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元素与浪漫爱情的完美结合

时间:2022-05-31 11:27:18

哥特元素与浪漫爱情的完美结合

【摘 要】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创作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在全球获得巨大成功,作者运用经典的哥特式艺术手法塑造了恐怖的吸血鬼、狼人、柔弱无助的少女形象,和离奇、怪诞的故事情节,同时又融入浪漫的校园爱情。作者将恐怖与时尚完美结合,以现代版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同时展现了吸血鬼、狼人与人类之间的矛盾,深刻揭示了人物强烈的内心冲突,在跌宕起伏、恐怖离奇的情节中突显爱情在生命中的弥足珍贵,歌颂战无不胜的真挚爱情,从而造就了《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辉煌成就,更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魔幻热潮。

【关键词】《暮光之城》;哥特元素;校园爱情;魔幻小说;畅销

2003年,斯蒂芬妮·梅尔还是位全职主妇,只因做了一个浪漫的梦,便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最终完成了她的处女作《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其中包括《暮色》、《新月》、《月食》和《破晓》等四部作品。四部小说的书名均来自月亮的盈亏,预示着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命运的曲折离奇,同时也和吸血鬼只能生活在夜晚的情节相吻合。《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一经出版,便受到读者的狂热追捧,在全球销量突破8500万册;作者本人也荣升为出版界一流畅销书作家,名扬四海。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斯蒂芬妮·梅尔为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并赋予作品高度评价,“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如简·奥斯汀,达到了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1] 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在全球热映,获奖无数,并高居世界各大票房排行榜前列,甚至改写了北美票房历史。《暮光之城》系列电影巨大的成功归因于许多因素,如对影片的大力宣传、相关的品牌创建和推出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但是,似乎所有这些因素都无法解释该系列小说及其改编影片受到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狂热追捧的原因,更无法说明该小说及影片如何能在大众文化中迅速地确立其自身地位。

想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巨大的销量以及影片的票房和推广,更要分析文本特征。《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植根于美国文化生活中两大基本流派,即对青春期问题的关注与对哥特元素的热爱。小说描写了高中生贝拉和吸血鬼爱德华的缠绵唯美的爱情故事,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恐怖场景的描写方面运用英国哥特小说的传统艺术展现手法,融合了恐怖、怪诞、神秘、血腥、罪恶、复仇等多种哥特元素,让读者感受凄美、浪漫的校园爱情的同时,感受哥特元素带来的恐怖效果,将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了《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继《哈利·波特》后最受欢迎的魔幻小说。

一、哥特小说和哥特元素

哥特小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影响且独特的小说流派之一。它是“历史传奇的一种独特形式,一种关于过去历史与异域文化的幻想形式,它通过种种文化的和政治的折射对现代读者产生意义。” [2]。其中哥特小说中的“哥特”(Gothic)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的野蛮彪悍、嗜杀成性的哥特部落,后被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用来指称一种中世界建筑风格,由于该风格具有幽暗、阴森的特点,“哥特”一词逐渐演变为具有野蛮、神秘、怪诞、暴力和黑暗等意象。[3]

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人们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怪诞、恐怖、神秘、超自然、暴力、复仇、死亡、颓废、癫狂和家族诅咒等。

怪诞是哥特小说的主要特征。从审美上看,怪诞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打破传统的艺术手法,“把人和非人的东西诡异地结合” [4],给人造成强烈的反差感和感官冲击。《暮光之城·暮色》围绕吸血鬼、狼人和柔弱无辜的少女贝拉展开故事情节。女主人公贝拉,因为父母离异,随父亲来到小镇生活。她天性敏感、心思缜密,显得与同龄人格格不入;这是一个性格内向、自我得不到认同而郁郁寡欢的典型的柔弱无辜的少女形象。在校园里,贝拉遇到一群特立独行、神秘诡异的同学。交往中,贝拉逐渐喜欢上了英俊优雅的爱德华,但对他变色的眼睛、冰冷的双手和巨大的力量和移动速度深感恐惧。[5] 与此同时,小镇接连发生恐怖死亡案件,居民生活在惶恐之中,警方也束手无策。当贝拉认定爱德华是凶手时,爱德华承认自己是“素食”吸血鬼,并不伤害人类,凶手另有其人。小说气氛阴森恐怖,情节紧张刺激、充满悬念和血腥场面,让读者欲罢不能。

