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有约》的主持策略

时间:2022-05-30 10:11:40

《鲁豫有约》的主持策略

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已经走过了8年的岁月。凤凰卫视于2002年1月开播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这档节目在2005年1月经历了全面改版,而后在2008年4月14日以新姿态强强联合入住湖南卫视。2010年1月4日,《鲁豫有约》节目正式登陆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尽管目前谈话节目面临着重重危机,许多节目处在进退两难的瓶颈期,但是这档开放式的、以深入挖掘被访者内心深处的故事为宗旨的电视访谈节目仍然蒸蒸日上。据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李浩说:“《快乐心灵?摇鲁豫有约》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第一个月,相对前一个月同时段,四期节目平均收视份额便上涨了86%,累计观众达6000万,观众反响热烈。”①

可以说,节目的成功与节目的定位、选题、主持艺术等都密不可分。本文仅就《鲁豫有约》节目的主持策略给予剖析论证。

温馨、舒适的谈话空间

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不同的情景架构就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而传播情景包含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物质层面,也就是传播场景的布置与安排;第二层面是关系层面,即传受双方的关系;第三层面是心理层面,其中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第四层面是时间层面,其一是被访者的特殊时间,其二是节目播出时间。《鲁豫有约》的成功和节目录制现场的布置、主持人对谈话氛围的营造、主持人和嘉宾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联系紧密。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德提出了空间关系学,提出传播过程中人对空间距离的掌控和感受,每个人在人际交往和日常传播活动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②改版后的《鲁豫有约》,采访的环境是1200平方米的演播室,鲁豫与被访嘉宾一般保持在1米左右的谈话距离,并有300位观众的参与。鲁豫和嘉宾一起坐在淡黄色半圆形沙发上交谈,色调上给人感觉温暖的氛围,而这样的场景无形中又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节目开场的镜头运用,常常是从摇臂的进入式运动开始,叠化处理后,定位在鲁豫面带笑容的中近景。在访谈中,节目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参与,比如用背景音乐来烘托现场气氛,用老照片来营造温馨的回忆感等。

从主持人鲁豫和嘉宾关系的处理方面来看,鲁豫对自己的形象定位较为准确,这为鲁豫自己和嘉宾的交流奠定了基础。齐耳的短直发、简洁的服饰、淡淡的妆容,清新如一朵兰花。从《凤凰早班车》到《鲁豫有约》,鲁豫的形象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其实,鲁豫并不算典型的“美女主持人”,然而,她的清新、亲和的形象却为观众所接受、认可、喜爱。主持人鲁豫自己也认为,“我越来越觉得人的状况是从内心散发的,气质很重要;主持人也不要长得太漂亮,要很有观众缘”。所以,我们看到了屏幕上那个稍显瘦弱的鲁豫落落大方、灵气四溢的表现:有时她像邻家小妹般熟悉亲切,如她采访影星成龙时自然称呼其为“成龙大哥”;有时她像一个知心朋友,如她采访演员沈傲君时的亲切率真;有时她像一个乖巧的晚辈,如她采访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有时她像一个热切的求知者,如她采访教授易中天……鲁豫清新、亲和气质使她在节目中获得了嘉宾的信赖和好感,嘉宾更容易放下戒备心理和面对镜头的不适感,较快地融入到特定的谈话情境。

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鲁豫总是善于用一些小细节来营造舒适的谈话氛围。每次谈话开始前,鲁豫都有一段简单明了的介绍语,而后会与嘉宾一一握手之后请他们落座。而在交谈中的鲁豫,总是会保持轻松、平和的微笑,自然、温和的目光,这些都让说话人有被关怀、被肯定、被理解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嘉宾的倾诉欲。

