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从春夏走进金秋

时间:2022-05-30 10:41:06

今年11月,由山西省晋剧院根据曹禺名著《原野》移植改编,适当借鉴川剧《金子》的成功经验并反复加工磨砺而成的晋剧《金子》将献演沪上。在此之前,该剧已在太原等地演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情感碰撞、大开大阖的艺术处理打动了大批观众,尤其是主角“金子”的扮演者陈红,以娴熟优美的表演技艺、细腻入微的性格刻画、新颖脱俗的唱做风格,令这出“山西版”《金子》展现出独特而悠长的魅力。

初春,初苗青绿乍现

1965年的一个春季,一个生性活泼好动的女孩降生在山西大同的一个工人家庭。她从小喜唱爱跳,从来不知怯场为何物。上学不久,她便成为大同市红领巾宣传队的“小歌星”、“小演员”。她11岁投考山西省戏剧学校,以一曲清甜脆亮的《汾河流水哗啦啦》和如泣如诉的《怀念》征服了考官,顺利跨进了这所省城最高艺术学府。

她就是陈红。天赋的嗓音和敏锐的悟性,吸引了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牛桂英和恩师郭美英的眼光,她们将陈红收为弟子。明师的精心传授和调教,加上自己的勤奋学习和领会,陈红很快学会了《断桥》、《教子》、《明公断》等晋剧的青衣应工剧目,并年年被评为“三好生”。在全省教学剧目汇演上,陈红《见皇姑》稚态可掬的唱做荣获二等奖,在高手如云的晋剧界崭露头角,展现了自己出众的表演天赋和艺术潜质。

1984年,陈红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名家荟萃的山西省晋剧院。出于爱护、培养和锻炼人才的目的,院里破例让原工青衣的陈红兼演小旦,在新排重点剧目《打金枝》中饰演升平公主。《打金枝》是晋剧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为演好这个新行当、新角色,陈红感到自己必须从头学起。她把自己泡在了排练场,穿着一寸半的高跟鞋苦练袅袅亭亭的小旦台步、身段,直练到双脚起泡还在咬牙坚持、并不间断。俗话说天道酬勤,在名导温明轩等的精雕细琢下,陈红凭借其圆润委婉的演唱和俏丽多姿的表演,演好了这位天真活泼、娇惯成性的“金枝女”,并一举登上山西省振兴青年团调演主演金牌奖的领奖台。

此后,新版《打金枝》上北京、下四川、走云南,一路好评如潮。观众纷赞其新颖别致,为晋剧在现代的发展繁荣打开了新局面。1996年,在由文化部举办的“映山红”戏剧节评比演出上,陈红凭此剧再获表演一等奖。有专家评论说,陈红的演出为《打金枝》这个集体智慧的结晶品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辉光。

陈红的个头、长相并不十分起眼,平时少言寡语,给人的感觉甚至有些黏黏糊糊的。然而,化妆登台后的陈红好像换了一个人,令人眼前一亮,发出“她就是为舞台而生”的慨叹。熟悉陈红的人都说“陈红爱戏如命,除了演戏以外,再没有她上心的事了”。“她是一块天生的演戏材料”。台上台下判若两人,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盛夏,盛装五彩绽放

不断的广采博蓄,不断的探索实践,使陈红在晋剧艺术的广袤天地中自由驰骋、处处得手应心。在《尤庚娘》、《尤三组》、《秦香莲》、《富贵图》、《义仆忠魂》、《坐楼杀惜》、《活捉》等一出出老戏新剧中,陈红成功地塑造了美丽坚贞的尤庚娘、刚烈自爱的尤三嫂、不畏权贵的秦香莲、热心热肠的秋香、历尽艰难的曹玉莲、刁钻狠毒的阎惜姣……将一大批神采各异、性格不同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之上、观众眼前。

青衣、小旦“两门艳”的陈红,戏路宽广,悲喜兼擅,对于不同的剧目、人物,她总能因“戏”因“人”作出不同的舞台呈现,从而在百花竞艳的晋剧旦角中一支独秀。这,就是陈红善于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并以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纯熟精湛的演艺呈现出来的成果。《尤庚娘》中那哀怨凄楚的演唱,《坐楼杀惜》中那阴毒凶狠的眼神,《活捉》中那载歌载舞的舞蹈,《尤三娘》中那嘻笑怒骂的姿态,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有一股活泼泼、爽利利、热辣辣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演主要角色神采飞扬,演“小人物”同样飞扬神采。在现代戏《油灯灯开花》中,陈红饰演民办教师苏耕田之女小青。小青在全剧中仅有一场戏――辍学打工为父亲买来一副眼镜,却遭父亲误会责打。陈红在这场小戏中的尽情发挥,演得条条是理,唱得曲曲传情,令观众耳热心酸,潸然泪下。在晋剧《富贵图》中,陈红扮演小姐的贴身小丫鬟秋香,须以不多的戏份穿针引线,起到推进剧情的关键作用。陈红在“赤水驿”、“认亲”几场戏中,既以挥洒自如的唱做表现人物的个性和作用,由将表演的尺度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阵阵喝彩,由此荣获晋、豫、陕“金三角”调演优秀配角奖。

