印制,一般全是手抄本。而各省官员要了解中央消息及别省动态,只好雇人在京抄写。至于县衙出的告示,均为手写。可见,中文活字版尽管发明已久,却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印刷技术。而传统印刷术的关键——雕版,却早已成为古代印刷发展的“瓶颈”。这曾导致当时不少书商,出的书卷次不少,字数却偷减一半。据载,福建书商最为大胆,是制作伪劣书籍误人子弟的典型。从费用来说,明末刻工费为百字20文,而科举应试的优秀文稿,每篇稿费不过2~3文,相当刻十几个字的工费,这可算是古代中国脑体倒挂的一种。甚至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后,北京城还没有一部新式印刷设备,连维新派在1895年创办的《中外纪闻报》,还在用粗木板每天雕版印刷。

在西方,印刷术和活字印刷虽然出现得比中国晚,但是发展起来的加速度却很快。文艺复兴促进了知识传播,因而刺激了印刷业的大发展。中世纪后期的宗教改革,也迫使不同教派大量印行教义和种种宣传品,这同样刺激了印刷业发展。这样,从16世纪初开始,西方的印刷技术逐渐改进,印制品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印刷工业,也使先进的印刷技术逐渐传布到全世界。

活字版在中国彻底取代雕版,是受西方近代印刷技术影响,在19世纪后期逐渐实现的。

1807年,伦敦布道会派马礼逊来中国传教。据说,当时既能写中文又能说汉语的外国人只有3位,马礼逊即是其中之一。他编成了《华英字典》,并把新约圣经译成中文,在澳门刻写中文字模。当时清廷严禁洋人传教,视为扰乱社会治安。如发现中国人传教信教,为首者要处死。马礼逊刻印中文圣经一事被朝廷侦知后,南海县府搜捕中国印刷工人,吓得刻工把已刻好的字模付之一炬,以至马礼逊不得不带了几名中国印刷工人远遁到天高皇帝远的马六甲,在那里教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于是这几名中国人就成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印刷工人,马礼逊则成了为中国引进先进印刷技术的第一位外国专家。

到了19世纪30年代,如何改进制作中文活字模的技术,外国人的兴趣已远远超过了中国人。1834年,美国教会在中国买了一份中文木刻版送到波士顿,用浇铸铅版的方法制成中文活字模,再运回中国印制教会书报。这是刻制字模首次改为浇铸字模,可惜只有一种字体字号,而且数量有限,无从推广。后来英国牧师戴耳创造了大小两种汉文铅字,共1800多种,英国教会用以印制书报,比木雕版印刷大为便捷。与此同时,法国人研制了汉字拼形方法,希望减少字模种类,但这种方法排版繁难,字体大小不一,很快就被淘汰了。

1844年,美国长老会在澳门开设英华书房,主管高露在戴耳字模的基础上增加中文字模种类数量,新创小字和数码字模,并向各地印刷厂供应中文字模,西式中文铅印因此得以迅速推广。1858年,美国人姜别利到英华书房主持印刷事务。一年后,他首创出电镀中文字模,还制成与西方字模大小相同的1至7号汉字字模。同时,他对美华书局印制的《新旧约圣经》等28部书进行了逐字的统计分析,据此将中文铅字分为常用、备用、罕用三大类,并于1860年制造了元宝式字架:两旁64盘装罕用字,正面24盘——上8盘下8盘装备用字、中8盘装常用字,各类铅字按康熙字典的部首检字方法排列。这种对于中文排字架的改革,大大方便了排版工作,亦使中文印刷初具了近代规模。至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又请中国文字学家改进了铅字排列方法,把元宝架改进为统长架,进而又改为塔轮形旋转圆盘架,取代了姜氏排字架。这样的排字架,大约一直沿用到照排取代铅排的年代。

随着字模的研制,铸字机也不断改进。最初浇铸铅字,都是用手拍铸字炉,每小时仅能出数十字。到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引进汤姆逊自动铸字炉,每台每日可铸字15000多个,后来又引进了19世纪末发明的“英诺排铸机”和“来诺排铸机”,融铸字与排版于一体,大大提高了排版速度,缩短了出版周期。

光绪中叶,“纸型”被引进了中国,这是1829年法国人发明的。纸型可以随时用来浇版印刷,若印刷数量较多,又可以同时浇铸几块印版,同时拼印,大大方便了印刷。

引进制版技术的同时,印刷机也被陆续引进中国。最早引进的是手动凸版印刷机,每天只能印数百张。1872年,英国人美查兄弟在上海创办申报馆后,逐渐用蒸汽机和内燃机代替人力,印刷速度更较前增加了一倍。为此,他们还办了一个印书局,曾印行《点石斋画报》,这是采用新式印刷术的第一份中国画报。1918年,申报馆购得日本仿制的法式滚筒印刷机,每小时能出8000张。至1924年,上海日报馆购置德国彩色滚筒印刷机,同时能印数色,在远东印刷界中独一无二。这期间,平版印刷机和凹版印刷术也陆续被引进中国。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设财政部印刷局,聘请美国雕刻家海趣为技师,来华传授技术。1913年,这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美国专家鞠躬尽瘁死于北京,但他教授的学生已得其真传,能雕刻邮票印花等有价证券的凹印版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有影写版即照相制版技术传入中国。1917年,英国人在上海发行《诚报》,专为协约国宣传之用,并附战事影写版画报,印刷非常精美。上海印刷界对此大为赞叹,很想仿制。1923年,东京一影写版印刷公司遭火灾破产,德国技师海尼格准备回国。上海商务印书馆得知后,立即电请其来华主持兴办影写版印刷事业,印刷杂志插图及风景名画。后来,《东方杂志》的卷首插图等,即为影写版所印制。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最早发明印刷术和活字印刷的中国,到了近代,反而是只能跟在西方印刷技术的后面亦步亦趋了。对此,即便是今天,我们也应该警醒和深思。不过,若换个角度来看,我们还会发现:尽管近代中国新式印刷业的发展,由于种种因素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技术、设备、原材料和聘用外国专家,以致每年耗资数百万银两,但是中外印刷技术的差距由此得以迅速缩小。如马礼逊于1807年来华初创印刷所时,中外印刷术的差距约为300年,到20世纪初,这种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过数年;胶版印刷发明于1900年左右,十余年后引入中国;彩色影写版创制于1910年,几年功夫即进入中国。这告诉了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先进文明的开放和交流。因此,当我们今天缅怀毕升在900年前发明活字版的艰辛和伟大的时候,也不应当忘记100多年来为中国近代印刷事业有所贡献的马礼逊、姜别利和海趣等外国专家技师们。

上一篇:阿妈妮:难以忘却中国情 下一篇:香港义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