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解”而教

时间:2022-05-31 12:20:05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说到底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可喜的是,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对学科课堂教学目标较以往有了更加明确的阐述,这必将对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课标》中,把学科课堂教学目标框架为“知识目标”和“认知目标”两个维度;同时又将“认知目标”划分为“认知结果目标”与“认知过程目标”,并把认知结果目标水平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级;把认知过程目标水平分为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探究)三个层级。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知识较容易理解,而有些知识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那么,什么是“理解”?《课标》中说: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说得更直白:理解,就是学生有体验、能说出“为什么”。

“理解”的后一级目标是“掌握”,“掌握”的后一级目标是“运用”。“理解”目标不能真正达成,“掌握”“运用”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可见“理解”目标的重要性。事实上,不少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对怎样达成“理解”目标,往往感到较难把握。

学生认知、理解数学知识,必定有一个认知过程以及经历这个认知过程后的认知结果。因此,达成认知结果目标——理解,一定要与认知过程目标的实施紧紧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学生的经历、体验、探索,是实现“理解”目标的必经之路。否则,一定是死记硬背。

一、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分数比大小,学生对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的道理较易理解。什么原因?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其实质就是在比较分数单位个数的多少,通过直观教学或操作等活动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而对于同分子分数比大小的方法(如比较与的大小),学生就比较难理解。什么原因?这里既有数2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比较、的大小。大家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经历,体验、理解了里面有2个,2个比1个大,所以>,或

小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为主并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策略。

二、经历体验,助推学生“理解”

怎样建立“升”“毫升”的量感?教师设计并实施如下教学步骤,以助推学生充分经历、体验1毫升的量感。教师介绍量筒后,要求学生同桌合作,在量筒里滴入1毫升的水(粉红色),一位学生滴水,一位学生看、数。学生很有兴趣:滴了十几滴正好是1毫升;1毫升水大约12滴、13滴。第二步,教师让学生拿出小量杯和饮料,找到5毫升的刻度线后,要求大家在小量杯里倒入5毫升饮料,喝一喝,再说一说喝5毫升的感受。“很好喝,但5毫升太少了”“喝得不过瘾”“还不够我喝一口”。学生通过倒、数、喝的活动,感受、体验到1毫升“大约就是十几滴眼泪”那么多,建立起1毫升的量感。在教学“升”时,教师让学生把500毫升的2瓶矿泉水往1升的量杯里注,“咚、咚、咚”,两瓶矿泉水正好注至1升刻度线。教师问学生:如果要把量杯里的1升水都喝下去,你有什么感受?“喝完会很饱”“全部喝下去会很涨”“马上想上厕所”“一下子要喝1升矿泉水,喝不完”……学生对1升的量感体验深刻。

再如,教学“吨”(t)时,教师问学生:你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生答:28千克;25千克……教师让体重大约25千克的同桌抱一抱她。教师问:抱得起吗?生答:抱得起。接着,教师说:同学们的体重大约都在25千克左右,现在请同桌的两位同学相互抱一抱,开始!同学们都很开心,你抱抱我,我抱抱你。然后,女教师自我介绍:老师的体重大约50千克,请一位同学来抱抱我。抱老师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同学们有点兴奋,纷纷要求上来抱一抱老师。“抱不动”“老师,抱不起”……1个50千克抱不起,2个50千克抱得起吗?3个50千克抱得起吗?……20个50千克抱得起吗?学生纷纷发表意见:1个50千克抱不起,2个50千克更加抱不起,3个50千克……20个50千克肯定更加抱不起。20个50千克是多少呢?生说:20×50=1000(千克)。教师说: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000千克=1吨(t)。

学生经历相互抱、抱老师、算20个50千克等,对1吨有了很深感受。这个教学活动成本低,学生快乐,效果好。

三、引发“冲突”,促进学生“理解”

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小丁丁算“24分”的三个算式:2+3=5,9-5=4,4×6=24,接着就要求学生将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并检验列成的综合算式结果是否也等于“24”。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并检验后,发现结果不等于24。

这时,教师发问:怎样才能使列成的综合算式的结果也等于24?学生纷纷认为“小括号不够用”“用一个小括号算出来的结果不是24”……重要的是,教师应听懂学生的意思,并追问:那么,怎么办呢?学生想出了在计算第二步9减去5的差的前后,再加上一个“小括号”表示先算,这样就能使综合算式的结果也等于24。教师把学生表示先算的符号(方法)板书:

(9-(2+3))×6,|9-(2+3)|×6 …

教师及时介入:为了与这个小括号区别开来,外面的这个“小括号”和“||”在数学上用“中括号”(板书:[ ])。因此,正确的综合算式是:[9-(2+3)]×6。学生对中括号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

分步计算的结果等于24,列成综合算式后的结果为什么会不等于24了呢?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了认知冲突。而学生一旦有了认知冲突,他们主动思维、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热情就会爆发出来。

四、猜想验证,引导学生“理解”

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赫尔巴特的教学方法:先复习通分知识(准备);接着示意学习内容+,并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比较,揭示课题(提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母不一样怎么办,并在师生互动中与旧知识联结,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联结);在此基础上得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方法);最后用这个方法进行训练(应用)。

这样教学当然也能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然而,学生的这种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可在这些“数与代数”等知识教学中融入探究成分。

1.情境/问题/猜想:将情境转化为问题:+,-。学生对问题可能会作出两方面的“猜想”(假设):一是结果是多少(、等);二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先通分,再计算等)。

2.方法/验证(辨析):学生得到的两个结果(看上去好像是对的),还只是一种猜想、假设。因此,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进行验证。

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第一,这个结果对不对?为什么?有学生说是一半,加上以后肯定要大于一半,现在是还不到一半,因此分子相加、分母相加的方法一定不对。有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把张纸等分成2份,1份是,2份是,加上右边的是。有学生直接讲道理:先把转化为,变成2个加1个是3个,3个是。学生真正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本质还是分数单位个数的加减,得到先通分、再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

第二,计算方法对不对?教师要求学生用获得的方法计算:+,-,+。当学生交流+的和是时,教师介入:对于这个结果,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通过辨析答:要约成最简分数;当学生交流-的计算方法及结果时,教师介入:异分母分数减法怎么算?学生答:先通分、再相减。教师完善板书: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过程中,不仅深刻地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而且还较好地感受了假设、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学生不理解,教师再讲一遍;学生还不理解,教师再讲一遍(反正也没有人来听课);学生还有困难,就让他们反复做题目,实际状况还是不理解。看来,想用反复讲、多做题来替解,走不通!因此,关键要让学生去经历、探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学生有行为变化,表征着他们有体验,学生有了体验,离“理解”就不再遥远。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201700)

上一篇:让数学文本解读不留缺憾 下一篇: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