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31 11:30:04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成人后天致盲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观察,旨在研究该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血流变学的改变,评价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68例,均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糖尿病诊断和分期按1985年中华眼科协会眼底病学组讨论制定的标准进行眼底分期,所有患者在眼科经眼底检查及荧光照影确诊为Ⅰ-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安慰剂组,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2±91岁;病程5~20年,平均135年;Ⅰ期10例,Ⅱ期11例,Ⅲ期8例,Ⅳ期5例。安慰剂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3±101岁;病程5~21年,平均127年;Ⅰ期12例,Ⅱ期10例,Ⅲ期8例,Ⅳ期4例,各组间临床资料和基本情况接近,有可比性。方法:①病人入院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液流变学检查。②所有患者将血糖控制达标情况下进行治疗,疗程5个月,观察组病人口服银杏叶提取物2片,3次/日,安慰剂组服用维生素B6、芦丁。疗程中两组患者均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停用其他改善微循环,血黏度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提高视力两行以上。微血管瘤减少,眼底出血,渗出吸收;②有效视力提高小于两行,微血管瘤减少或不变,眼底出血,渗出与部分吸收;③无效:视力不变,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加重或不变;④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结果

用银杏叶提取物5个月后观察组34例病人中,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2647%,治疗后观察组与安慰剂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讨论

随着糖尿病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来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糖尿病损伤视网膜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血糖、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氧自由基的生成,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血液动力学障碍,凝血机制异常,各种血管增殖因素等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为渗出、阻塞曾生的微血管病变,起的因素有血黏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增高,纤溶系统活性下降,毛细血管内皮损伤,会使血小板更易粘附于内皮下层,形成微血栓,导致毛细血管闭塞[2]。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增加血流的血管保护剂,能够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使血液稀释,微循环血量显著增加,从而可以抑制可逆转的微血管病变,纠正血-视网膜屏障破坏、防止视网膜渗漏出血、改善血液淤滞、微小梗塞、毛细血管闭塞、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减轻视网膜渗出、出血减少微血管瘤。在我们这组病例对照研究中,服用银杏叶提取物5个月,8529%的病人眼底情况得到改善、视力提高,微血管瘤数目无明显增多,出血渗透吸收,荧光照影渗漏减少,血液高黏度得到改善。与观察组治疗前和安慰剂组治疗后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

参考文献

1肖谦,丘鸿鑫,张素华.血清结合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的关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4):48.

2Scott M,DavidJ Carol M,et Al.Enhanced expreesion of 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and p-selectin in the diabetic human. Retina and choroid[J].Am J Pathol,1995,147:642-653.

上一篇:综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2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胃近端溃疡X线诊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