倾听式的主持风格

人物访谈要想自然流畅、深入进行,就要求谈话双方必须有“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而采访对象是否愿意谈、谈真话,是访谈成败的关键。激发被访者谈话兴致的办法之一就是倾听。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也认为,要访谈,首先要善于倾听。认真倾听既是对被访者的尊重,也是为提出问题做必要的积蓄,听得好才能问得好,因此,倾听其实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人的需求来看,每个人都有表达想法和情绪的需求,尤其在这个充满竞争和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着挑战和考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改变,产生这样那样的障碍、疾苦、困境、艰难,希望找到一个能真正倾诉的地方,渴望理解与支持。从心理学角度看,嘉宾通过倾诉得到宣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把自己的人生起起落落前后整理了一遍,因此能在无意中获得一次情绪上的调适或者说是自我校正。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所要表达的内容应该站在受众的立场,满足受众的需求和期待,《鲁豫有约》做到了这一点。

鲁豫作为一个成熟的主持人,非常懂得倾听的作用。节目中她并不是以一个咄咄逼人的提问者出现,更多的是作为倾听者的角色出现,这让嘉宾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谈话空间。传播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对对方的讲话内容充满兴趣时,往往会长久地注视对方,而这种关注的目光会让讲话人有被尊重、认可、肯定的感觉,这也是讲话人继续讲述的动力。节目中,鲁豫总是安静地注视着对方,眼神温和而自然,表情或是欣赏,或是同情,或是疑惑,或是陶醉,这种对嘉宾的充分关注能很自然地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可以说,鲁豫在节目中大量的时间是在倾听,“说话时间最多占总谈话时间的百分之二十,最少的只占百分之五”。③这种倾听使嘉宾感到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理解、关注,同时也使鲁豫获取了更多有效信息,便于深入开掘谈话的力度,从而更好把握节目进程的关键。

在《疯狂教授易中天》一期节目中,鲁豫为了了解学校授课和电视讲座的差别,于是向嘉宾易中天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您有这么些年讲课经验,以前积累很多,所以这么一讲可能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这个问题似乎成了易中天自己的内心体验,鲁豫用这样设身处地的描述感受的方式巧妙地激发起了嘉宾的倾诉欲望。于是,嘉宾用一句“难啊”作为开头,大段地陈述起自己从学校授课到电视讲座的体验,尔后的鲁豫便成为倾听者的角色,这样的一种倾听状态使嘉宾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也使观众能较为完整地了解嘉宾的经历。

在《每天为心爱的人活着》这期节目中,鲁豫采访的对象是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徐悲鸿去世时,廖静文还只是一个30岁的年轻女人。鲁豫在节目中只是静静地倾听老人讲述自己和徐悲鸿的故事,并且仅仅用“您这一生有没有什么最大的遗憾”这样一个问题,使嘉宾廖静文老人坦率地说起了自己一段从未公开的情感经历。在嘉宾谈到,她真希望有地下黄泉,这样她就能同徐悲鸿相见并能向他诉说自己对他的思念,鲁豫沉默了,这种短暂的沉默并没有给节目造成断档,反而使每个人有一定的时间去理解、体味廖静文老人和徐悲鸿先生之间的感情。而鲁豫正是以安静、认同的倾听使嘉宾沉浸在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并娓娓道来。

可以说,鲁豫是善于运用倾听技巧的,在谈话中,鲁豫能适时地给予对方自己倾听的反馈信号,如应答的句子“哦”“嗯”和点头认同的动作,还能恰当运用目光的交流。节目中的鲁豫总是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嘉宾、右手托着下巴,用眼神表露着尊重、认同、疑惑等感情。访谈过程中,鲁豫总是保持着身体前倾的姿势,给人一种“侧耳倾听”的感觉。

温和敦厚的提问

善于倾听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一个主持人更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性地提问。可以说,要想激活嘉宾的谈兴,使嘉宾敞开心扉,需要主持人掌握有效的提问技巧。

主持人鲁豫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制片人樊庆元曾经评价鲁豫说:“她是个天生的主持人,哪些时候该说,该说到什么程度,她掌握得特别好,她从来不急于表现自己的机灵,问些刁钻的问题,她从来不让你觉得眼前这个人不好对付,你得防备着,她让你一点戒心都没有,稀里糊涂都说了。”如何走入另一个人的内心?鲁豫说:“在开始做节目时我有障碍,疑惑有些话是否能问出来。其实这个障碍突破了就没有问题,而它的前提必须是真诚和善意。”这种真诚和善意使鲁豫在节目提问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在《鲁豫有约――毛阿敏》一期节目中,对于漏税事件这样的敏感话题,鲁豫是这样开始谈话的:

