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任志强和民营企业

时间:2022-06-01 11:37:42

董卓、任志强和民营企业

地产名人、快乐老头任志强卸任华远集团掌门后不改“炮手”本色,有一次在讨论国企体制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50年代、60年代应该是国有企业最强大的时代,因为根本没有其他企业。如果最强大的国有企业都不能让人吃饱饭,说明国有企业根本不应该存在。”

逻辑上讲,这话当然说不通。但任是国企掌门,此番言语,自有另外一重意思。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轰轰烈烈十几年,近年来却大有束之高阁之虞。时至今日,相关部门对质疑央企垄断的回应仍然语焉不详,坊间甚至有保守观点认为,国资意志必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得以显现,因为后者作为全球产业新格局制高点的重要性已无可辩驳。而且一个处于培育、成长阶段的产业容不得半点差池,民企逐利而为,无法担当大任。

有学者觉得接受不了民企之间的恶性竞争。接受不了很正常,因为但凡身在产业中,对于恶性竞争,谁都不容易接受。就像互联网行业的恶性竞争我也接受不了一样。关键是对于民企身上我能接受的部分,我非常地接受。

比如说,逐利而为就是民企身上一种伟大的品质。一个公司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以满足用户需求,才能有利可图。而国企的使命并不完全是追逐利润,或者说国企不必完全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来维系其存在的价值。这样推导的结果是:国企是占领优质要素却不需要满足用户需求来生存的公司。在颠簸不破的优胜劣汰法则下,如果你不想破坏产业生态平衡,就必须千方百计地限制国企。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逻辑了。

也有观点认为,现有的国企体制不应改革,它的存在体现了国家在经济层面的担当,即便破坏了产业生态平衡,也应该“两害相权取其轻”。《三国演义》中董卓有一句名言: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关于为大局而牺牲民众之利益,董卓这话算是“珠玉在前”吧。董以降,在文化、军事、经济等领域又出现了好多派系,或多或少地奉行着董卓“为天下计不惜小民”的逻辑。遗憾的是,历史盖棺论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经不起考验。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企、民企应如何作为?他们延续或者扩张的逻辑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任何一言以蔽之的论调都会失之偏颇,《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会陆续通过封面文章的形式去探讨、求解。

这期杂志,我们用《“中国直升机大王”海外猎金始末》来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业界对民企海外探路这个话题的重新探讨。请与我们的记者一起,走进这个起伏跌宕的故事中去吧。

上一篇:新兴产业的三个关键问题 下一篇:专访成身棕:民企在航空业不输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