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竞争白热化

时间:2022-09-19 07:57:27

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竞争白热化

手机电视颠覆传统收视习惯、突破时空限制,将具有大量丰富内容之高画质数字影音节目,从家庭客厅转移至个人化可携式装置上。在数字汇流的时代中,能随时随地接收信息的手机电视,俨然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和因特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的引爆点,这一个机遇也让中国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之争迅速白热化。

中国手机电视市场潜力庞大

从舞台剧到电影,从电影到电视,从电视到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影音载体的转移不断掀起娱乐享受方式的革命,消费者的偏好也随之变换。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无不希望能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以及欣赏所喜爱的娱乐节目。高普及率且携带方便的手机,遂成为移动多媒体产业另一个重要的终端娱乐工具。当在固定地点观看电视或电影的人数逐渐萎缩的同时,透过手机这一新平台播送多媒体节目,让使用者在手掌间尽情享受属于自我的休闲,已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当谈到手机电视,很多人会认为是把家用电视搬到手机上。其实,手机电视只是一个狭义的称呼,较贴切的名称应该是移动电视或是移动多媒体广播,为7英寸以下屏幕的可携式电子产品提供音信、视信和数据等服务。具体而言,移动电视设备可包含手机、PDA、笔记型计算机、MP3、MP4、数字相机、车载终端等等。多元化的产品为手机电视的普及打下良好的市场基础。

相较于其它国家发展手机电视业务已多年,中国手机电视服务市场还是处于导入期,市场规模仍不大,至于节目内容的来源,初期仍以既有传统节目内容的再制作,或是传统电视与手机电视共享内容的一鱼两吃方式进行。不过,在2008年北京奥用会期间,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将投入全面运营,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从而使之成为全球的焦点。根据iResearch的预估,2008年中国手机电视服务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3亿人民币,较2007年增长184%;2010年可望达到59亿人民币。

纷乱的手机电视标准

手机电视的实现技术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电信运营商的蜂窝网络来播送串流媒体,手机为惟一终端设备;另一种是通过数字广播电视频谱上的数字多媒体广播,实现点对面传送。蜂窝网络的频宽有限,播送效果的质量无法保证、网络易因使用人数过多而瘫痪、以及资费是以使用时间或数据流量来计算而过高等因素,目前并没有大规模商用的成功案例。广播形式是被视为最经济的选择,也解决蜂窝网络在承载手机电视业务的问题:不管有没有在使用,信号都在,不会有户数限制的瓶颈。换句话说,广播形式的手机电视不需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专属频宽,只要任何可携式电子产品安装接收器,就可以收看电视节目,大大增加了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种类。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手机电视标准:分别是美国高通(Qualcomm)力主的Media-FLO,已在美国有商用化经验:诺基亚(Nokia)支持的DVB-H,抢下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等市场:南韩热衷的T-DMB,受到法国、德国、英国等政府的认可。

中国而是由5个具有自主智慧产权的技术方案在争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下称国标):清华大学的DMB-TH、北京新岸线的T-MMB、尚视互动的IMMB、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播总局)的CMMB以及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自从DMB-TH被列为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标准的主体之后,基本上退出了争夺战;IMMB是在2007年底才亮相,是基于业务层的标准,而不是物理层和链路层,并不会影响到国标的最终结果。华为之前曾提交CMB技术方案,但因属既有电信网络的延伸技术,不在国标评选的标准中。获得电信业务主管单位中国信息产业部(简称信产部)支持的T-MMB、负责广播业务的广电总局力推的CMMB、以及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07年5月推出的CDMB,是最受到瞩目的。

尽管国标还混沌不明,但市场早已迫不及待地启动。源自DAB的T-DMBB在主要城市内播放,是目前中国手机电视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体系。

T-DMB悄然潜入中国市场

T-DMB全称为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建立在欧洲开发的Eureka-147数字音信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的基础上,再添加视信传输的技术。DAB是继AM、FM之后的第三代地面音信广播技术,具有抗干扰、抗电波传输衰落、发射功率低、可高速行动接收等优点。在传输内容方面,DAB除可同时传送6个CD般音质的立体声节目之外,亦可传输文字、图片、短片和提供数据服务。

