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学生作文的共同尴尬

时间:2022-05-31 03:42:41

走出学生作文的共同尴尬

2010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网上展示了两篇,结果发现:一篇是与作者李汉荣发表于《散文》月刊2010年第一期的作品完全雷同,只是变换了题目及变动了几个字而已;一篇是连古典文献专家也“惊呆”了的“奇文”,让所有人都只有望尘莫及的感慨。满分作文的结果竟然要么是抄袭之作,要么是连专家也很难全懂的“天书”。

学生作文,究竟怎么了?教师作文教学,又该如何反思呢?

学生作文的共同尴尬

学生写作文,应当是放飞自己的思绪,书写自己的性灵,展示自己的才情。优秀的作文应当是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展现自己内心的多姿和多彩,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有人曾形象地把写作归纳为“观世音菩萨”,即“观:观察生活;世:明白世理;音:讲究文采;菩萨:关爱众生”。然而,现在学生写作却走进了共同尴尬的境地。

似乎相同的事件 有人曾调侃现在中小学生写人叙事的文章就是“五子登科”:路上捡到皮夹子,红绿灯下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留在教室擦桌子。看看学生作文的素材选择几乎都是近幼稚化、去现实化。文章所选材料要么虚假,要么陈旧。

似乎克隆的结构 《北京日报》(2010年6月9日)一篇文章称:浙江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不管什么话题作文,我每次都用同样的人物:李白、杜甫、陶渊明;采用同样的模式:先写一个题记,开头用一串排比句进行总述,然后分列三个小标题,分别三个人物,最后一段引用名人名言进行结尾。结果“屡试不爽”。而采用固定的格式应付不同作文的学生普遍存在。

似乎一致的主题 《新民晚报》(2010年6月21日)曾刊登文章说:上海高考阅卷教师反映,许多作文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不是从材料的核心思想出发去深入剖析问题,而是将考前事先准备的各种应试“话题”掐头去尾,套题写作。于是,考试作文的主题惊人的一致。

似乎无解的阅卷 《南方周末》披露:参与作文阅卷的教师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作文评分均速每篇只有20多秒钟时间。一面要选出优秀作文,不愧对考生,一面是规定的任务,不能影响大局,让作文批改进入两难之地。

受高考的作文的影响,初中作文,乃至小学作文也都走进了共同的尴尬。抄袭,组装,胡编乱造,无病,空话连篇,套话成风,废话成堆。难怪有人说这样的话:中国人的说谎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虽然这话说得过分,但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写作训练的共同误区

误区一:作文教学弱化 从小学开始,语文教学就有重视阅读而弱化写作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师认识偏差所造成的。很多教师以为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教出来的,要想提高作文的水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写,于是,作文教学被大量的“练笔”所代替;有一部分教师以为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选材、立意、修改等写作技巧,于是,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世界,怎样指导学生感悟生活,怎样恰当表达情感等很少花心思去研究;还有一些教师以为语文成绩的提高主要在于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作文训练收效慢,效果不明显,觉得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讲作文;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为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等等。因此,作文教学研究严重不足。而客观上各级各类的考试加重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不正确的认识。就各省市的高考、中考语文看,虽然作文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大,但学生作文得分的差距却越来越小。再深入了解作文的阅卷要求,就会明白产生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原来,很多省、地区在作文阅卷中都会有作文批阅的“切入分”,即基本得分。如果作文得分高于什么类别或低于多少分,都必须有阅卷组长定夺,于是,很多阅卷教师为了保险起见,基本在切入分上下浮动,虽每次阅卷组织者都会不断提醒阅卷教师要敢于打高分,乃至满分,但学生作文档次始终很难拉开。这种阅卷的做法又反过来严重影响了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