作为人类想象世界中最恐怖的异族,吸血鬼文化起源于欧洲大陆,在西方宗教文化世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早已扎根于欧美国家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当中,归根溯源,主要是和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鲜血的崇拜和恐惧有很大关系。吸血鬼代表着邪恶的超自然生物,他们凶残邪恶的形象出现在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他们有着魔鬼般强大的力量,但没有生命和灵魂,没有心跳和脉搏,没有呼吸和体温,是个可以永生的古老而神秘的种族。一号男主人公爱德华的真正身份是一名吸血鬼,他来自一个极其特殊的吸血鬼卡伦家族,这个家族拒绝饮食人类的鲜血,以动物的血液为食,但其他吸血鬼却嗜血如命、残忍暴力、性格狂躁,对人类造成极大的血腥猎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慌。

暴力凶杀最能刺激并唤起读者生理与心理恐惧,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哥特小说中,作者常常将主要角色置于危险境地,让其饱受痛苦和折磨,并极力渲染其受难过程,目的是为读者营造出强烈的恐怖感受。例如在《暮光之城·暮色》中,作者为表现吸血鬼残忍暴力的本性,以极其细腻的手法,真实地了描绘了贝拉的受难过程:一群残忍嗜血的吸血鬼来到镇上,为首的詹姆斯对贝拉新鲜诱人的血液垂涎三尺,爱德华对贝拉的誓死保护激发了詹姆斯残忍本性,于是,这位天生的猎手开始了他猫捉老鼠的游戏。作者细腻、真实地描写了詹姆斯折磨贝拉的血腥过程及贝拉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让读者毛骨悚然,感同身受。千钧一发之际,整个卡伦家族及时赶到,联合起来共同保护贝拉,最终爱德华杀掉了敌人詹姆斯救出了心爱的贝拉,但是在故事结尾却留下了一个悬念:即女吸血鬼维多利亚的复仇。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关于狼人的传说自古以来就络绎不绝,并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甚至是游戏当中。在古希腊,人们就相信狼人的存在,而且狼人的传说与月亮总是紧密联系,主要是因为月相变换,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人们赋予月亮神奇的魔力。狼群对月嚎叫的习性,造就了狼人在月圆之夜变身的传说。狼人身材健硕、肌肉发达,在任何方面看来都与普通人一样。然而,年幼的狼人经常会做很奇怪的梦,而且在青春期后的某一天,由于外在压力或是外伤,会使年幼的狼人经历他的第一次蜕变,并会导致困惑的幼狼人猛力殴打那个伤害他的家伙。经历成长仪式的狼人会被正式介绍加入他的狼人部族,并且了解族人的目标和传统。例如在《暮光之城·新月》中,虽然爱德华与贝拉深深相爱,但因为吸血鬼家族嗜血的本性,为了保护贝拉,爱德华与卡伦家族离开了小镇。[6] 失去爱人的贝拉伤心欲绝,自虐式地伤害自己,只为爱德华能回到自己生边,但事与愿违。这时,阳光少年雅各布出现在她苍白的世界里,深情地陪伴着她,给她温暖的呵护。贝拉也慢慢被雅各布的真情所打动,正当雅各布向贝拉表白、将要获其芳心的关键时刻,被同学意外打扰,雅各布便经历了他狼人的第一次蜕变,浑身发热,狂躁不安,有严重的暴力倾向,之后消失在森林中。从此以后,狼人雅各布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可以变身为凶猛强悍、硕大的狼的形象,在暮色时分,万物走向衰落而吸血鬼势力大行其道的时候,狼人在黑夜的森林里四处巡逻,为保护人类的安全与嗜血的吸血鬼进行殊死搏斗。

哥特小说的怪诞还通过描写死而复生的过程得以体现。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生活常识,然而作者却打破这一人生定律,执着于描述死而复生的整个过程,旨在表现作者对生命起源奥秘的探求。《暮光之城·破晓》中,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待产的贝拉只好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进行开腹手术取出婴儿,作者真实描述了贝拉生产过程中痛苦的每个瞬间和每个生理感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由于之前爱德华为贝拉的心脏注入吸血鬼的毒液,贝拉得以复活。[7]这一生命死而复生过程的描写和展示,不仅怪诞奇幻,尤其是当读者看到死去的贝拉唯美的躺在那里,突然睁开了作为吸血鬼标志的血红的双眸时,内心多了几分恐怖色彩,更使未来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悬念。

二、浪漫的校园爱情

《暮光之城》具有经典哥特元素,同时又融入格调清新的浪漫爱情故事。跳跃的青春活力掩盖了吸血鬼腐朽的死亡味道,让读者在感受恐怖的同时,对现代版灰姑娘的人鬼之恋欲罢不能,青春活力的校园环境更为《暮光之城》增添了浪漫的诗情画意。

