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想

时间:2022-05-30 05:48:42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简介: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似,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对“四舍五入法”已初步理解和掌握。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把学过的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到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小数的近似数之中。

教学目标:

1 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昨天老师到菜场买菜,一进菜场就听到一位老奶奶和卖菜的在争论。原来电子秤上显示7 547元,卖菜的要收老奶奶7 6元,老奶奶觉得不合理,两人发生了争执。你觉得收多少钱比较合理呢?

(由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争论,让学生产生学习近似数的需求。)

2 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非常轻松地解释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题:豆豆身高0 984米,你知道他身高的近似数是多少吗?

先明确提出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保留整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 保留两位小数。

提示思考: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后总结: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看千分位上的数。运用“四舍五入法”,千分位上的4不满5,舍去。

0 984≈0 98

师: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6 587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 保留一位小数。

(1)小组合作学习。

(2)组内交流,组长汇报交流结果。自己总结: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8,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连续两次进位。

0 984≈1 0

师:近似数1 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师生讨论并小结: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它起到“表示精确度”的作用。

3 保留整数。

师:要把0 984保留整数,你认为该怎样处理呢?把你的意见和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数,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9满5,省略尾数后向个位进1。0 984≈1

(二)小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要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要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依此类推。

〔教学这一环节,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保留两位小数”是教学重点,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进行交流、讨论、小结方法;及时练习(6 587保留两位小数),巩固方法;“保留一位小数”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尤其是1 0末尾的0能否去掉的讨论,使学生明确“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进一步加深对求近似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求法。〕

三、独立学习,掌握知识

师:张力身高1 953米,我们可以说张力大约高()米。(你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

学生思考,自由选择保留小数位数并回答出1 953米的近似数。请几名学生分别说说保留了几位小数。

(让学生自主选择保留小数位数,既尊重学生,又促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学生自由表达)老师的身高大约是1 6米,这个一位小数是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猜一猜可能是哪几个两位小数。

(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果子”。)

四、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现在,你觉得老奶奶付多少钱比较合理呢?说说你认识的生活中的小数。你想精确到哪一位?考考你的同桌。

(学生解决了“老奶奶买菜付钱问题”后,又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在自主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本节课的学习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构想

1 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入手,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这节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求整数的近似数的知识有内在联系。我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行大胆猜想,激活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又通过学生的相互提问、评价等形式,在生生之间的合作中,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 以生活为依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本节课所提供的探究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都是学生感兴趣和熟知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的真谛,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紧扣“老奶奶买菜付钱”的问题,将求近似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观念。

3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成就有效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练习内容,合理设计练习形式。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既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独立学习”这一环节中,通过张力的身高问题,让学生及时练习求近似数的方法,实现一题多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一道练习题中给出身高的近似数,要求学生逆向思维,说说实际可能是多少。本题要从“四舍”和“五入”两个不同的角度考虑,得出的不是一个具体数值,而是一个数值范围。一开始,学生一筹莫展,但经过仔细分析、讨论,找到了正确答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昆仑小学

上一篇:“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谈 下一篇:为学生的发展设计课堂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