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5-30 08:23:35

高校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实践研究

[摘要]文章以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成功进行的跨校区、大规模在线考试为实例,从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考试需求分析到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介绍,总结了经验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高校实施在线考试的“321”模式,即3层组织架构、2类技术保障队伍和1种考试平台,以期为高校开展规模化在线考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321”模式;在线考试;考试平台;数字化学习;军事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54-05

引言

中山大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从2002年开始建设,在数字化校园“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和统一门户”的“五个统一”建设理念的指导下,目前已拥有本科生、研究生和远程教育在线课程近2000门,师生用户数为4.5万人。随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深入建设,教师一方面精心制作优质在线课程,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多地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积极探索各类信息化教学应用,除了引导学生利用平台开展多种课堂延伸学习外,还有效尝试了将平台题库和在线考试功能引入教学评价环节,从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成果。

据系统管理日志记录,从2009年开始,我校教师用户就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题库功能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考试手段,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经多次小规模在线考试实践后,2011年7月,我校又成功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跨校区、大规模的在线考试。本文以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成功进行的跨校区、大规模在线考试为实例,从需求分析、组织架构到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控制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介绍,总结经验并进行反思,提出了高校实施在线考试的“321”模式,以期为高校开展规模化在线考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在线课程建设与在线考试需求分析

1.在线课程建设历程

为落实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教体艺[2007]7号)的文件精神,中山大学从2008年开始进行军事理论课网上教学试点。2009年9月,学校实行“三学期制”后,为节省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教务处将军事课授课调整到第三学期,在此情况下,只有把军事课的部分内容进行网络教学,才能避免与其它课程的冲突。

我校军事课在线课程的建设共经历了3个阶段。2009年4月,军事课教研室的老师参加了由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举办的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培训,学习了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综合知识并完成了考核作品;2010年7月,军事教研室的老师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军训生提供了重点和难点内容在线辅助学习材料和交流空间,全面实施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11年7月,军事教研室决定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考试功能进行在线考试,取代传统的纸质考试和试卷人工批改。此次军事理论课的在线考核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开了广东高校军训的首例。

2.在线考试需求分析

军事课是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人数庞大,以中山大学为例,三个校区一年级新生人数在8000人左右。在考评阶段,课程出题、试卷印刷和组织人工改卷、成绩统计等都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一直是教研室老师们思考和尝试寻求改变的问题。为此军事教研室决定尝试新的在线考试模式,即2010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考试分两天在三个校区同时进行,同批次、不同校区的考生同时参加,共计有38个学院的7973名学生,分27个批次进行在线考试。

二、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

利用考试平台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是信息化技术手段渗透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和新尝试。因涉及的考生人数众多,对跨部门的组织和协调、对校园网络硬件和考试系统软件的技术要求是一次大检验,对师生适应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能力也是一次考验。我们认为,“321”模式,即成立3层组织结构,建立2类技术支持保障队伍,基于1种在线考试平台,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大规模在线考试模式。

1.成立3层组织架构

在线考试要涉及多个部门,领导力和协调力是关键。要由需求主体,即军事教研室,确定考试环境,如联系考试机房等;技术支持中心,即学校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负责网络保障和考试平台的技术支持等。因此,在线考试的实施需要成立组织架构(如表2所示)来领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

2.建立2类技术保障队伍

在线考试的开展,需要从网络和考试平台层面建立2类技术支持和保障队伍,继而再细分为各校区现场支持小组和后台远程保障小组(如图1所示),形成以前端支持为主、后台远程统一保障为辅的模式,使得在线考试能够平稳运行。各小组应在职责范围内快速处理突发事件,若遇到无法处理的事件,则要及时上报上一级处理。同时,开展在线考试又是有风险的,而影响“在线考试”的诸多因素中,包含了客观的和主观的、全局的和局部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因素。问题的层级可分为用户端级、网络级(机房-校区-全校)、系统级(应用和数据库);影响度也可分为高(影响多个校区)、中(影响一个校区)、低(影响个人)等。因此,为了以防万一,还应考虑纸质试卷预案以作备用。

3.基于1种考试平台

基于考试需求,我们考虑使用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在线考试。我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当前的系统架构为双机模式,由1台应用服务器和1台数据库服务器构建,使用了SunFire E69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中山大学数据中心DELLEMC CX600存储阵列,分配了1TB的存储空间;平台安装版本是Blackboard7.3,使用了课程模块和门户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实现题库和考试功能,客户端的使用是基于B/S模式。

三、“321”模式下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准备和实施过程

我们紧紧围绕为师生提供在线考试服务这一共同的目标进行部署,以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在线考试使用流程,提供全方位的运维保障服务。

1.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学科层面,我们遵循保密原则,按题库标准格式提供试题内容,收集学生名单;在考试机房层面,我们检查机房电脑,确保操作系统正常运行并能顺畅上网;在网络技术支持层面,我们进场测试网络和防火墙的设置,如只允许访问考试平台等,以保障校园网络和各校区网络之间连接的顺畅。在考试平台层面,我们对学科老师提出的在线考试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考试平台的应对策略,如表3所示。

根据本次考试需求,我们按教学平台的建设标准,以校区/团为单位在平台上创建对应的课程,如表4所示。

在课程建设层面,通过教师角色或助教角色进行题库创建,分别创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个题库,如表5所示;并按导入格式整理试题内容,保存为Unieode文本格式,