误区二:背诵范文盛行 走进书店,除了各式各样的教辅用书外,就是铺天盖地的各种优秀作文选集。这样的市场反应了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人们有需求。笔者曾对所教班级学生家长进行过调查,发现在回答“你喜欢买什么书给子女阅读”这个问题时,有69的答案指向指导用书、优秀作文选。对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在问及“你认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是什么”时,很多学生认为是阅读并背诵优秀作文。据经常参与小学毕业考试阅卷工作的教师称,每年学生“四同”作文,即“内容相同、结构相同、主题相同、语言相同”,占相当高的比例。深入了解便会知道,小学阶段不少学生为了能让作文得到高分,考试前一个阶段每人都会花功夫背诵不同类型的优秀作文若干篇以应付考试。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很多教师和家长的赞同,现在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不仅是小学,现在有不少初中学生参加中考前也会“被要求”背诵教师精选的若干优秀作文,美其名曰“积累”,其实就是应对中考作文。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急功近利,使得背诵范文盛行,因为很多家长支持这样做,很多学生也愿意这样去做。结果“四同作文”比例越来越高。

误区三:强调形式过头 自1999年后,话题作文在高考中连续使用,教师和考生渐渐摸清了话题作文的基本套路,于是,模式化的作文便蔓延开来,形成了新的“八股文”。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话题作文的形式已逐渐退出高考试卷,2010年全国高考试卷只有一套继续采用,中考作文也已热度大退,但是,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是习惯于强调形式,讲究排比段的运用,名人名言的引用,诗词警句的点缀,除此却是“三无作文”,即“无内容,无思想,无个性”。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技巧,而应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去表达。写作的本源是生活,学生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学语文,应懂得欣赏,学会思考,最终形成思想。一味在形式上寻求“新”意,只能使作文变成看似漂亮实质无生命的纸花。

误区四:训练系统缺失 我们细细研读语文教材不难发现,作文教学内容缺少科学、扎实、有效的系统。就初中语文苏教版初一上下两册为例,教材里共编排了12次写作内容,上册的安排内容是:“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像”;下册的安排内容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观察和描写事物”“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写消息”“自由作文”。我们发现这12次写作既不是按文体编排,也不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编排,看似与阅读内容结合进行作文训练,但又没有按照写作的基本顺序合理安排。教师的作文教学缺少了科学合理的计划也就可以理解了。和教师交流就会知道,现在作文教学大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计划是什么,实施方案又是什么,怎样评价等等,教师思考欠缺。一直以来,学校与学校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不同,即使同一学校的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对作文的训练方式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也只是说“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于缺失具体明确的要求,所以,现在很多教师在作文训练上常常处于随心所欲的状态。

误区五:读写人为割裂 笔者认为:学语文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一个过程。“接受信息”主要指看、听两个方面。“看”是指用眼得到的信息,“听”是指用耳得到的信息,这是储存阶段。“处理信息”包括思考与感悟两个方面。“思考”是指把读到的内容、看到的景象、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是指思考分析后生发出的一种情感,体悟出的一种道理,把接受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建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是加工阶段。“输出信息”包括说、写两个方面。“说”是口语表达,“写”是书面表达,“说”与“写”是积累、加工、内化知识后的展现,这是运用阶段。因此,阅读与写作必须有机结合起来。阅读是对作家作品的分析理解,写作是对作家作品的深层次的感悟。读是基础,是为写作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的阅读。阅读与写作携手,语文与生活联姻,这才是我们应当有的正确认识。现在我们很多教师常常是阅读偏重于思想教育,而在探究作者如何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用最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上缺少深刻的剖析。其实,学生的作文水平正是需要我们从教材中挖掘作文指导方法,从教材中挖掘作文写作内容,从教材中挖掘语言训练范例,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写作,在析中练习写作,在品中感悟写作,在疑中探究写作。只有让阅读和写作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的途径探索

改革作文考试形式 高考作文从最原始的命题作文到半命题作文,而后发展成为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现在又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命题作文。每次考试形式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对今年高考作文的特点这样总结道:第一,紧扣转型时期的中国特点;第二,关注当下国际的一些环保理念、概念生活;第三,考察考生的思维方式。然而,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怎样用高考这根最有效的指挥棒引导我们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走出共同的尴尬,让高考作文命题和半命题中尽量少出现“三无作文”,让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里尽量避免出现“四同作文”。我们能否尝试在“阅读与写作链接”上走出一条新路呢?

