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语伴您新疆寻梦

时间:2022-05-31 03:14:08

学好哈萨克语,融入新疆北疆;

感受西域风情,寻觅天山宝藏;

探访丝绸之路,实现人生梦想。

这首诗是我通过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援疆经历,对哈萨克族文化的真实感受。

在新疆,主要通行三种语言。一是汉语;二是维吾尔语,主要在天山以南的南疆地区广泛应用;三是哈萨克语,主要在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广泛应用。在新疆部分地区,还应用蒙古语、柯尔克孜语、锡伯语等语言。

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位于新疆东北部,是一个坐落于阿尔泰群山环抱中的幽静县城。健康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让我深深地爱上了青河县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

哈萨克族是一个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勤劳智慧、崇尚和平的民族,也是北疆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语言文字和民族风俗等文化影响力最大的少数民族。在新疆,有很多哈萨克文和维吾尔文的报纸、杂志和电视频道。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民间,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塔塔尔族、蒙古族、汉族等各族群众之间流通哈萨克语。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工作时间长了,我对哈萨克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感受到在北疆如果会说哈萨克语,能给“金山寻宝”、民族团结、发展产业、下乡调研、民俗考察、文化研究等多方面带来无穷益处。

哈萨克语是“金山寻宝”的工具

青河县位于阿尔泰山(蒙古语:金山)脚下,自古以出产天然黄金(狗头金)和美玉等奇珍异宝而名扬天下。现在,每年来青河县寻宝的人仍然络绎不绝。但是,这些寻宝者,因为不会哈萨克语,担心与大山深处的农牧民没法进行语言沟通而迷路等原因,一般不敢深入戈壁深处和大山深处,绝大多数寻宝者仅仅在居民区周围当天路程之内的浅戈壁和浅山区寻找黄金、美玉。时间久了,浅戈壁和浅山区已经到了无宝可寻的境况。

我曾经利用周日,到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青河县萨尔托海乡阿尔曼特山捡玉石、黄金,忙碌了一天,累得腰酸腿疼,仅仅捡到几块不起眼的小玉石和一把废旧的小铁铲,就权当安慰自己了。

2015年初,青河县一户善良的牧民家里,连续死了几头牛和全部50只绵羊,这是他们的全部财产,生活陷入了绝境。然而,这个牧民没有被生活的苦难吓到,安顿好一贫如洗的妻儿老小,一头扎进了人迹罕至的阿尔泰山(金山)深处住了下来,开始了寻找狗头金的寻宝之旅。老天总会眷顾每一个善良的人,这位牧民在深山里最终收获了一块7 850克的天然金块,一夜脱贫,轰动全国。

从那天起,我更加认真地督促自己学习哈萨克语,梦想早日熟练掌握哈萨克语也进入阿尔泰山深处去寻找狗头金。不过,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我现在的首要职责是服务群众,也许等我退休后,说不定真去“金山寻宝”呢。

哈萨克语是民族团结的桥梁

我刚到青河的时候,对哈萨克语跟汉语关系还不了解。一天上午,正在林业局大院里与几名哈萨克族职工植树,来了一位牧民,跟公益林管护大队长加尔肯・卡克尔说了几句话就奔着我来了。

牧民说:“龙江别克的你是?我是来‘砍’你的。”

我吓出一身冷汗,我处处与人为善,况且初来乍到,怎么还有人来“砍”我?我壮壮胆子问牧民:“您为什么‘砍’我?有事好商量。”

牧民又说一句,我更是心惊肉跳,牧民说:“是我家老婆子让我来‘砍’你的。”

我紧张得汗水湿透后背。我工作生活非常严谨,怎么会让牧民妻子恨我呢?看我这么紧张,加尔肯・卡克尔过来解释说:“有些哈萨克族同胞说汉语音调不准确,一般把汉语的‘看’读成‘砍’音。这位牧民是学生家长来看你的,感谢你照顾了他们的孩子。”

听加尔肯这样解释,我如获重负,假如我会哈萨克语的话还会和牧民产生这样的误会吗?

哈萨克语是发展产业的基石

青河县野生沙棘和种植沙棘总面积12万亩,从气候、纬度和土壤性质方面分析,青河县是世界上最适宜沙棘生长的地方。

新疆青河县隆濠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从利用本地沙棘资源优势和提高本县劳动就业率出发诞生的。隆濠公司总经理孙文胜对青河县各族群众充满了深厚感情,青河县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80%左右,他的公司从采摘沙棘果、沙棘叶,到制造沙棘茶、沙棘油、沙棘木耳等沙棘产品,全部雇佣青河县本地淳朴、厚道的哈萨克族等各族群众。不仅给青河县农牧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还保障了沙棘产品的原生态品质。

这些哈萨克族群众朴实、能干、聪明,但是不会说汉语,沟通非常难,什么事都需要翻译,有很多麻烦。孙文胜曾经和我说过,如果自己会说哈萨克语,就能教他们一些更先进的采摘等高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了。所以,为了让员工和公司有更好的发展,孙文胜和几个管理技术人员每天都积极自学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是下乡调研的“利器”

在青河县,每次下乡调研沙棘种植等生态建设工作都需要哈萨克族同志当翻译,我感觉很过意不去,就开始学习哈萨克语。

从开始的汉字标注读音,到学习33个哈萨克语字母,到能说简单的哈萨克语和能看懂少量哈萨克文字,一步步走来,感觉很有收获。

最大的收获是我使这些简单的哈萨克语就迅速取得了农牧民的信任和喜欢。每次在农牧民家访问完,淳朴厚道的农牧民总是送我一些哈萨克族特产“奶疙瘩”。我非常感动,这是农牧民把他们家最好的东西送给了我呀。这也让我感觉到了汉族干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性。

哈萨克语是民俗考察的必需品

如果会说哈萨克语就能够走遍北疆,不会饿着、冻着,一路畅通,还会结交更多各族朋友,并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一次,我行走在青河县的大街上,遇到一位哈萨克族老大爷,他跟我说了一堆哈萨克语,我只听懂了两句“你好,谢谢”,老大爷看我一脸茫然知道我没听懂,很着急,急中生智,就指着过去的一辆出租车说:“车的,睡觉地方。”我终于明白,老大爷是在找客运站,哈萨克族老大爷把客运站比喻成“客车睡觉的地方”,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比喻啊,这就是哈萨克族文化的智慧和幽默。然后我陪着老大爷到了客运站,老大爷非常高兴,竖着大拇指说:“小伙子真棒。”

哈萨克语是文化研究的灵魂

哈萨克族是一个具有2 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哈萨克民歌、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阿肯弹唱、冬不拉、驯鹰、哈萨克医学和传统民居白色毡房都承载了这个草原民族的幽默智慧、积极乐观的思想精华。

每年夏季的“阿肯弹唱会”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男女阿肯即兴对,歌词充满了草原民族的智慧、幽默,是对哈萨克族悠久历史的描述,有时候像叙事诗歌,有时候像辩论会,有时候像抢答题,这也是哈萨克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化石之一。

我每年参加“阿肯弹唱会”的时候,总是因为自己听不懂这么高水平的智慧交流会而难过,也错过了一次次最直接学习和了解哈萨克族文化精华的良好机会。

在新疆,多年来国家一直在保护和推广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尤其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普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教育。我经历的这些真实的事情,让我感到推广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性,激励着我坚持学习哈萨克语。

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有三句哈萨克语我是永远记在心里的,并且必须能说会写: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祖国忠诚!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实现梦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一篇:网络广告效果的评估研究 下一篇:IUU旅行助力霍尔果斯转型智慧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