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中低产田类型及改良利用技术

时间:2022-06-01 12:31:07

任丘市中低产田类型及改良利用技术

任丘市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属河流冲积平原。南部为滹沱河、潴龙河沉积区,北部为大清河、拒马河沉积区。故河道的冲积影响形成任丘市境内的地形地貌,这就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从而来提升土壤的生产力,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任丘市的中低产田主要类型:一是干旱缺水型,主要是因为田地自身的水利设施比较落后,无法进行浇水的旱作耕地;二是土壤瘠薄培肥型,这样的土壤不仅没有良好理化性状,还没有很高的肥力,导致粮食的产量远远低于中低水平;三是轻度盐碱型,是指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出苗率,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的土壤。

1 灌溉改良型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以粮食的平均单产为固定标准,上下浮动20%作为划分高产、中产、低产田的标准,上下限之间耕地为中产田,高于上限为高产田,低于下限的为低产田。任丘市耕地面积92.94万亩,其中高产田(一级和二级)面积47.7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36%;中低产田(三级以下)面积4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8.64%。在中低产田面积中,缺水型5.7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12.6%;瘠薄型38.01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84.1%。轻度盐碱型1.49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3%。我市中低产田大部分分布在我市的青塔、梁召、于村、吕公堡、长丰、石门桥和北汉等乡镇。

2 水利改良利用措施

2.1 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完善水利设施

农田基本建设包括排、灌、路、林等的有机配合以及把土壤建造成疏松细碎有团粒结构良田等,从蓄水的角度,必须要做好平整土地以及耕地的起垄围埝工作,这样才能把降水均匀的入渗于土壤中,养活地表迳流,进而来改善田地的排灌系统,并修建输水、配水、灌水和排水等设施,做到能蓄能排,提高灌排效益。

2.2 运用耕作措施,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

2.2.1 深耕

可以把紧实坚硬的犁底层打破,这样才能让雨水渗入到土壤的深层,据试验深耕比不深耕的土壤持水能力提高1.3%~1.9%,保墒效果提高1.1%~2.5%。

2.2.2 深中耕

必须要做好早春顶凌耙盖和秋耕,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蓄土壤中的水分,并降低水分的蒸发作用,尤其是在雨季,进行深中耕,不仅保蓄雨水,还能疏松地表。据有关试验,雨季前深中耕较未耕的土壤绝对含水量0~20cm,提高0.95%,20~40cm,提高1.85%。

2.2.3 地表覆盖麦秸蓄水

在早春或雨季将麦秸铡碎撒于地表,一是可以减轻降水对表层土壤的直接冲击,养活土壤板结,避免大孔隙堵塞,二是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虫口数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据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秋作物地雨季盖麦秸300~400kg/亩,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0.02~0.08g/cm3,土壤绝对含水量0~20cm提高1.7%~4.9%,20~40cm提高1.4%~3.1%。

2.3 搞好农业节水,提高水分利用率

2.3.1 输水渠道防渗

近年来,我市对防止渠道渗漏主要采用的方式有:地下暗管和地上软管。通过应用塑料管进行输水,来避免渗漏现象发生,进而水在输送过程中大都降低了损失。

2.3.2 改进输水方法

使用大水漫灌,虽然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但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水,进而引起土壤团粒破坏,使土壤板结龟裂。使用小畦灌溉,相对于大水漫灌可以省水40%~50%,而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自然可以节水30%~70%。

2.3.3 调整作物布局,搞好适水种植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中粮田面积,适当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如棉花作物等。

最适宜旱地种植的作物,必须具有生育期短且省水的特点,一般种植单季作物,如玉米、谷子、甘薯等,这些作物主要通过充分利用降水充沛的雨季完成生长发育过程。

2.4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有效的保蓄土壤中的水分,并增加地温,也可以促使下层水分向表层集结,来提升土壤表层中水分含量。

2.5 培肥地力

以肥调水,如果土壤的肥力较高,那么其中所含的有机质也比较多,从而使团粒结构好,有益于保水抗旱。通过试验证明,同样生产0.5kg小麦,肥力高的土壤只需降水0.7~1mm,而肥力低的土壤则需要降水2~3mm,甚至5mm。

2.6 农作物节水栽培技术

实行定额灌溉小麦1350~1950m3/hm2,玉米750~1950m3/hm2,棉花1350~2100m3/hm2,尤其是小麦的节水栽培技术,在保证底水(750m3/hm2)的基础上,还要在春季浇1~2次水,才能产量即达到4500~6750kg/hm2,比常规节水25%~50%。

3 土地改良利用措施

3.1 制定一系列适宜本地的农业法规和农业保护政策

比如在使用土地时应该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然后依据补偿基数,来规范相应的奖罚。也可以通过建立并逐渐去完善生产力优化组合制度,再通过规模的、租赁的以及土地合法流转等经营方式,选择出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劳动力作用和土地使用的最优组合。

3.2 搞好土壤改良

对土壤进行改良,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还可以促进根部的深扎。主要是通过对土壤进行深耕或深翻,从而使紧实坚硬的犁底层得到疏松,这就是根部更容易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还要通过改变土壤的结构,来解决漏水漏肥问题,构建“上虚下实”的土体构型。

3.3 轻度盐碱型

盐碱地分为轻、中和重度,我市盐碱地只存在轻度盐碱型,土壤耕地面积1.49万亩,占中低产田面积的3.3%,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白洋淀边及地势低洼的区域。

4 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措施

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措施: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

上一篇:旌德县重穗型杂交水稻经济性状的通径分析与栽... 下一篇:“学生助教”模式,解决教学实践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