《暮光之城》是吸血鬼题材的系列小说,但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极尽浪漫情怀,赋予人物理想的光辉和智慧。一号男主人公爱德华来自“素食”的卡伦家族,他们从不猎杀人类或吸食人血,而以动物鲜血为生,坚守人道主义的高尚品格。卡伦家族一改其他吸血鬼暴虐凶残的形象,爱德华虽面色苍白,但英俊冷酷、品味高雅、出身高贵,学识渊博,热爱古典音乐,对贝拉极尽温柔,对敌人凶残冷酷,是典型的现代版“白马王子”的形象。女主人公贝拉17岁,从小因父母离异性格敏感内向,后因母亲再婚搬到阴雨连绵的小镇,与生疏的父亲生活在一起,更因环境的陌生而感到无奈和孤独,郁郁寡欢,与同龄人格格不入,内心深处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宛如现代版的灰姑娘,期待着属于她的完美爱情。当贝拉与爱德华在青春浪漫的高中校园相见的那一瞬间,一段“灰姑娘”式的现代童话爱情故事就此展开了,因为爱德华的吸血鬼身份,他们的爱情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感情纠葛,更是引发了吸血鬼、人类与狼人之间的强烈冲突。贝拉柔弱敏感,但对爱情却执着、专情。为了爱情,她甘心情愿放弃一切,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她渴望变成吸血鬼,这样可以永葆青春,更重要的是可以和爱德华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爱德华深爱贝拉,但怕给贝拉带来伤害,同时他更尊重生命,不希望贝拉受到伤害,不希望她经历吸血鬼转变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对人类新鲜血液的强烈渴望和永无止境的迷茫,爱德华只能在本能和灵魂的斗争中挣扎。就这样,两人微妙的心灵感受正是青少年恋爱时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年轻读者与男女主人公一同感受爱情的酸甜苦辣,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他们的爱情虽然甜蜜却充满冒险,而且危机四伏,危机不仅来自吸血鬼家族对鲜血的贪婪,更来自狼人对吸血鬼的敌对。

《暮光之城·新月》中作者在纯美的校园爱情中加入“三角恋”的情节,使小说更具戏剧性和观赏性。狼人雅各布正式登场,同样对贝拉情有独钟,狼人就是为保护人类不受吸血鬼伤害而存在的异族,因此狼人雅各布和吸血鬼爱德华本身就是宿敌,更因对贝拉的钟情而成为情敌,同时激化了两个异族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了吸血鬼、狼人和人类女孩贝拉之间的爱恨情仇。狼人与吸血鬼卡伦家族虽签订了协议来制约双方,但由于贝拉的出现而冲突不断,甚至在必要时会相互猎杀。而当凶恶的吸血鬼维多利亚带领新生吸血鬼军团为詹姆斯复仇时 [8],狼人雅各布竭尽全力保护心爱的人,最终与爱德华所代表的卡伦吸血鬼家族结盟,为了共同的目的和责任,与其他吸血鬼展开生死角逐。

结 论

斯蒂芬妮·梅尔以精致而微妙的笔触将经典哥特元素和纯真唯美的浪漫爱情完美结合,带领读者体验这斩不断、理还乱的生死奇缘。这就是本小说及其改编电影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原因之一。故事情节之所以打动他们,正是因为触及到了他们内心的憧憬与恐惧,让青少年在这种虚幻恐惧中去体验浪漫的激动与兴奋。因此,梅尔为浪漫的爱情故事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超自然、令人恐慌、令人心悸的场景。归根结底,就是让读者在胆战心惊的同时仍唏嘘感叹的是永恒的爱情主题,和最初看到彼此那一刻的纯真情感和怦然心动。

【参考文献】

[1]伊萌. “暮光之城:终结篇即将上市[N].东方早报,2009-05-13,

[2] Victor Sage ed. The Gothick Novel, The Macmillan Press, 1990, p.17)

[3]李伟昉. 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3.

[5]Stephanie Meyer. Twilight [M].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Hachette Book Group, 2005.

[6]Stephanie Meyer. New Moon [M].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Hachette Book Group, 2006.

[7] Stephanie Meyer. Breaking Dawn [M].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Hachette Book Group, 2008

[8] Stephanie Meyer. Eclipse [M].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Hachette Book Group, 2007.

上一篇:国外组织创新搜索研究述评 下一篇:配饰如何塑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