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12CR887的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

时间:2022-05-30 07:43:08

基于DS12CR887的多功能电子时钟设计

【摘 要】本设计主要对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实时时钟进行了研究,时钟芯片采用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ds12cr887芯片,单片机采用stc89c52rc芯片,液晶屏用ym1602c型lcd。实现了声控背光,液晶显示,时间显示,时间设置,闹钟提醒,闹钟设置等功能。

【关键词】实时时钟ds12cr887 单片机stc89c52rc 液晶屏ym1602c

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动控制系统中,经常遇到对时间实时监控的需求,这就给具有多种功能的时钟提供了市场。这里给出了时钟芯片ds12cr887及液晶显示屏ym1602c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声控背光电路,软件流程等供大家参考。

一、设计思路

本设计为模块化设计,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模块:

(一)电源模块:系统输入12v±3v直流电压,经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整成标准5v直流电,去耦后可为单片机及其他芯片供电。

(二)声控背光:传感器采用电容式麦克风,经两级三极管放大电路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再经缓冲器增加其驱动能力,最后和单片机的一个控制引脚与非后接到lcd背光正极。

(三)主体电路:由单片机,实时时钟芯片,液晶屏和键盘组成。单片机,时钟,液晶屏都挂在数据总线上进行数据交换,时钟和液晶屏通过少数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和单片机相连,以便控制。

二、电路硬件设计

电路硬件接线图如图1所示:

单片机p0口作为数据口连接在数据总线上[1],数据总线上还挂有液晶屏和时钟芯片,p2口中的一部分做了控制引脚,p2.4接液晶屏的使能端,p2.2接液晶屏的读写选择端,p2.0接液晶屏的命令数据选择端,p2.1经非门接时钟芯片的使能端,单片机的读写分别接时钟芯片的读写引脚,p1口的低四位和外部中断1引脚做了独立键盘输入,外部中断0接了时钟芯片的中断输出引脚,电容式麦克风经两级三极管放大电路放大[2]和p1.4引脚共同控制液晶屏背光,时钟芯片的方波输出端接蜂鸣器作为闹钟动作装置。

液晶屏为ym1602c[3],具有16个引脚,其中前3位引脚,为电压驱动端,4到6号引脚为控制引脚,分别为命令\数据选择引脚,读\写选择引脚和片选引脚,7到14引脚为8位数据接口,地位在前,15,16引脚分别为背光的正负极。

时钟芯片为ds12cr887[4],该芯片具有24个引脚,1号为总线类型选择引脚,4到11为8位地址数据复用总线接口,13到15号引脚分别为片选,地址锁存和读操作引脚,17到19为写操作,复位,中断输出引脚,23和24号引脚为方波输出和,电源正极引脚。

独立按键可对时间信息和闹钟信息作出调整,在需要对时钟进行调整之前需要先按一下中断按键,这时背光会被打开,并跳入功能设置选择界面,这时按上下键可选择“时间设置”选项和“闹钟设置”选项,按右键进入设置界面,在设置界面里,可通过上下键进行数据加减一操作,通过左右键进行选项移位及退出操作。

三、软件设计

(一)主程序

系统上电复位后,先进行时钟芯片的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内容包括晶体振荡器的启振或停振,输出方波频率设置,更新允许设置,三种中断允许设置,方波输出允许设置,数据类型设置,计时方式设置等。在设置好各项功能和时间及数据格式后,进入液晶屏初始化程序,在设置好各项功能,显示方式和清屏后,外部器件的初始化工作已经完成,在中段功能设置完毕后,cpu就在原地等待中断。

(二)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

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系统进入中断程序后,首先关闭外部中断响应,以防处理当前中断时,被外界中断打扰,随即对ds12cr887进行读c寄存器操作,以清除中断标志,接着判断中断类型,如果是时钟更新中断,则刷新屏幕时间信息;如果是闹钟中断,刷新屏幕时间信息后,还应使能蜂鸣器进行警示。最后退出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

图2.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流程

(三)外部中断1服务子程序

外部中断1服务子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系统进入外部中断1服务子程序后,首先关闭外部中断响应,以防处理当前中断时,被外界中断打扰,随即开启lcd背光,调用按键检测子程序,判断用户所按下的按键类型,若为功能键,则执行相应功能;若为返回键,则关闭lcd背光,开启外部中断相应,并退出外部中断1服务子程序。

图3.外部中断1服务子程序流程

四、结论

本文

出了声控背光多功能电子时钟的概念,使用51单片机主控芯片,ds12cr887为时钟芯片,lcd1602为显示屏,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完成了其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在论文之外完成了制版和软硬件调试,系统工作可靠,性能稳定,实物美观有趣,可为广大电子爱好者提供创新参考。

参考文献:

[1]武庆生.mcs系列单片机及接口实用教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23(1):11-32.

[2]王菲.标准集成电路手册ttl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1-40.

[3]阮德生.自动测试技术与计算机仪器系统设计[j].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98.

[4]陆胜利.智能仪器设计与实现[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1-32.

[5]刘文涛.单片机应用开发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85-321.

上一篇: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