中国广电部在1992年6月通过展开DAB重大科技研究的可行性报告后,与欧盟签订DAB项目的合作规划。1995年DAB项目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并在1996年底开通广东佛山的DAB先导网(亚太区第一个DAB先导网),覆盖了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2006年5月18日,广电总局颁布《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正式宣告DAB成为中国数字广播产业的行业标准。随即,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大连等地陆续获得广电总局的批准,开展DAB商业营运业务。长时间的准备,无论是上游的芯片、解决方案厂商,还是下游的终端厂商和运营商都已进入轨道。

DAB和T-DMB的技术界线很模糊,DAB的发射台基本上不用升级就可以直接发射T-DMB信号,且《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可以传输数据服务,而数字音信和数字视信都是采用数据格式,数据传输方面没有区别,因此外界纷纷解读成此标准其实就是为手机电视开路,为即将颁布的国标作准备。其实,该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是“向移动、便携和固定接收机传送高质量数字音频节目和数据业务。”所以,广电总局接连下发《关于规范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的通知》,叫停各地展开的手机电视测试,特别强调要统一技术标准、支持全国漫游,依循自主创新的原则制定移动数字多媒体标准。此举中止了地方借助国外相对成熟的手机电视技术进行区域性手机电视试播的企图,也间接为CMMB铺路。

广播产业的行业标准CMMB

2006年10月2 4日,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广播通道行业标准《GY/T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确定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技术标准(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ractive Multi-service Infrastructure; STiMi)。CMMB技术体系是地面发射中心的信号透过大功率s波段同步卫星转发,转发后的s波段信号可以直接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所接收下来,或是在卫星信号的盲点处,由地面信号增补转发器加强讯后,在转发至接收终端。同时,可利用无线通讯网路构建回传通道,从而组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互动结合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

CMMB是采用卫星作为信号的主要发射点,因此具有全国覆盖的优点,解决幅员辽阔,传输环境复杂的问题。同时,广电总局陆续颁布相关标准,补强CMMB涵盖的业务。

从2006年10月之后广电总局连续颁布了复用、电子业务指南、紧急广播、数据广播等4个部分的相关标准。最引人注目的是紧急广播的业务,因为紧急广播需是由国家统一,有严格的管辖权问题,而且其它几个手机电视技术方案没有这方面的规范,此举更奠定了CMMB的权威性。

为了促进CMMB的运营,广电总局在2007年1月成立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解决广电长期以来缺少一张全国统一网络的窘境。另外,CMMB在2007年12月底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提供首期人民币8000万元资金给予支持,总体经费预算为人民币4亿元,实施年限3年,从2008年-2010年。广电总局于2007年10月在北京、青岛、沈阳、上海、秦皇岛、天津等6个奥运城市,加上深圳、广州共8个城市开通了CMMB发射站,进行相关覆盖和网络信号试验。预计在2008年上半年,启动卫星系统并完成37个城市地面覆盖网络的第一期建设任务,建设完成后,将有能力在奥运会期间提供手机电视服务。长远目标是完成全国324个城市的网络覆盖。

创毅视讯和泰合志恒是目前市场上惟一两家可提供CMMB解调器的本土IC供货商,创毅视讯获得广电总局的资金挹注,对CMMB的发展相当乐观,已与台积电签署了几百万片的批量生产协议,满足奥运会前终端设备厂家的旺盛需求。目前联想、华旗信息、欣网科、UTStarCom、中兴等7家CMMB终端供货商都采用创毅视讯的解调器。

拥有技术优势的新岸线T-MMB

从DAB所衍生的多项技术在全球取得成功,但彼此兼容性不佳,为促进DAB体系的技术兼容与统一,并利用DAB在全球既有的频道,北京新岸线公司于2004年10月在信产部、发改委和广电总局推动下开始研发T-MMB(Terrestrial-Mobile Muirimedia Broadcasting,地面一移动多媒体广播),希望其成果是另一个可以实现全球漫游服务功能的系统。T-MMB透过时域复用和通道复用等技术,并利用DAB系统的子信道和复用控制在全球首次实现基于DAB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标准(DAB、T-DMB和DAB-IP)信号输出和输入,解决多标准的兼容性问题。另外,T-MMB系统具有支持频率范围广、频谱效率高、支持单频网等优点;同时,只需对DAB系统的复用器、发射机和接收芯片等设备进行软件升级就可形成T-MMB网络。因此,T-MMB产业基础稳固。T-MMB还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目前已申请22项专利。作为单向广播网络系统的T-MMB,如和通信网路配合后,就可提供个人化互动服务。

