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功能与形式之争

时间:2022-06-01 03:49:47

建筑的功能与形式之争

“实用、坚固、美观” 是建筑三要素:建筑的形式要如实地反映其功能、结构和材料。这个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西方传统建筑美学的基本评价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功能主义”也一直被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建筑风格的交迭更替。正如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所说:“对于追赶潮流的建筑师来说,中心的问题和常有的情况,是要找到一种反映时代变更的风格” 。本文要分析论述一下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1.建筑的功能和形式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体现使用价值的本质内容。即包括建筑应当提供的各种使用要求及人在使用建筑中产生的艺术审美方面的精神要求。是建筑设计的最直接的设计目的。不同类的建筑因其各自的目标人群和使用性质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目标和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保证这些功能要求的实现。

任何事物都有形式,形式是与内容相对的概念,是内容各部分的组合方式。美学中的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个感觉实在,也就是视、听或触觉感知的实体,是内容美的存在方式。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一个内容就只有一个形式,往往同一内容具有多种形式,例如相同用途的灯具其形式就是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创造与建筑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密不可分。相互依托,彼此关联,共同成就一个完美的外部空间形式。建筑的形象离不开整体意识。它应具有鲜明简洁的形体,严谨的比例推敲,精细的细部处理以及形式与功能的完善统一。

2.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之辩

2.1功能决定形式

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金盾与粪篮”’的比喻可以说开创了“形式与内容”两分法美学体系的源头:任何没有用处的事物,哪怕是金盾,都是丑陋的,任何有用的事物,哪怕是粪篮,都是美丽的。此后的种种学说无不效仿于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方针,建筑的形式要如实地反映其功能、结构和材料的观点就已成为西方传统建筑美学的基本评价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功能主义”也一直被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布鲁诺.塞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中将功能作为现代主义反对古典建筑语言的原点,“甚至在功能原则成为一条实用原则以前,它就是道德准则了。”而“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方针更被作为评判杰出建筑的标准,被镌刻在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的奖牌上。

2.2形式产生功能

自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正式开创美学以来,西方古典美学开始向现代美学转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美学研究的对象由“作者”转向了“文本”,美学评价的标准也抛弃了“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教条,而热衷于寻找“脱离内容的纯粹形式”的规则。英国艺术评论家贝尔宣称,艺术的本质规定性是“有意味的形式”,俄国文学领域的形式主义者同样高唱“艺术与题材毫无关系,完全由艺术本身的形式结构所决定的口号,坚持以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本问题。“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也在此被消解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是从功能开始的,早期现代建筑运动的先驱沙利文就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的口号。然而,G•勃罗德彭特“多年来从事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认为严格的‘功能的’建筑是不存在的。奇怪的是某些理论家随心所欲地使用“功能主义”这个名词。甚至有人认为现代主义是“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外衣包裹的非功能、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针对于沙里文的“形式追随功能”,密斯提出了“功能追随形式” (Functio-nfollowsform),路易斯•康说“形式唤起功能” (F-orminspiresfunction),文丘里说“形式产生功能” (Form producesfunction),菲利浦•约翰逊将其改为“形式追随形式” (F-ormfollowsform),屈米则更彻底地提出了“形式追随幻想” (Form follo-wsfiction),而相田武文也说:“形式追随虚构。”当代先锋建筑师有的提出“形式追随文化”,有的提出“形式追随虚构”。面对着这些风云变幻的国际建筑潮流和各执一词的名家之言,我们似乎真的有些无所适从。

3.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

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十分复杂,如果单凭这些口号似乎缺乏辨证精神。实际上有经验的建筑师在考虑功能、布置平面时,已经就充分把建筑的外形考虑其中了;反之亦然,在研究建筑外形时,大的功能关系也早已存在于大脑之中,彼此相互起着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只重功能忽视形式或只重形式忽视功能都是不可取的,应把两者结合使之协调。

