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之对策

时间:2022-05-30 05:15:37

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之对策

目前,中学生写作文常常对题目感觉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平时的积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充分占有材料,也即没有作文材料这个“米”.因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积累能力的培养。

一、广泛阅读,摄取精华,辅导摘抄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强调要在读中有所感悟,在理解中重视语言积累。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扩大阅读量,除学习课内范文 ,还让学生阅读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及一些典范文章,这样引导学生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汲取知识的精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哲理性强的或感悟颇深的科学小知识、名人名言等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经过这样的积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了认知水平,这也是积累写作的好办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重视倾吐他们的积累。”

二、指导背诵,勤动口

教材中的许多名篇佳作,语言规范,生动优美,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另外,我还大量搜集美文及诗词,主要采用熟读成诵法。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背诵,是那些好的语言信息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消化理解,转变为自己的语言。

同时,朗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得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办法,有人对背诵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应该淘汰,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管是自由读,还是指名读,不管是齐读还是分角色朗读,都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去背颂。中学生记忆力很好,在学习语文时,发挥这点优势多背一点,有很大好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写读书笔记,实现多读多写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提高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写法,并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经过持久的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提高。

多读多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多看和练习这就是写作的诀窍。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唯有这样阅读才能从中吸取营养,同时对作者思路的展开、情感的表达,才会领悟在心。

四、留心观察,思考出素材的积累

丰富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观察积累的材料越丰富,写作的内容越充实,如何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呢?我主要是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如何确立观察点,如何安排观察的顺序,在观察人、物、景时如何抓住其特点,在观察时如何听、如何想、如何确定观察的重点等。这样使学生在观察中提高了认知水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深入挖掘源泉,教导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

总之,通过以上对学生积累能力的训练,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米”,使学生不再愁“无米之炊”,提高了写作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上一篇:在品德与生活课中构建和谐教育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