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的工作艺术

时间:2022-05-31 03:27:22

电话里的工作艺术

用电话进行工作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工作便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细节是成功之源

本世纪初,我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在乡镇当文书。

交接工作时,前任文书给我反复交代,要注意细节,不放过每一个来电和去电。

有一次,晚上11点多,上级来了一个紧急电话通知,要求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紧急会议。

忙乱中我四处找笔,好不容易找到笔后,只顾记录通知内容,没有记下对方联系号码。那时的电话机又没有来电显示,我也没有再次核对。

哪知道无巧不成书,电话通知里的会议地点“水利宾馆会议室”被我记成了“水利局会议室”,结果参会领导因为迟到受了批评。

事后,我真正感受到了前任文书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在收发通知时我养成了几个习惯:一是记录本与笔随时放在触手可及之处;二是无论来电、去电,均将对方姓名、职务、号码等记录在册,确保能及时沟通;三是对会议时间、地点等重点要素与通话人进行二次复核,确保无误。

礼节是待人之本

几年后,我到了更高平台上工作,电话联系工作的情况更多了。

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电话联系,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吐字清晰、文明用语。一个声音清晰悦耳、吐字清脆的电话沟通,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这么多年来,我养成的通话习惯是,无论是接电话还是打电话,在称呼对方后都主动自报家门,一般都是用单位名称加上自己的姓名。

事实证明,这样能让对方第一时间获得重要的信息,遇到对方一时找不到记录本和笔等情况时,一定要耐心等待。

做一个懂礼节的人,有礼有节能帮助你不断提高个人形象和工作水平。

慎思是提升之基

一次,我在电话里通知会议时,对方单位有两位工作人员都姓王,我记录时只记下了王姓工作人员接收通知。

后来这个单位的领导没来参会,倒查时找到两个王姓工作人员,都表示没有接到通知。由于当时没有记录全名,查而无果。

从此,我收发电话通知都会记录职务和全名。

我在实践中还总结出一些小经验。例如,通知领导参会时要将相关的会议情况烂熟于心,做到随问随答,还尽量将会议材料放在手边,以防领导询问有关情况;通知到下级单位时尽可能提醒对方提前入场和会议注意事项,询问是否需要安排食宿;电话中提及的一些素材和数据,尽量让对方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或纸质文件的方式报送,以便保存和有据可查。

做一个慎思的人,及时总结才会不走老路、错路和弯路。

真诚是交往之桥

遇到突发事件或急事,需要立即报告领导、通知部门时,我的体会是,以诚待人、诚心谋事。

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同时也适用于你的电话通知对象。

遇到突发事件或急事时,尽管时间紧,但是报告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特别是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要力求准确、全面、及时。

同时,平时工作中注意收集相关资料,针对这些突况,按照处置流程总结自己的处置规程,这样才会忙而不乱、忙而不杂。

例如,有一次,我在通知卫生局主要领导处置一个突发事件时,不但详细介绍了事情的有关情况,还把相关的处置规定和涉及的部门进行了梳理提示,为这位领导第一时间决策提供了参考,事后这位领导还专门来与我交流、谈心。

在与平级部门的工作沟通中,尽量能提供工作事项的原由和事情背景,以便对方能尽快进入角色,从而更好地配合工作。

(摘编自《领导之友》)

上一篇:“影游联动”的“势能叠加”论 下一篇: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播出平台(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