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31 08:29:53

【前言】环渤海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区域内部发展及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21加强区域统筹管理 要想加快环渤海区域的地区经济合作,首先是国家应从宏观调控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划。环渤海地区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关键在于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环渤海地区需统一规划,加强区内各省市政策...

环渤海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摘要]文章针对环渤海地区如何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研究,在阐述东北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机会的基础上,从两个层次分别针对环渤海经济圈如何加紧区域内部一体化,以及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环渤海地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37

1引言

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共三省二市,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从人口来看都远大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堪称中国最大的经济圈。该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文化发达、交通便利,而且邻近首都,靠近渤海,处于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区位等多方面条件非常优越,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基础、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具有优势的环渤海经济圈,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发展还存在很大局限性,与先后迅速崛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区域内部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地域观念陈旧,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导致经济效益降低,从而对外贸易流向单一,产业布局向低层次发展,最终导致了贸易布局趋向单一和低层次。

2区域内部发展及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21加强区域统筹管理

要想加快环渤海区域的地区经济合作,首先是国家应从宏观调控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划。环渤海地区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关键在于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环渤海地区需统一规划,加强区内各省市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建立级别较高、务实有效的常设沟通协调机构。

22培养市场及合作意识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培养市场及竞争意识。一是要树立开放窗口不只属于一户一地,而是属于区域的观念。二是要树立联合起来,反对地方封锁的观念,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23构建交通及港口网络化体系

第一,在港口的分工协作方面,关键是在抓好专业性港口发展的同时,重点确定枢纽港特别是集装箱枢纽港的分工功能,使环渤海地区的港口能充分发挥现代化国际化运输枢纽港的功能,减少不良竞争,合理分配进出口物流。

第二,在港口腹地之间的关系上,应打破传统的地域观念,破除港口隶属于某一省市的狭隘观念,形成港口与腹地一体化的现代化区域经济观念。可以考虑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允许腹地企业在港口自建、合建码头和港区,以带动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此外,内地也应利用沿海开放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条件,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推进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以及由产业结构低级化向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变。

24产业分工,建立统一市场

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在经济发展中各具特点,各有所长,要充分利用其各自优势,全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北京应该强化其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发展成为中国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天津应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发挥其通信产业优势。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辽宁应以整合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重塑重化工基地的创新基础。山东要整合其在石油石化、海洋化工、机械电子、轻纺等行业的优势。经过明确的产业分工,可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利于建立统一市场。

3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31成立合作委员会和研究机构

筹划东北亚多国的经济合作,成立有关地区合作委员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迄今,中国有“环渤海经济区”的合作设想,日本有“日本海经济区”的合作设想,韩国则有“黄海经济合作区”的合作设想,因此可以在上述区域设想基础上,提升为东北亚合作委员会,组织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成立研究机构,加强信息技术支持,由三国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构建内容广泛的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数据库,开展调查研究,筹办刊物,进行对外宣传,同时设立专项基金,以用于前期的准备工作。为了促进东北亚地区合作事业,环渤海地区应主动聘请专家,制定今后的发展计划,使论坛和可能范围内的决策逐渐融合起来,使区域合作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32联合实施名牌战略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实力雄厚的地区,具有大力发展加工工业的潜力。但是,过去本地区在出口贸易中,主要是以资源型、能源型产品为主,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进,但仍需加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起来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机电、化工等工业产品出口。为了进入国际市场,不仅要充分利用外资,而且要尽量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技术引进渠道、信息渠道和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最终形成“引进技术消化创新扩大技术出口”的新路子。

33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当前可以以北京和临海、临港开发区为先导,采取自我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批高科技园区和世界级研发基地,然后向腹地辐射,改造和提升腹地的传统产业,形成临海、临港研发和组装,腹地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有机链条,以此来占领国际市场,从而带动本地区的对外贸易。另外,要重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促进自身产业发展。环渤海地区与东北亚的其他地区经济互补性强,在发展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处于有利地位。当前,恰逢日韩两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产业调整的良机,韩国、日本对华投资增长,我们可抓住这个机会,利用环渤海地区距离日、韩比较近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将其产业吸引到环渤海地区来。另外,环渤海地区发展向俄国的产品、技术贸易和劳务输出,潜力巨大,可利用科技和工业优势,发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吸收这些国家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具有良好的前景。

34培养综合国际化人才

环渤海地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注重人才的培养方向。首先,要催化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筹建一个区域内大范围的人才交流市场。其次,实行劳务行业中介化,促使人员流动更加畅通,更有规范,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还要大力推行跨地区高等教育的就学制度,注重周边国家历史、习俗和语言的学习,如辽宁省高校可以注重开展一定规模对韩语、日语的学习,同时挖掘对东北亚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从而便于与东北亚国家进行合作沟通,以此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智能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突破由于各国软环境差异带来的经济合作瓶颈。

4结论

在环渤海经济圈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方面,由于东北亚合作环境存在各国软环境差异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合作参与主体与载体的不一致性等不利因素,加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受到东盟东亚经济战略的制约,环渤海地区首先可以倡导成立东北亚合作委员会和合作机构,设立专向合作基金,促进东北亚地区合作事业的开展;其次,可以渐进式地推进贸易自由化,促进开展自由贸易区试点活动,一则可以带动整个东东亚地区的发展,二则可以主导东北亚地区的发展,使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一定坚实的基础;从自身角度来看,环渤海经济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提高其经济竞争实力,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联合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产品出口;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形成新的出口主力军;培养综合的国际化人才,突破由于各国间软环境带来的合作瓶颈,进而加强对外开放力度,使环渤海经济圈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我国新世纪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参考文献:

[1]贾静,康坛,张涛环渤海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区域优势分析[J].物流科技,2006,29(10):43-45

[2]景世民关于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对策探讨[J].经济问题,2005(11):28-30

[3]敖丽红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市场,2007(2)

[4]刘勇2011―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3(4)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探析 下一篇:湘潭电化偿债能力分析湘潭电化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