在现代建筑中,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成功实例不胜枚举。赖特流水别墅,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很有力度极具雕塑感。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在这里形式和功能相互协调,人与自然混然天成,达到了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统一,使之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始终代表着一种简洁利落的建筑语汇,个性鲜明的现代派建筑立场。他的作品坚持建筑融合自然的观念,内部空间的精妙分割最令人回味弥久。涵盖各种建筑功能并融合各种有力的几何形式 。像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在功能与形式的处理上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他采用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组成东馆的基本结构,把等腰三角形的部分设计成大众的场所,把直角三角形的部分设计成专家的空间,从而使大众和专家各得其所。另外同时,整个东馆在形式上是一个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钝角又有锐角的体块组合。尽管形体简洁,却绝不呆板、毫不枯燥,反倒是富有动态,富有生气,富有变化,富有趣味,给人以新鲜活泼的现代感和新的审美趣味。

4.建筑的过度形式主义倾向

当今世界上的建筑呈现出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局面,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进展,建筑流派纷繁复杂,建筑样式千姿百态。在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代的建筑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一种过度注重形式的倾向。建筑作品开始弱化甚至放弃将功能和结构的合理性作为基本原则,转而更加关注在建筑语汇中追求抽象的建筑语法关系,或者在建筑结构和建筑表皮中追求一种自成体系的形式逻辑。正如沈祖炎说:“建筑以造型为出发点,讲求视觉冲击力,这说到底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这是雕塑师在做建筑”

以我国为例,中央电视台大厦:为了追求夸张的建筑造型,设计师甚至不惜向常规力学结构发起挑战,其中最有争议的例子就是新建中央电视台大厦,整个建筑看上去像是两个巨大的立体字母Z绞缠在一起,又像是一个立体并且扭动着的英文字母A。以其独特的倾斜的外形、鲜明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该设计显示了建筑大师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因结构体系有违力学原理而遭到了广泛且强烈的质疑和反对。库哈斯给中国建筑及建筑设计界出了两道难题:一方面,设计方案在建筑的高度、均匀性、变形、旋转幅度等都突破了有关结构的国家规范;另一方面,库哈斯对结构的大胆突破后的悬疑是,它是否足够安全?原计划50亿元的投资,也许能够满足拥有如此特殊和高大的外型、结构实施极具难度的建筑可行性的要求,但是为了保证央视新楼的绝对安全,使楼体达到抗震8度乃至9度的标准,资金的需求还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翻倍,最终,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造价从原来的50亿上升到100亿元人民币。

广州大剧院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对城市人文与社会生态关系之独特探索的最新呈现,以不规则的流线型设计、充满奇思妙想的大胆创意,使大剧院给人另外一种感觉:不断变换着的线条,勾勒出大剧院不同寻常的空间形态,其独特圆润的“双砾”造型获得了不少好评。但同时建筑施工实施难度巨大,质量问题也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除了施工,歌剧院高昂的造价也惹来不少争议,同时,异性的空间,必然带来内部使用率的降低。 广州大剧院是目前为止广州本地造价最昂贵的公共文化设施,从最初规划工程总造价的8.5亿元(不含地价)追加到2009年实际工程总造价13.8亿元。

对此,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院士尖锐地指出:“一个建筑并不是不考虑美观,但花多大的代价得到什么样的美观,以及是不是只有唯一的途径才能得到美观,我们对此表示怀疑。建筑结构的新奇特,但也带来很高的造价。关键在于有没有特别的必要花这么多钱保留这么一个结构。”

5.结语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每个人都不会对这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说法加以指责,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容而不是定义。建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当我们讨论建筑时,我们需讨论它的很多方面。比如说它具有或简单或复杂的使用功能;它反映着某一个地方或者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它依赖于当时或者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材料特点;它可以满足人们某种程度上的精神需求等等。

在当今世界呈现出从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的今天,建筑流派纷繁复杂,建筑样式不断翻新。因此,作为一名建筑师来说,怎样创造符合时代特色的建筑形式, 同时达到与功能的完美统一,是当代建筑师的使命。形式必须符合功能,放弃功能和结构的合理性作为基本原则,纯粹的研究形式逻辑,是不可取的;而功能则应创造形式,单纯的功能空间必然索然乏味,缺乏生命力。所以,设计师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契合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要和时代特征,同时结合本地的环境、气候、风土人情等条件,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的新建筑。

参考文献:

[1]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6.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5]沈福煦.建筑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上一篇:浅析轻钢结构建筑体系及其应用 下一篇:建筑施工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