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方法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06-01 02:27:57

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方法及对策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机械设备在生产制造当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加强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改善生产过程当中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对策

机械设备是生产制造过程当中的主体,是产品产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机械设备在整个产品线的生产制造当中,对于产品的质量好坏、产量高低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机械设备的生产过程当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又会决定着生产当中的成本以及生产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科学有效的生产制造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生产的效率,同时对于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开支,并在预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企业的生产目标,给企业的良好发展带来保障。

1 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现状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管理制度不严格和不规范的问题。管理制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忽视设备管理重要性。许多生产制造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轻视机械设备管理对于生产制造的影响,往往在现场生产线上没有增添足够的管理人员,由于许多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庞大,生产线很长,相关管理人员的缺乏造成了设备管理的失衡;第二,设备相关资料杂乱。在设备的管理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管理维护、产品档案以及相关的资料没有做到有效地管理,致使这些重要的资料丢失,在机械设备受损时不能够及时的找到,影响设备的维护工作;第三,检修工作不认真。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排出设备可能存在的生产问题,使设备能够高效的运转,而在管理制度不严格的情况下,这些设备管理人员在检修时马马虎虎,造成了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影响生产制造的顺利进行。

1.2 机械设备更新维护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科学技术水平也日益提高,对于机械设备生产的要求也相应的有所提升,以往的生产水平和效率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更新维护工作势在必行[1]。第一,机械设备长时间的进行运行势必会造成机械的损耗,因此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不少的现场管理人员针对出现问题的机械设备不管不问,很少甚至从来不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致使设备运行效率越来越低;第二,对于目前市场上一些具有精密构造的机械元件来说,其生产制造对于工艺水平的要求非常的苛刻,而在现场管理的过程当中缺乏合理的控制,造成机械产品质量下降,不能达到出厂的要求。

1.3 现场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许多生产制造企业为了缩减开支,在实际的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过程当中,对于管理人员的技术指标要求有所懈怠。许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以往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机械设备系统化培训和学习,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设备的现场管理缺乏全面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因此在遇到设备问题时,往往不能按照设备维护的要求来严格执行,造成了现场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2 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方法和解决对策

2.1 完善管理制度

C械设备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会让设备管理工作失衡,增添设备维护工作的复杂程度,并让设备运行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这些管理制度的不严会对正常的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管理人员设置不足,造成了管理工作失衡,当因为设备的生产线过长,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同一条生产线上的后续工作便不能正常展开,而现场的管理人员又缺乏,不能及时的进行调配,从而耽误了设备检修时间,使生产制造时间向后拖延,工期便会延长,让企业面临因生产延期的一系列后续问题[2]。因此,生产企业首先应该重视机械设备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现场生产管理机制。在随着企业生产制造规模扩大的同时,应该增加生产线的管理员工,合理的调配现场的管理工作,使机械设备都能够正常的工作。其次,对于相应的技术档案资料,应该建立一个资料档案管理室,设置专门的资料管理对重要资料进行分类管理,以便能在需要时及时进行资料的调用。最后,对于管理人员进行机械设备检修的工作也应当健全相关的机制,让管理人员能够互相的进行监督,仔细进行设备的检查工作,对负责不同生产线的管理人员实行交叉检查的方式,避免有些有问题的机械设备没有被发现的现象发生。只有从现场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才能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更加标准、规范、有秩序,保障后续的正常生产工作。

2.2 加强机械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生产制造企业为了进行生产成本的控制,往往在更新和维护设备支出方面投入不足,只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忽视设备管理工作,很有可能造成机械设备运行故障,拖慢生产进度,不能按照期限达到生产要求,让生产制造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降低企业面临的生产风险,就需要在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上加强管理。首先,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效率,需要建立每台机械设备的台账,对生产线上的机械做到合理的分类,同时进行有规律的编号。然后,生产制造企业应该规定现场管理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在维护的过程当中,设备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合理的对机械运转的温度、压力和负载等条件进行考虑,在生产企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购买一些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设备,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规范化的监测和管理,从而避免认为管理工作当中的遗漏。最后,对于一些工艺制造水平要求较高的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应该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设备的更新工作不能忽视,为了使生产效率达到标准,应当适当进行设备的投资工作,及时对老旧的设备进行产品更新,满足生产制造的需要。

2.3 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质量的好坏,企业应该认识到,生产制造过程中产品的产出虽然是与机械设备直接相联系的,但产品的产出质量、生产周期长短都是受到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影响的。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企业应当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3]。

3 结束语

良好的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是保证产品顺利生产的关键,针对目前在机械设备制造现场管理当中出现的制度不规范、工艺控制不良以及管理人员水平偏低的现象,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方法、提高工艺水平和加强人员素质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机械设备制造的生产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生产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文.机械设备制造的现场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2325.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6.17.239.

[2]蒋施军.机械设备制造的现场管理方法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6,7(9):144-145.DOI:10.3969/j.issn.1674-8646.2016.09.069.

[3]齐肖飞.机械设备制造的现场管理方法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1260.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6.28.227.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职业中专数学课堂效果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对会计要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