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时间:2022-06-01 04:30:42

胡昌国的第二本散文集《心有多远》,放在我案头多日。他嘱我在书前写些文字,我颇费思量。我猜想,昌国已经等得有点着急了。为此推迟出版日期,我是有歉意的。

昌国这个大别山村的孩子,在少年读书时,即有文学情结,小小年纪就博览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又曾创作过剧本《爱国粮》、抒情长诗《放歌金刚台》。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字是载于《河南日报》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散文是载于《百花园》的《簪子河边》,均发表于三十多年前的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那第一篇文字宣示了他对文学死不休的追求,第一篇散文则显示了他的文学才情。

此后,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城机关工作,时光荏苒,一去三十年。那早年的文学情结呢?早年的文学才情呢?依然埋藏在心底里。经过许多个夜晚和早晨,那埋在心底的文学情结渐渐被唤醒,于是,有了这本《心归何处》。

昌国在自序中说:“心归何处,心归山水文章。但愿,从此情有了依托,心有了归属。”此中心愿归属,是颇为感人的。照我的解读,这种心愿归属,就是归真归善归美,因为,文学的本质即是向真向善向美。“心有了依托,事业也许会做的扎实,人生也许会走的坚定。”第一本散文集出版,昌国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昌国还说:“原来的设想很好,原来的预期也很好,总想第二本书应该比第一本有很大进步,有很多提高。但是既让读者失望,也让朋友失望,恐怕更失望的是我自己……第二本书,无论是感情的倾诉,还是文字的凝练,抑或是技法的运用,都让我很不满意,除了文章涉及的范围可能扩大以外,基本上没有突破……”似乎是有点沮丧吗?我听到的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声音,那是昌国于三十多年前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积极的自觉的追寻的声音。

《心有多远》所收四十篇散文随笔,共分七辑,即《故乡的枫香树》、《清明雨》、《思念交向远方》、《心动与心痛》、《学写毛笔字》、《师恩难忘》和《井冈翠竹》,从各辑的命名即可知道,多在写情,故乡之情、思念之情、师生之情、革命之情等等。诉诸情,这正是散文之要义。其文字也是真挚的。感情的倾诉、文字的凝练、技法的运用,比之他此前《心归何处》的散文集,应当说,也略有进步。昌国自己之所以感到失望和不满,只不过反映了他急切的心情罢了。

但这里,的确有个问题可以与昌国讨论一番。

在机关生活了数十年,那种话语环境中,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偏重于理性的逻辑的。并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好,但它与文学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两种方式,文学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要偏重于感性的形象的。昌国在这种话语环境中几乎浸泡了半生,不可能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会影响到文学写作,会影响到文学的思维和文学的表达。这种影响是潜在的,仔细寻找,仍能看到它的踪迹。总体上说,它会影响到昌国的文字的湿润,丰沛,色彩的缤纷,个性化,感染人打动人的力量。昌国需要逐渐调整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这种逐渐调整中,充分将自己唤醒,或者说充分将自己打开。

昌国是个明白人。看那眼神,是个聪颖的人。看那精气神,是个有着生命活力的人,又是个有着多年生活历练之人。我说的这些话,昌国自己大约已经考虑思索过许多次了。那么,就算我说了蠢话,说了多余的话,说了废话,昌国也只会是一笑就罢了。

昌国对生活有信念,对理想有信仰,对文学有死不休的追求,凭着这些支撑,梦有多远,心就有多远,心有多远,就可以走向多远。为此,我向昌国送去祝福。

上一篇:富春江,污水何时变清流? 下一篇:千言万语,唯有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