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湖北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高校

时间:2022-05-31 06:01:53

试论湖北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高校

摘要: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的教育大省,具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础。适时将湖北独立学院转制为名副其实的民办高校,有利于湖北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不失为创新其办学体制,寻找其发展出路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湖北;独立学院;转制;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对独立学院这一特殊的办学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的教育大省,具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础。适时将湖北独立学院转制为名副其实的民办高校,有利于湖北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不失为创新其办学体制,寻找其发展出路的有益尝试。

一、国家支持并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仅靠国家投资是很难办到的,必须采取公办与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多种所有制结构逐步建立,私营、民营经济获得合法性地位,民办高等教育获得政策支持,民办高校得以快速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都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作了相应的规定,“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1993年8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民办高等学校及教师和学生享有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等学校招收学历教育的学生,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可自主择业,国家承认学历,之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空前扩大,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提出了进一步的合法性诉求,促成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出台。该条例重申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并对发展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体制、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教学和行政管理、财产和财务管理、机构变更与解散、政府保障与扶持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地位,确立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目标。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民办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作了进一步规定,并把民办教育提高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走上规范发展道路的里程碑,民办高校无法可依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获得广泛的合法性支持和社会认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并且表现出勃勃生机。

二、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民办高校的社会服务作用日益凸现。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以其内在灵活的机制拾遗补缺,能够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一项调查表明,72.8%的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是社会急需而公办学校未开设的。同时,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了内需,拉动了经济,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公办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民办高校同样可以成为一流大学。尽管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一些世界名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民办高校往往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纵观世界,很多著名的学府都是私立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等;此外,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建校,十几年时间成为世界大学50强;英国沃里可大学1965年建校,40年时间与牛津并列英国第四位等。发达国家在民办教育上先行一步所走过的道路,所行成的一套完整的管理、经营办法无疑给我们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三,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环境逐步成熟。根据《2000―2050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表》预测,2000―2050年高等教育每万人学龄人口数(18―22岁)呈波动状态,从2004年的10682万增加到2008年的12488万(达到峰值),随后逐步降低到2050年的6938万。面对这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教育部日前出台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200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6大举措,其中将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建立社会投资、出资和捐资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由此可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大有前途。

三、湖北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一是当前湖北民办高等教育尚且发展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目前湖北民办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仅有10所,仅占全国民办普通高效的4%;其中本科办学层次仅有一所,这与湖北省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定位是不相匹配。同时,据2005年《湖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显示,湖北省2004年教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72亿元,利润总额为-0.53亿元。由此可见,湖北必须进一步扩大民办高等教育规模,从而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使湖北高等教育向更高、更新、更强的方向发展。二是湖北各类人才聚集,科教实力雄厚,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环境。目前湖北拥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1158家,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4个,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1个,均居全国前列。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9.27万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52人。Bt杀虫剂、激光、鱼类基因工程等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省会武汉科教优势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三是湖北产业综合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湖北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湖北交通发达,尤其是航运发达的优势,为发展基础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湖北长江、汉江沿岸资源丰富,城镇密集,产业基础坚实,沿长江展开的钢铁和石化工业走廊、沿汉江展开的汽车工业走廊,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此外,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多年来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逐步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轿车为重点和现代制造业基地、钢铁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为湖北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产业群,公办院校与民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吸引广大青年学子到湖北求学、就业、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四、湖北独立学院转制的制度基础已经夯实

其一,湖北民办高校的准入制度已经比较完备。2002年至2003年,国家先后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从民办教育的性质、定位、办学方针、办学条件、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做出了系统规定,且在实践中运行良好。换句话说,如果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高校不会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其二,相关独立学院转制基本法律依据已经具备。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一方面强调了必须进一步规范“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行为,另一方面进一步确立了“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民营性质和独立自主办学的标准和要求。本质上,该《若干意见》与我国其他相关民办教育法律法规是一致的。同时,2003年紧随《若干意见》的颁布,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普通本科院校试办独立学院设立、合并、变更、终止的审核》(编号:JUXK005),为独立学院的转制进行了制度预设。因此,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高校不会有政策阻碍或产生根本的矛盾。其三,规范独立学院办学行为的相关规定已经较为成熟,为独立学院的转制积累了经验。除上述政策法规以外,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独立学院招生工作管理的通知》(教学[2005]3号),对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同年,湖北省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我省普通高校试办独立学院工作的意见》(鄂办文[2005]10号),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与此同时,湖北省纪委又出台了《关于普通高校独立学院违规招生乱收费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鄂纪发[2005]6号),对独立学院的招生收费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由此,进一步完善了独立学院的相关规范制度,保障了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促进了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为独立学院的转制夯实了基础。

五、湖北部分独立学院已经具备独立举办民办高校的实力

在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努力,湖北独立学院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中国一流独立学院”,部分独立学院在师资力量、硬件建设、各项管理、办学理念、教育质量、社会信誉等各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已经具备独立举办民办高校的实力。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例,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该校各方面的条件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的设置标准。

六、湖北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高校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有利于探索独立学院进一步发展的道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探索大力发展高水平民办大学之路。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校的一种特殊办学体制,如长期存在下去,因其体制特殊性带来的诸多问题必然制约其发展;如转制为公办高校,因其民营机制运行特点和产权问题将难度很大甚至不太可能;如转制为民办大学,既符合国情又符合政策,因而这可能是中国独立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二,有利于湖北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协调发展,为“中部崛起、振兴湖北”的战略服务。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行动振兴计划》指出:要有效拓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民办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中部崛起”首先应是教育的崛起,湖北是教育大省,省内公办高校林立,而民办高等教育相对势单力薄,尚未形成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独立学院脱离母体,独立自主的探索进一步发展的道路,符合中央精神,适应了湖北省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从而能更好地为湖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其三,有利于探索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之路。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的任务,世界上很多一流大学是民办高校,中国民办高校相对落后,体制僵化是其重要原因。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大学,一是可以减去每年向母体交纳数额巨大费用,使更多的资金用于学校发展和减轻学生负担,为创办高水平大学创造条件;二是可减轻传统大学教育体制的影响,独立自主的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三是便于打造自身的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四是有利于该校与其它高校之间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机制,从而促进该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

参考文献

[1]冯向东.依托名校办民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6,(9).

[2]冯向东.独立学院新一轮发展的制度支撑[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3]周大仁.创新高等教育体制打造一流民办大学――兼论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4]周白华.坚持内涵发展走独立学院强校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5]王绍仁.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上一篇:独立学院的学生是素质教育的“金矿” 下一篇:不变的中心 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