完善写作教材体系 这是一个痛苦的话题。因为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孜孜研究,一直在探索着新路,在跋涉中前行。但总还是难以尽善尽美。不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既如此,我们能否让写作这部分教材编写得更科学、更系统、更具可操作性呢?假如以每单元为一个写作目标,能否在每篇课文后根据单元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的训练点,使点连成线,最终由线成面呢?能否考虑像阅读那样设计一些具体的必不可少的作文训练的总的要点呢?这些真的希望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根据现在作文教学的现状思考并解决。

读写活动有机链接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尝试着让“阅读、写作、活动”整合起来,进行超级链接的研究,得到了不少启示,总结了一些做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展示几种常用方法。

“与阅读教材链接”。即按照“学什么写什么”的思路进行写作指导。如学习《绿》一文后,设想八年后(抗日战争结束)作者再回小屋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呢?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细细探求课文的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主题思想等,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写作。它既有一定的约束,又有很大的空间,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对课更深入的理解。

“与写作方法链接”。如模仿《长征》电视文学剧本的创作方法,自选文章编写电视剧本。再如沈复《幼时记趣》一文中的主要写法是观察与想象,可以这样设计作文训练: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变化过程,想象水中墨水情态变化的过程。这是阅读后的观察,是观察后的想象,是想象后的练习。学生愿写想写。

“与不同文体链接”。学习什么文体的文章,就练习什么文体的作文,这是很多教师的习惯做法。其实,这种训练可以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如学习诗词,就可以让学生对所学诗句、画面、情感进行融为一体的训练。读诗不只“解读诗意”还要“体悟诗情”更要“想象诗境”,能用心智去审视后再创造,享受硕果的芬芳,领略诗歌的风景。根据诗歌的意、景、情,进行再次创造,达到诗句、诗人、读者心灵交融。这是读诗的高要求,也是写作训练的高要求。

“与语文活动链接”。如开展阅读名著活动,要求学生以“我”心去悟“他”意,读出“我”的感受、“我”的理解,能“读得进去,读得出来”。如阅读《水浒传》,让学生为108将写墓志铭;读《三国演义》,为人物写传记;读《西游记》,为师徒四人写感动仙界颁奖词等。这也是一种“探究性阅读”。

“与感受自然链接”。写作需要学会感受自然,学会在观察中体会,在体会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从阅读中学习,在生活中观察,于作文里展现。一年四季,阴晴雨雪,世界万物,都是学生写作的对象。懂得感受自然,才能抒写真情。

“与学生情感链接”。真情流露是写作文的最基本要求,但现在不少学生作文里流露出灰色的情感,这其实与教师的心态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教师首先需要有健康的情感,阳光的心态;需要选择积极向上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升,在写作中提炼,在作文中升华。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需要我们引导。

“与学生认识链接”。学会体会言外之意,学会从字面看字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品质。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平时的指导,需要学生平时的历练。通过阅读,观察、思考,感悟,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与学生感悟链接”。基本方法是“由叙而议”,即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议论,悟出道理。叙是基础,议是升华,叙议紧密结合起来,才是感悟的真正用意。值得注意的是:叙的事不必求大,越是身边事其实越能表现情,但叙的事应讲究有意义,叙的事应引起他人的深思,给他人教益。最终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与学生兴趣链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如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唱流行歌,让学生学着创作歌词就一定会很受欢迎,写作效果也一定不会差。在做中学习语文,在做中提高语文素养,这应当是我们的追求。

“与研究性学习链接”。开展这样的写作训练,要注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小组,每组人数不宜多,要有小组负责人,所有活动要有计划、目的、方案。可以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研究,如对“传单式广告”的形式、内容、实用性、群众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是一例。这是活动,这是研究,这是合作,这是学习,这是写作。

结束语

当一种惯有的生活成为定式而令人失去热望和激情时,我们能做的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努力改变它。改变一种习惯或生活状态需要冒险的精神和莫大的勇气,更需要在关键的时刻回归意识上的清醒。

因此,走出学生作文的共同尴尬,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不懈努力。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213200)

上一篇:“先进性”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下一篇:培元固本,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