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评论员:迟到的面孔

时间:2022-06-01 02:19:39

《新闻联播》评论员:迟到的面孔

据说,央视《新闻联播》将于明年引入评论员制度。央视《新闻联播》明年将推出评论员,这一预告是在央视广告招标预热会上由一个中层领导披露的,混在其他新闻信息里,一点也不高调。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央视评论员的消息,获知甚少。我对预产期定于2012年的《新闻联播》评论员,只能报以期待与想象了。

在我看来,引入评论员制度,其意义可能要远远甚于主持人面孔的变化。“国脸”的新陈代谢只是外在的变化,属于“量变”范畴,而《新闻联播》评论员的出场,则是“洗心革面”的“质变”。有评论员的介入,《新闻联播》的内容结构将会为之一变。原先由新闻垄断的《新闻联播》,因有新闻评论员的出场,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进而可以说,《新闻联播》开始进入“评论”时代。

其实,《新闻联播》做评论,还是晚了一步。在新闻稀缺的时代,新闻的价值会显得珍贵。哪怕新闻做得较初级,不够专业,也会有市场。随着社会开放的深入与媒介技术的快速升级,中国渐渐告别新闻稀缺的时代,进入新闻过剩的时代。在新闻过剩时代,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就不甚迫切,而对新闻意义的期待即会迫切起来。

只不过,央视对新闻行情大势变化的反应往往是比较滞后的,准确地说,中国内地的整个电视行业对“评论”时代的到来反应都很迟钝。最早感受到中国新闻春江水暖的则是网络媒体。谁也没想到,一个虚虚实实的互联网居然能在中国闹腾出那么大动静来。互联网进入中国,引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传播革命。一个原先“无声的中国”,转眼之间,人人拥有自说自话的“麦克风”。在这一背景下,网络评论风生水起,行情走高,催生了网络评论的非理性繁荣。

网络评论的勃兴,正说明传统媒体评论的虚弱。传媒改革释放了新闻的活力,但评论一直发育不良。当新闻过剩时代,更凸显了评论缺席的严重性。网络评论的非理性繁荣,对传统媒体会产生“倒逼”效应。眼看公众的注意力被网络席卷而走,传统媒体开始着急起来。其中,平面新闻媒体的表现甚为积极。特别是那些市场化媒体,像一些都市报,纷纷“立言”,辟出大幅版面,高调亮出评论牌。我们亲眼看到,少数都市报早年依靠“小报”起家,后来依靠言论立报,提升了报格,从出身卑微的小户人家,来个华丽转身,跻身到“大报”豪门。

相比之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反应比较滞后。上个世纪90年代,央视一度出现过评论热,以《焦点访谈》为标志。由于承受了过多的不能承受之重,《焦点访谈》走势不好,渐渐远离公众“焦点”。后来又有《央视论坛》,主打评论,但没有聚集起人气来。及至近年,央视推出《新闻周刊》、《新闻1+1》,靠“国嘴”白岩松勉力支撑,也赢得了不少掌声。但央视仅靠白岩松单挑,显然是难以为继的。

再看栖身香港的凤凰卫视,评论则成了她的王牌。凤凰卫视所长,恰是央视的短板。凤凰卫视在评论上高举高打,迅速占据电视行业的高端受众市场,特别是遭逢新闻大事,凤凰卫视的评论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遇大事,看凤凰”,已经成为很多高端电视观众的心理定势。虽说从受众的规模看,凤凰卫视无法与央视比肩;但从评论的影响力来看,央视还有很大差距。

从这个背景上看《新闻联播》引入评论员制度,其意义就显得非同寻常了。哪怕《新闻联播》的评论员表现平平,其象征意义也值得关注。《新闻联播》一小步,意味着央视一大步,进而是中国电视新闻业的一大步。评论员的出场,说明《新闻联播》开始突破微观层面的“变脸”政治,转移到内容变革,向深水区探试了。

当然,《新闻联播》的评论员如何出场,效果如何,目前还是悬念。我们期待着这一新面孔。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新闻全天候》的尝试 下一篇:让政府网站真正成为网上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