新岸线与广电总局的合作相当特殊,研发经费全都由新岸线的私人股东投资,合作关系也不受合约保障。形势的突变和利益的冲突下,广电总局后来决定放弃新岸线的T-MMB,转而推动有下属单位广播科学研究院参与的CMMB方案。

虽失去广电总局的支持,不过T-MMB的技术优势仍然被看好。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曾联名致信国家有关部门,力荐T-MMB成为国标。而且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标委)遴选国标时,则是由新岸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信产部电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提出。在国际上,瑞典、丹麦、阿根廷等国的电信运营商于2006年11月和新岸线公司签订使用T-MMB作为标准的合作备忘录;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向信产部表示,如果T-MMB成为中国标准,它们也将选用其为国标:World DMB论坛争取T-MMB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标准。

寻求融合的CDMB

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07年5月18日颁布CDMB,即中国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系统标准组合方案,融合中国3G技术TD-SCDMA、广电总局的数字广播行业标准DAB和中国数字音视信编译码技术标准(Audio Video codingStandard:AVS)。因此CDMB具有完全自主智慧产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CDMB最初由广州在线、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五家单位于2006年共同起草。目前核心成员已达到40多家公司,涵盖手机品牌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2007年4月,在北京邮电大学进行了CDMB整个系统的演示和测试,内容包括AVS视讯、音讯、导航、股票行情等广播信号的发射、覆盖、以及移动终端的接收试验等等;广州的地铁运输系统也开通了CDMB。

除了CDMB之外,其它国标的竞争者主要都是采用H.264作为视信编码,每台终端设备需要缴交8美元左右的专利费用。CDMB则是采用AVS,每台专利费用仅需2美元。因此,每年可少付给外国20多亿美元的专利费,同时也可为AVS创造涉及到百亿人民币规模的市场机会。

CDMB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考虑与CMMB融合。CDMB的DAB通道调制技术与CMMB的STiMi通道调制技术都是广电总局颁布的行业标准,IEICMMB也考虑采用AVS,今后两者的区别只是传输通道的差异。以DAB通道为基础的CDMB采用Band3和L波段,而CMMB使用的是S/U波段,将目前DAB的RF调谐器结合S/U波段的RF调谐器,再加上可以同时支持DAB/STiMi信道解调工作的芯片,就可以构成完整的CDMB/CMMB数字移动电视接收模块。如此,无论是地广人稀的地方还是城市的密集区都能接收到手机电视信号。DAB和CMMB两者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两者互补。

国标陷入胶着

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以自主智能产权为导向已是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激励中国产业界纷纷提出自己的手机电视技术方案。然而,在2007年10月9日国标委举行的手机电视国标测试/监理组第四次会议上,广电总局主导的CMMB却拒绝参与测试,使得原本可望在2007年12月底公布的国标,再度陷入胶着。

手机电视服务横跨两大领域,不过由于是属于新媒体业务,因此获得中央政府认可由广电总局主导。再加上CMMB已列为广电产业的行业标准,使的广电总局摆出强硬态度。广电总局不是不明了要通过国标委的测试才能成为国标,但却对国标委所举行的标准测试冷淡对待。让人不禁猜想,广电总局是不是要绕过国标委,直接将行业标准当成国家标准看待和处理?而且,CDMB主动寻求与CMMB融合的态度也令人不禁疑惑,是不是认同这样的态势?倘若,国标委最后的结果不是如想象的由CMMB获选为国家手机电视标准,而是由T-MMB等其它标准出线,那么届时受创严重的不只是各阵营而已,还包括国标和行业标准如何兼顾?能不能相容?利益如何分配?厂商该何去何从?

手机电视服务是广播和电信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业务:广电占据着内容的优势,决定内容发射的技术;电信业者则可提供手机电视终端的订制与服务模式,创造更丰厚的利润,所以两个部门必须合作才能双赢。

上一篇:科学家中的文学家 下一篇:软件测试自动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