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容量理论对现代汉语省略句的支持和限制

时间:2022-05-30 07:16:11

短时记忆容量理论对现代汉语省略句的支持和限制

现代汉语省略句以“不足”的符号形式传达着“完整”的符号形式所具有的信息内容,成为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式。中学语文课文中存在大量的省略句,如何让学生准确解读、正确书写省略句是一个重要问题,而这恰恰被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一方面因为有些省略句理解起来简单,教师认为不必讲;另一方面即便讲到了,一般也只是告诉学生所省略的言语内涵,很少依据科学的认知理论来解释它。这其实造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疏漏。本文提出省略句的省略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受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省略超出了短时记忆容量的界限,就不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了。

一、短时记忆理论的提出

(一)短时记忆

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分,其中短时记忆是指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没有经过重复刺激而短暂保留的痕迹,它具有容量和时间的限制,保持时间约为15~30秒。也就是说,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活跃的,能随时积极地参与当前所进行的心理活动。由此笔者认为短时记忆理论是理解省略句的首要心理基础。

(二)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容量的问题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学者们使用圆点、硬币、无意义音节、数字、单词和字母等实验材料进行研究,均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即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度的,一般为7±2个单元。这里的7±2这个数值并没有某一特定的单位。它可以是音节、字母,也可以是数字、字词等。所以,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如果省略的语言形式超出了这个容量范围,也就是超出了人们正常理解的范围。

二、短时记忆容量理论对现代汉语省略句支持限制

由于短时记忆的作用,使语言成分的涵盖面扩大,在短时记忆允许范围内,某些成分可以省略,这是短时记忆容量对省略句的支持。同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也就是说,一个句子或句群的某个语言成分不可能无限度地省略,必须在短时记忆容量(7±2个组块)允许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这是短时记忆容量对省略句理解的限制。所以写作省略句时,必须在即将超越短时记忆容量时进行复述,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减慢或阻止遗忘进程的发生。我们以主语省略句为例说明短时记忆容量理论在理解省略句时的作用。

例:

①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鲁迅《祝福》)

②黑的人抢过灯笼,( )一把扯下纸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 )一手抓过洋钱,( )捏一捏,( )转身走了。 (鲁迅《药》)

③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 )身经革命,( )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 )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 )面带微笑,( )泰然自若,( )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 )仍然游刃有余。(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以上三例都是遵循短时记忆7±2这个限度的经典例句,省略成分数量分别为3、6、7。读来简练连贯,富于语言表现力。再试着比较下面的句子。

④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 )身经革命,( )历尽沧桑,( )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 )感觉到了人世的悲凉,( )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 )并总结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关系,( )看透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感情,于是( )面带微笑,( )泰然自若,( )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 )仍然游刃有余。

这个例句是上面雨果经典例句的变化形式,笔者加入了几个省略主语的分句,使整个句子的主语承接省略超出7±2的短时记忆容量限度,请你阅读这个句子,读完之后,我们已不能迅速补充出句中主语,并心生厌烦之感。说明这个句子,不符合人们理解语言的心理机制。

我们的中学生,认知心理没有达到最完善的程度,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本文提出的短时记忆容量对省略句的支持和限制理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读解和写作省略句。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构建具有推广价值的科学教学模式。

上一篇:《大学》中有关人生精神教育思想的探讨 下一篇:Pedometer:精准打造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