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时间:2022-05-30 11:59:29

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求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积极主动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真切的情绪感受,受到美的陶冶。

(二)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独特优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与因特网两大技术迅速兴起,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将图象、声音、动画集于一体,让学生在动态、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新知;它能整合和优化各教学媒体,有效分解教学难点;它能大容量、高密度地向学生提供信息,供学生筛选和整理信息,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二、理论根据

(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使用,各种信息的获取、鉴别、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的必备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程综合化的必然。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自觉地不断地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美国数学督导委员会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数学》报告中指出:“数学素质在美国将是除性别,种族以外影响公民就业和收入的又一重要因素”。随着高科技成果的普及,未来信息社会的公民应具备以下数学素养:(1)数学交流能力。(2)应用数学意识。(3)解决问题能力。(4)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在高科技的信息社会里,一个能运用数学头脑去思考各种问题的人,才能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

三、课题研究目标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信息技术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有效教学模式,为学生良好学习兴趣培养提供更好的氛围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诱发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验,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学生观,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水平,培养教师参与科研活动能力。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落实人员。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7月)

实施实验研究,边实验边反思,边总结边改进,积累材料。

积累典型课例及多媒体课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8月――2012年9月)

收集整理相关实验资料,整理有关实验数据。

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效果

(一)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1.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快乐

利用多媒体优势,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学习轻松愉快。

例如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实验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出色彩鲜艳的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形象的动画把学生带进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的其它知识也产生了疑问。可见用多媒体演示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欲望也油然而生。

2.多媒体技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对小学生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们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括图象、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多媒体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恰当、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活动。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通过观察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如果让学生对这一学习过程作自我评价的话,他们会感到学的有趣,记忆牢固。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是由开放的思考(思考的方向多种多样)与闭合思考(只导向某个一定方向的思考)两者组成的。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开发想象力和开放的思考方面下功夫。课题实验组教师在实验前、实验后对实验班和平行班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做了检测工作,并做好了数字的整理、统计工作。通过实验后期测试发现实验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有了明显增强,实验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的儿童是想象力最丰富时期,最容易被新奇的东西所吸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有时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适时恰当加以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数学教学的练习环节,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并富有针对性的习题,增加训练密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认真阅读大量教育科研方面的论著,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钻研教材、熟悉学生,注重课堂反馈、延缓评价、积极鼓励等。一年来,教师不仅在业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提高,撰写的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反思先后在县、市、省、全国级获奖,这些都在鞭策自己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上一篇:失望的法兰克福车展 下一篇:超跑篇 法兰克福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