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电气节能的主要方式

时间:2022-05-31 01:35:07

浅议建筑工程电气节能的主要方式

摘要:建筑项目节能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较多专业领域,因此我们只有基于照明系统、动力设备系统、电源、供配电系统探讨有效的建筑节能方式,才能真正创建切实有效的综合建筑电气节能模式,降低不良能耗损失,进而营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节能

建筑电气节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必将带来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建筑节能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其具体措施多种多样,有建筑过程、使用过程等。依据节能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效果,选择最优节能设备。建筑节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保护了资源环境,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该得到持续的研究和推广。在建筑工程电气节能过程中加大我们节能的空间,做好高效节能的工作,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单位及个人都是有意义的事。同时,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提倡节能省耗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观,促进全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1 建筑工程动力设备系统节能

1.1 建筑动力设备系统节能原则。

建筑工程动力设备系统消耗电能会占到总体消耗电能的一半以上,因此我们应科学遵循节能原则,合理改进设备,调整系统,令其变得更为合理化。为满足生产目标我们应最大化转换电能为有用功,降低不良损耗,尽可能确保各类能量实现有效做功。改进实践中我们应核准研究其在节能与省力层面的动力、劳力配置良好与否,设备容量是否与所需工作量相适应,并令自然能量得到良好利用,传递动力方式适应性如何、损耗控制有否降低等。另外我们应结合动力设备系统运行现实状况由关键现存生产部位影响效果因素入手,慎重研究,由短期或长远进行改造时间的综合考量,做好细致全面的前期规划,进而令有限投入资金获取良好节能改造效果。

1.2 建筑动力设备系统节能措施。

为有效杜绝电能浪费,我们应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电动机应用效率,降低内部电动机的不良损耗,同时可有效优化完善控制方式,改进定子调速频率、电动机运转速度与驱动容量,预防不良空转现象,优化传递动力方式,应用高效率运行机器降低其耗电量。建筑工程动力设备系统中变频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直流调速装置系统因其具有优越的调速性能长期以来在该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其电刷与电动机换向器同样也为系统增添了较多不变,不利于其维修并对环境条件具有较多限制,而在制造层面生产高转速、大容量高电压机组则相对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应适应性选择具有体积小、操作便利优势的变频器进行交流电动机运转速度的良好调节,令交流调速技术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电梯、压缩机等动力机械中进而有效降低电能,提升综合控制质量,尽快实现机电一体化目标。

2 建筑工程照明系统节能

2.1 照明系统节能原则。

照明系统节能的主体设计思想在于注重舒适、以人为本,营造健康便捷的环境,令其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艺术化与健康化。节能设计实践中我们应遵循在确保足够数量照明装置与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做到尽可能的节能,因此我们应采用节能高效的产品有效提升照明系统质量,令照明设计方式手段更加优化进而实现节能目标。另外在当前照明系统设备中我们应合理换用具有高效率的灯具与光源,虽然这样会保持用电量恒定,却可良好的改善视觉与照度环境,提升生产量。另外我们应定期进行室内环境与照明器具清洁,科学创设维修与换灯制度,保持良好的室内卫生,进而营造最良好的照明效率。再者我们应明确节能照明标准数量,在技术上对照明节约用电立法,进而将其作为衡量节能与否的客观评价依据。

2.2 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首先应大力推广应用高光效的照明光源,其次是金属卤化物或荧光灯,白炽灯则拥有最低的照明光效,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白炽灯,优先选用紧凑型或细管荧光灯,推广长寿命、高光效的金属卤化物或高压钠灯。另外我们应合理选用高效率的节能照明灯具,在充分满足限制眩光基础上选用直接灯具,依据不同应用场所合理选择控光灯具,确保其光通量具有良好的维持率,且能够较高的利用光系数。再者我们应采用合理的照明方式与照度标准,对于要求照度较高场所应用混合照明方式,而不采用一般照明,还可适应性选用分区照明方式,利用各类集光装置或天然光源进行采光,例如光导纤维、反射镜与光导管等,还可依据建筑结构优势获取充分天然光,例如采用天井空间、开顶部大面积天窗或利用屋顶进行良好采光。

3 电源与供配电系统科学节能措施

为有效降低电源系统电能损耗我们首先应由输电线路入手,提升电网功率因数与运行电压,降低无功电网功率与导线电阻,进而有效控制电网线损。同时我们应进行线路路径的合理选择,优化完善电网结构,有效降低线路迂回,令其以最经济合理的接线方式良好运行。例如我们可选择加设调节电压变压器、串联环网电容方式确保无功与有功功率的经济性分布,尽量布设直线路径导线,确保最短线路,有效控制线路电能损耗。在高压线路中进行导线截面选择时我们可应用电流经济密度方式降低损耗。

另外对环形系统供电开式网运行方式,我们可基于减少线路总体电阻值目标将其更新为闭式网运行模式,进而营造显著的降低线损效果。另外我们应合理进行供电中心确定,将超高压或高压电网合理引入大负荷建筑中心或大城市区域,进而提升整体系统供电能力,提升电压质量并优化供电可靠性,显著降低线损。同时我们可设置变压器于负荷中心,降低低压侧变电所线路总体长度,进而控制线损。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节能并非单纯的降低能耗、抑制需求,而是通过提升应用能量效率、耗费最小能源进而最大化创设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应用建筑空间舒适度与健康需求,并提升其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建筑节能的内涵应为促进建筑更为合理的用能、耗能。建筑项目节能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较多专业领域,因此我们只有基于照明系统、动力设备系统、电源、供配电系统探讨有效的建筑节能方式,才能真正创建切实有效的综合建筑电气节能模式,降低不良能耗损失,进而营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金奕.建筑电气节能措施[J].现代建筑电气,2010(2).

[2] 倪斌.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探讨[J].科技资讯,2010(24).

上一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