最近,陈红又在新编历史剧《晋文公》中扮演了一位三、四号人物――襄助晋文公复国创业的红颜知己“草人儿”。角色虽小,任务却重,陈红照样全力以赴,精心陪衬,并以声情并茂的演出刻画了“草人儿”的大义、善良和坚贞。戏谚有云“角色无大小”,“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陈红出演的许多“小角色”,体现了她作为“大演员”的艺术追求和精神风范。

金秋,“金子”沪上登场

从曹禺话剧《原野》移植改编而来的晋剧《金子》,是山西省晋剧院近年来编排、推出的重头剧目。原作中的金子,是一位敢爱、敢恨、敢反抗,从不掩饰真实感情的女性。对于这一位个性鲜明的角色,演员却绝不能以一种思维、一张面孔演绎到底。陈红认为:“在以往演出中,尽管我也在努力地塑造着不同的人物形象,努力挖掘各自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演出中还是更多地考虑角色的唱腔、道白以及身段等方面,有时甚至是纯粹的表演和纯技巧的表演。然而,这次我在演金子的时候,却截然不同。排演《金子》的过程,也是我在舞台上自我解放的过程,从不敢演到敢演,从放不开到放开来演,从没有激情到高度激情,这是我在舞台艺术上的一次升华。”

在塑造金子这个近代女性人物形象时,陈红有意识地超越了某些戏曲表演程式,将时代和生活的气息融入金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在排演过程中,陈红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新的表演方法――真听、真看、真交流,而非在台上表演听、表演看、表演交流。陈红认为,这种方法能使自己最大限度地接受舞台环境、同台演员对自己的刺激,从而互相产生准确的舞台反应,达到真实交流、真情流露的效果。

通过这个戏的演出,陈红更是体会到塑造一个生动的舞台形象必须要随剧情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对人物的理解。戏曲传统戏中常有一些概念化的角色,比如,任凭陈世美打骂甚至追杀都定要认夫的秦香莲。然而,金子绝不是一个扁平人物,她的性格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比如,金子嫁给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本是被迫无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子看到大星的老实厚道,渐渐对他产生了同情和某种微妙的情感认同,这就是舞台人物的渐变。同样,自幼深爱的恋人仇虎,曾经是金子以身相托生死与共的相爱知己。然而,十年后越狱的虎子失去了原本的善良,心中只有仇杀的火焰。见到这样的虎子,金子对他由狂热的爱恋生出了既爱又怕的复杂感情。对于人物思想、心理变化的点滴体会都成为了陈红在舞台上行为的依托,她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舞台经验,将这一个情仇纠葛、爱恨熬煎的独特人物演了出来,实现了她在晋剧现代戏表演上的超越。有许多观众赞赏说:“陈红千磨百砺始到‘金’,为晋剧艺苑增添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形象。”

继承传统,发扬个性,绝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陈红从艺以来便一直遵循的艺术信条;为晋剧增添更多的典型人物、开拓更广的舞台表现空间,吸引更多的观众认识并喜爱上晋剧,这是陈红饰演金子以来的追求。带着这份理想,怀着这种期待,从未踏上上海滩的陈红正在忙碌、紧张地一遍遍打磨《金子》,真诚地希望将一个晋剧的金子展示给上海人看,“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在这个秋天带给上海观众一份惊喜和快乐”。

舞台上的陈红,光彩照人,是一位优秀的晋剧演员。她所塑造的升平公主、金子、秦香莲、阎惜姣、秋香等众多艺术形象早已走出娘子关,登上京华舞台,频频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省市电视台、电台亮相,掌声、好评接连不断。

舞台下的陈红,朴素自然,保持着工人后代的纯真本色。她尊师爱幼,平和谦逊,为人谦和,处事低调,从来不摆“当家花旦”和“艺术家”的谱儿,从不争角色、不抢戏。遇到剧团频繁下乡演出、演艺人员吃紧,陈红经常临危应急,登场“救火”。山西老乡们喜欢看她的戏,她有求必应,从不推诿。她常说:“咱不就会唱几句么,乡亲们看戏不容易,叫唱就唱,这样心里舒坦。”

平日里,陈红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刺绣、编织,或是去游泳。然而,终日演出、四处奔波使她鲜有这种闲情逸致。几十年了,陈红一直以坚守着晋剧,坚守着戏曲艺术。“看着台下成千上万的农民观众,他们的眼神告诉我,晋剧不会灭绝,戏曲不会灭绝。退一万步讲,如果晋剧真的灭绝,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演员,那就是我!”

走过播种的初春,走过耕耘的盛夏,走进收获的金秋。陈红,一个晋剧演员,她走在人生的四季里,走在艺术的四季里,更走在晋剧的四季里。

陈红简介:

陈红,山西省晋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77年考入山西省戏曲学校表演班学习,主攻青衣。1984年毕业至山西省晋剧院工作,由青衣改为小旦。演出剧目有《打金枝》、《尤庚娘》、《油灯灯开花》、《龙头拐》、《八珍汤》、《画龙点睛》、《义仆忠魂》、《坐楼杀惜》、《狸猫换太子》、《小卒子过河》、《金子》等。曾获山西戏曲青年团调演主演金牌奖,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配角奖,山西省杏花奖评奖演出表演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湖南)第四届映山红戏剧节演员一等奖,山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献礼演出表演奖,山西省小戏、小品、小剧种调演表演一等奖。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联委员。

上一篇:天上又掉下个宝哥哥 下一篇:戏苑新蕾绽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