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5-31 08:28:22

打造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推进,减负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学校和教师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负担确实很重,甚至已经到了学生不堪忍受的地步,另一方面,社会和家长又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这两者的矛盾如何解决?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途径。下面我就地理课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体会。

一、适应新课程要求,提高地理教师素质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在新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指导思想。因此瞄准新课程改革,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尽快走进新课程是每位地理教师必然的选择。

在传统的地理学科教学中,不少地理教师角色一旦定性,便会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或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并设置综合学科,增设了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教得更扎实,更灵活,更实际。

二、认真备课,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巧学”、“巧练”

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即教师要认真备课,突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每一分钟的教学质量。再在短短的45分钟内,把课文的重要知识点突现出来,加以精练,其他内容一般性介绍或要求学生自学,始终体现“少而精”的教学原则。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要求的落实,又能实际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要抓住要点,疏导难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考虑教学方法,精心安排教学时间。所以,减负主要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但对地理教师来说,负担可能会加重。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多年来,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课堂学习以地理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问题意识和讨论情景;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以习题的反复演练为重点,问题的选择围绕高考的需要而展开,较少考虑中下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活动主要是为课本上的结论而设。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主宰学习过程的学习。然而,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导致了学习的“高耗低效”。

新课程大力倡导在学科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1.自主学习。在地理课堂上,自主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填写”“总结”“绘制”“活动”“思考”“阅读”等活动,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2.合作学习。它是针对教学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合作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烈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但探究学习也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地理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就能解答的问题,而是多科的知识方面的要求;探究学习需要开放的、融入自然的和社会的课堂,又需要地理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同时探究学习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任何一堂课上,师生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情感投资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社会活动

在抓好地理课堂教学同时,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特色教育,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活动,如地理主题班会、地理墙报和时事地图、地理模具制作、乡土地理研究等。这些特色教育,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很好的充实和提高。

总之,只要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方面多动点脑筋,想点办法,打造出更加高效的地理课堂,那么“减负”和“增效”之间就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一篇: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种调控艺术 下一篇: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