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大限将至UMPC、UMD、MID争相接手

时间:2022-05-31 05:18:42

笔记本电脑大限将至UMPC、UMD、MID争相接手

微软栽花未开,Asus插柳成荫

在PC易用与便携方面,占据OS主导地位的微软似乎比别人都要着急。1999年微软就提出了平板电脑(Tablet PC)计划,只是市场成果都没有达到微软原先的预期。在手机、消费电子产品逐渐强大,取代PC成为电子产业的主要动力之后,微软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2006年推出的UMPC计划“Origami”。

但是雄心勃勃的微软却没有得到国际大厂的支持,原因是市场反应UMPC价位过高、性能不够强、电池使用时间短,好像除了小点儿,其他方面一无是处。

受UMPC启发衍生出的UMD概念产品反而得以发展,早在2005年就推出C7和C7-M系列处理器的威盛电子,就力推与芯片组整合的低功耗平台。低功耗和高整合的硬件架构,使得威盛平台在UMD应用上领先一步,电池续航能力保持了相对的优势。威盛目前基于UMD产品的全球合作厂商已达15家之多。不过规模仍然不大,这可能与WiMAX网络的先天不足有关。

现在看来,在微软提出UMPC计划之后,铁杆合作伙伴Intel似乎并不十分看好,当然Intel可能在忙着推广酷睿产品。Intel最初只从Centrino产品库里面随便挑了两款低功耗产品,给UMPC用。到了2007年春季IDF,Intel才开始正视UMPC这一概念,提出了专用架构,在UMPC与智能型手机之间规划出另外一个更为特殊的定位,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选用了linux操作系统,而非微软(因为,Intel看到UMPC为了迁就功耗,运算能力本来就不够强大,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速度如同老牛拉车。)。配合新版的Intel Atom低功耗处理器,有助于将原本稍嫌过于臃肿的装置尺寸,缩减到可以放进口袋的程度,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功耗与操作温度。

在大家还在忙于炒作各自概念的时候,依旧使用PC概念的华硕电脑推出了EeePC产品,2007年9月,华硕电脑EeePC公开亮相,10月即开始发售,截止到2008年5月,华硕的Eee PC已售出150万台,成就引起业界震动。

各路诸侯纷纷加入

纵观EeePC、UMPC、UMD、MID虽然名字不同,但是目标是相同的,即打造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高性能便携终端。EeePC的成功,是市场给业者的信号,业者们忽然发现,前进的道路上又多了一种选择,一个巨大的市场。于是各路业者纷纷拿出自己对未来高性能便携终端产品的理解。

UMPC反应冷淡,微软并未气馁,Vista即将推出,微软将UMPC改朝换代,变成了Vistagami。Vistagami除了持续采用7寸屏幕,以及触控式屏幕之外,于2007年微软也加入了滑出式的键盘,受到消费者好评。

2008年4月底,惠普宣布与芯片厂商威盛合力推出了便携笔记本mininote 2133,售价最低为3500元人民币;随后,戴尔也推出售价为399美元(约2800元)的“Mini Inspiron”廉价笔记本,这款产品采用8.9寸液晶屏、512M或者更大的内存,硬盘暂定为80G。由于均采用英特尔Atom(凌动)处理器和相关芯片组,所以戴尔迷你笔记本与宏基、华硕的规格大致相仿,售价也将控制在3000元左右。宏名为“Aspire One”的廉价移动PC采用英特尔最新的1.6GHz的Atom处理器,价格预计为299欧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联想同样看好100美元超低价电脑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已经在积极准备。方正科技将重点推出一款9英寸名为“BIG1”的便携笔记本,预计价格与Asus EeePC相仿。

上游供应商更是打得不可开交,参见本期(UMPC/MID处理器战火起)

目前已经亮相的诸侯

Intel新一代Silverthorne系列Atom处理器和芯片组

TI:与ARM合作,携OMAP3征战,百年老店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

NVIDIA:尽管在独立显卡市场领域如日中天,但是ATi闪电加入AMD导致传统格局被打破,这使得几乎所有人却都在为它倒计时,当务之急――生存!与ARM展开合作,Tegra横空出世,NVIDIA终于自己造处理器了。

VIA:X86-64处理器,Isaiah,大幅超越前辈C7,号称每瓦特性能最优,看样子这次是要玩真的了

Intel:新一代Atom高调杀入,锁定MID

AMD:LX800、LX900早已,但是目前自顾不暇

小结

手持个人电脑终端设备,一直被人们寄予厚望并且屡屡抛出前沿舆论的东西,从UMPC到UMD,再到今年IDF上蜂拥而出的各OEM厂家MID产品,各种概念层把消费者搞得头晕眼花,而随着手机的性能逐渐强大,越来越多功能开始向手机汇集,一些人开始动摇,对新概手持个人电脑终端设备充满了疑问。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人们渐渐发现,其实消费者的要求很非常朴素而简单――电脑还是不够小!笔记本电脑距离人们理想中的移动应用仍然有相当差距!当个人电脑终端能够真正像手机那样放进口袋,处理各种常用的应用,比如办公软件,影音娱乐,并且不用时常牵挂电池时间,那才是理想的手持个人电脑终端,至少目前能够憧憬的是这样。而笔记本电脑面临功耗和性能需求的双重压力,选择性能则必须牺牲便携,选择便携则必须牺牲性能,高难成低难就,处境尴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记本电脑已经很好地完成历史使命,应该让位于新的更加贴近应用的手持个人电脑终端设备。对Wintel来说,或许这才是其移动事业部的未来。

上一篇:无线传感网中的动态信道分配DCA-PC 下一篇:若有Clutter加持电视将不同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