鲁豫:直到昨天晚上其实我还挺担心的,因为我不知道你做了多大的准备,就是你准备对我讲多少,就是你的心理准备,因为我想,如果你来做我的节目,你心里应该会想到,我可能会问得很坦率。

毛阿敏:我知道你应该问一些比较尖锐或者比较坦率的问题。

面对有税务风波、情感风波、两次自杀经历的嘉宾毛阿敏,鲁豫开篇就很坦率、真诚,这恰恰赢得了被访对象的认同,拉近了她和毛阿敏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激起了观众的兴趣和期待。而后,鲁豫直奔观众感兴趣的焦点问题――毛阿敏的偷税案:

鲁豫:你看你有两次税务风波,那我在想除了这些原因,可能会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就是作为女人可能本身对于数字,对于钱不是很精明。

毛阿敏:概念都不是很清的,还有模糊的。

鲁豫:对,很模糊,第二对法律不了解,其实当时对法律不了解的应该不止是你,可能了解一部分,但是不太清楚,所以就容易出毛病,再有一种可能,就是觉得大家都是这样的话,那我这样做可能也无所谓,可能这几种原因都有,那你是属于哪种原因,最后出了这样一个事?第一次。

毛阿敏:我觉得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我是跟别人学的,别人也是这样的,我想应该没有问题的,因为我对钱的概念一直都是非常模糊的,我身边的人是非常了解我的,很多人认为你大牌了,你可以挣大钱,但是我一直是非常,不能说非常,我至少不是那么精明的,在钱的问题上,那么一开始的时候,我更加是模糊的,无所谓。一开始的过程是被人掌控了,到后来就不可能。那么我所说的这种掌控,我指的是在举办单位谈判过程当中。

鲁豫:从来都不是你自己去谈。

毛阿敏:我不会去谈的。

鲁豫:对,要你去跟人去谈,要多少钱,可能也不太合适。

毛阿敏:我说不出来。

鲁豫:当时其实你应该交多少税或者交多少钱,你完全不了解。

鲁豫:那从什么时候你开始觉得糟糕,可能我被什么地方盯住了,我可能会有一些什么问题了?

鲁豫:人可以错一次,想我当时就傻了,犯了一个错误。当相同的错误再犯一次的话,有的时候就不可以原谅了,因为你应该吸取教训,特别是像你有那么惨痛的教训,所以我就特别不明白,你第一次1989年有那样的一场很大的税务风波,为什么还会有第二次?

对于漏税这样一个敏感问题,鲁豫不是从法律角度提出疑问,而是提出一些自己的分析,并用真诚、坦率的问题,将访问对象引入理想的谈话状态,从而对其后毛阿敏的讲述抛砖引玉。

鲁豫自己坦言,当她面对提问不知所措的时候,她就拒绝一切掩饰,她发现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白。这种态度使得鲁豫在节目中逐渐形成了温和敦厚的提问方式,静静地和嘉宾一起,追溯往事,掀开泛黄的日记。

2010年1月4日,《鲁豫有约》节目正式登陆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新版《鲁豫有约》加盟安徽卫视播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变化,内容方面,节目选题方向将更加宽泛,加大平民草根人物选题的操作,邀请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做客访谈现场,同时着重对一些社会民生类、话题类进行主题性的专题策划,节目内容将更突出温暖与关怀的定位。形式方面,重新打造演播室访谈环境,启用了全新的舞美设计,新增了才艺表演舞台。这些新变化对于主持人鲁豫和《鲁豫有约》来说,既是一个契机,又是一次挑战。《鲁豫有约》如何在众多谈话节目中依然保有较高收视率,如何深入观众内心,还需要在节目选题、主持策略、镜头运用等方面注入更多新的元素。

注 释:

①《〈快乐心灵 鲁豫有约〉改名为〈说出你的故事〉》,新浪网,2008年6月2日,ent.省略/v/m/2008―06一02/180520458

20.shtml。

②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③翁佳:《名牌电视访谈节目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 下一篇:用光影留下岁月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