分别导入平台题库。

在创建试卷层面,我们按照组卷策略进行设置,由两部分的随机单元功能组成一套试卷,试卷名称为校区考试批次,如表6所示。

在课程栏目的设计与层面,课程的一级栏目设置由考试通知、考前需知、在线考试,讨论交流区和成绩等组成。其中,在“在线考试”栏目,按对应批次设置选择,自动呈现或隐藏包括校区、批次、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等在内的考试信息。

在考前,我们还组织了多次小范围的模拟测试,并召开了技术支持保障小组联席会议,提前熟悉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讨论影响在线考试顺利进行的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调整并提出应对之策。我们认为在线考试的运维保障需要考虑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房的电脑总数量,二是平台系统架构能支持最多同时在线的人数。根据学科的考试需求,我们统计出本次最大同时在线人数为900人;而在当前系统双机架构下,同时在线人数最多为500人,二者需要达到一个平衡,因此需要适当错开时间进行考试,以保障整个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2.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实施

在线考试过程中,考试的控制环节非常重要。我们以时间为“控制轴线”,通过“考试密码”的来精确控制考试,使其按统一规定时间进行。“现场支持小组”则时刻与后台总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在考试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诸如电脑故障无法使用、操作系统蓝屏、忘记账号密码、浏览器出错、甚至平台故障等考前已经预测到的问题,我们按预案进行了处理。在考试答题过程中,我们经常提醒考生要进行批量保存,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以便使考生重新登录考试平台后,能在之前保存的基础上继续答题,从而减轻考试风险。

考试结束后,我们使用考试平台的“成绩簿”功能进行大规模在线考试统计,如图4所示。部分提交不成功的考核,可辅以人工批改后再进行确定。学校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还及时对此次大规模在线考试进行了宣传报道,以期为下一步的推广使用工作打下基础。

四、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体会与展望

我们认为,“321”模式是高校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它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以下3方面的基础条件:(1)环境基础:具备相当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出现问题后网络恢复能力强;(2)应用基础:有一定数字化学习使用基础,教师熟悉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并已经把其作为教学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广大学生也认同并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3)人员基础:要有一批肯积极尝试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及一支技术够硬、充分挖掘信息化应用的技术队伍。其中,网络环境是基础设施,要首先得到有力保障;而教师用户是实施主体,也是最核心的要素,主体愿意实施,加之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就可以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

1.在线考试的优势

在线考试是基于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它有着很大的优势,包括题目更新和题库的积累与共享,可以随机抽题,并且在考后能马上获取考生成绩,能极大地缩短试卷批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获取答题并分析统计数据等,所有这些优势都是吸引教师尝试变革的主要因素所在。譬如,此次军事理论课考试所使用的学习平台就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在课程层面的控制上,学科老师可通过“选择”轻松驾驭;(2)在题库管理上,提升了出题和维护题库的便利性和自主性,而随机抽题的实现也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平台教与学的使用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在线考试存在的问题

影响在线考试的因素很多,它受多个条件的制约:(1)实施在线考试牵涉面大,多个部门的协同度是一个首要的问题,要有组织力和实施力,还需要得到网络甚至电力方面的绝对保障,不容有失。(2)在试题保密性方面,若是保密级别很高的考试,需要物理上断网进行隔绝,这是网络安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黑客有可能通过技术非法盗取信息内容。因此,要充分考虑在线考试的安全因素。(3)根据实际网络架构和考试系统支持能力的不同,考试平台对同时在线考试的人数均有所限制。(4)师生对技术支持的依赖性比较强,一部分师生对在线考试有一种难以克服的“不安全”心理。(5)存在考生相互抄袭、代考等问题。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有助于我们研究对策加以应对。

3.反思及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在线考试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6点改进建议:(1)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加大计算机中心机房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2)需要继续加强传统的监考手段,如考场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禁用U盘和屏蔽无线网等:(3)需要在硬件层面进行投入和升级,改善设施,提高校园网络稳定性,进行系统负载均衡架构层面的升级,支持更多同时在线考试的人数,设置允许参加在线考试的IP段,在线考试带宽要配套专用;(4)需要在软件方面进行版本升级及开发更多功能插件或研发更加专业和专用的考试平台系统;(5)制订必要的在线考试实施规范和标准;(6)进行更大范围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克服在线考试可能带来的不利心理影响。这其中,离不开教学主管部门对信息化教学的大力支持。

我们建议,在当前阶段,特别是刚开始信息化考试的阶段,可采用“考试要求简单且相对影响面不大的考试策略”,如开卷考试或全部为客观题题型的考试,像军事课考试、各类知识竞赛、健康教育普及测验、期中考试等类别。从小规模简单题型的考试逐步过渡到更大规模和更多题型(包括主观题及多媒体类型题)的考试。我们认为,信息化考试手段更合适的定位是用于学生的自主测试,用于检验自我知识能力的掌握,可以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甚至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在线测验和学习。

4.对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展望

开展在线考试,可谓希望、压力和困难并存,对于组织实施者来说,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信息化考试是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有效实施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产生实质性的推动,同时也将对考试模式改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和更多学科共同挖掘教学需求,在在线考试应用实施层面、系统运维支持层面和教学需求深度研发等更多层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整合利用高校现有资源,打造一种新型的无纸化考试平台,逐步构建高校的“在线考试中心”,提供更专业和专用的在线考试服务,使之常态化,从而让更多师生受益,使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并形成规模效应。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学科题库和进行在线考试的研究”(编号:中山大学教研项目201111-108)成果。

作者简介:黄海,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教育技术部主任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和项目管理。

收稿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上一篇:基于分组式教学的高清多媒体实验室建设与研究 下一篇:沪深上市公司高送转股票抢权填权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