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打仗

时间:2022-05-30 05:57:15

战争题材的作品,首先要处理的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打仗。《三八线》在回答“为什么要打仗”这个问题上做得是相当不错的。

电视剧《三八线》在北京卫视等几个省台刚一开播,似乎就触动了某一根与剧集本身无关的敏感神经,它的意义和影响超出了作品之外。在持续播出的过程中,《三八线》的收视率也一路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在追这部剧。那么,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它呢?

战争剧题材的突破

只要看一眼《三八线》这个片名,就知道故事的主题是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当时列强并没有真正把这一宣告当回事儿,直到历时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全世界才真正承认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事实。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一改自1840以来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颓势,战胜了最强大的美国,民族复兴的进程自此实现转折。

因为其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曾经是新中国文艺作品的重要表现主题。电影《上甘岭》及主题曲《我的祖国》、电影《英雄儿女》及主题曲《英雄赞歌》、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等代表作品影响了一代人,有多少如今已经上了年纪的人曾在儿时模仿过王成、高喊“向我开炮”?

可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除了《集结号》等影片以只言片语的方式涉及过抗美援朝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有影响的作品。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2000年前后中央电视台酝酿拍摄电视剧《抗美援朝》,“片子拍了一年多,大家审看了都认为可以播,结果来了个‘911’。世贸大楼刚被炸,你来个抗美援朝不太好,考虑到当时的一些情况,就没有播。”

好在,观众们等来了《三八线》。这是一个填补空白的作品。自信首先要求完整地面对历史,而不能对历史选择性地遗忘,《三八线》的出现可以视为中国在政治和文化领域找回自信的象征。另外,鉴于“美国”仍在今天的文化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味,该剧的播出导致一些交锋其实并不奇怪。

人为什么要打仗

除了题材上的突破,《三八线》在叙事方面其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战争题材的作品,首先要处理的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打仗。《三八线》在回答“为什么要打仗”这个问题上做得是相当不错的。

主人公李长顺是一个生活在中朝边境的渔猎户,跟一个叫王常芳的姑娘情投意合,已经打算找媒人提亲了。这时,介入朝鲜内战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军战机越境轰炸,正在江上打渔的长顺的父亲和弟弟长生被炸死,尸骨无存,长顺拼尽全力只找回一只鱼叉。于是,长顺下定决心要参军,上战场打美国鬼子,为父亲和弟弟报仇。跟他抱着相同目的参军的还有同村的王栓子和张金旺。

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道理长顺是懂得的,他明白可能有去无回,或者活着回来,却残疾了,他不想拖累常芳,故而不辞而别。常芳想去找他,那么唯一的办法也是参军,于是她和长顺的妹妹长清一起加入了野战医院,当了护士,后来也上了朝鲜前线。

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中,长顺等人上战场打仗的理由是充分且合理的。《三八线》试图在告诉今天的观众,抗美援朝最基础的动机是保家卫国。

入朝后,经过前两次战役,九死一生的长顺给常芳写了一封信,当时他还不知道常芳也已经到了前线。在信中,长顺写道,来朝鲜之前,心里只想着报仇,但连长和指导员教育我,打仗不光是为了报私仇,更是为了保家卫国,让更多的人享受和平的生活,我现在明白了,我在前线打仗就是为了保卫你呀。这是一段催泪的情节,同时进一步升华了“为什么要打仗”这个主题。

有评论者称,《三八线》加入了人道主义的视角。这是一个准确的观察,剧中有大量表现人们期盼战争早日结束,憧憬战后生活的情节,还浓墨重彩地加入了很多感情戏份,这些都是对战争的否定。同时,他们又不畏惧战斗,敢于战斗,懂得战争只能通过战争来否定的辩证。它讲清楚了一个道理,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但敢于用流血牺牲来赢得和平,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

在很多文艺作品中,人道主义或者“人性”成了解构宏大叙事、瓦解历史意义的手段,把活着看作高过一切的东西,哪怕是苟且地活着。《三八线》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它的精神是人道主义的,但很好地协调了革命战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对美国战俘改造的情节是《三八线》中的神来之笔。当年的美国还在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军队中也不例外,哪怕在志愿军的战俘营,白人还在黑人面前耍威风,欺负黑人。常芳对此现象极度不能接受,一心想帮助受压迫的黑人,并且向战俘宣传志愿军人人平等的思想,对战俘进行思想改造。这是一个双向的教育过程:人民军队的平等观对美国兵是一种教育,黑人士兵开始敢于反抗白人的欺压了;美国的种族歧视对常芳们也是一种教育,生动地说明了“全世界受苦的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说教概念。由此,保家卫国的民族主义立场和国际主义立场便联系了起来。这就是志愿军将士在为什么而战。

有自觉意识才有战斗力

纪律意味着规训,从反面讲就意味着反抗。从军队的角度来讲,纪律性的基础仍然是人的觉悟,只有深刻理解为什么而战斗、为什么而牺牲的人,才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协调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战斗力。为了让已经远离这段历史的人能够理解抗美援朝,需要建立合理的阐释方式,把这个道理讲出来。在这方面,《三八线》做得也不错。

长顺刚参军时,什么都不懂,带着老百姓的所有弱点,只有一腔为亲人报仇的热血。在军队中,他学到了很多:通过训练和战斗学习军事技能;认字,学看地图,提升了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逐步克服了“山头主义”思想,培养起了大局观。在几年的战斗中,长顺一步步从一个新兵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指挥员。

跟长顺同村并一块儿入伍的张金旺同样经历了一个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在新兵训练中,金旺伤了脚,所以没能入选战斗部队,去了运输连。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羡慕在最前线杀敌的长顺,看不起运输连搬搬运运的工作,牢骚满腹,不能正确认识后勤对战争的意义。金旺的跃升通过老班长以牺牲自我为代价得来的,在一次运输弹药的任务中,运输车队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轰炸,卡车着火了,老班长让他爬到车厢上灭火,当他的身体探出车外,老班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然后自己驾车驶向了岔路,远离了车队。装满弹药的卡车爆炸了,老班长牺牲了,但保全了其他车辆,也救了金旺的性命。

没有什么教育比这个更深刻,更直抵人心。从那之后,金旺变得沉稳了,他接过了老班长的精神,不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对战争全局有利,他愿意去做任何事。在运输车队大部分被美国轰炸摧毁后,就只能靠人肩扛手提向前线运送粮食和弹药。朝鲜群众组织了民夫队,需要一个队长,金旺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职务,干起了更不起眼的工作,但不再有怨言。

《三八线》好的地方在于没有把思想工作描绘成恼人的说教,比如,一个伤员在换药时由于疼痛而对长清发脾气,指导员陈平就跟他谈心,问打仗的目的是什么?保家卫国,保家卫国说得更具体点,不就是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吗?长清也是女同志,冒着危险来到前线照顾伤员,你怎么能对她发火呢?一番话把战士说得无地自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只有这样的有自觉意识的人多了,纪律才能得到彻底的执行,军队才有战斗力,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打胜仗。

《三八线》也不是没有缺点,而且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人物塑造上脸谱化的倾向严重,为了表现长顺的好,便用栓子的孬来衬托;再比如叙事上的虎头蛇尾,在最后一集匆匆忙忙地安排了主要人物以莫名其妙的方式死去,然后仓促地收尾。

但无论如何,《三八线》是一部近年来少见的优秀的战争题材作品。

上一篇:银行业“营改增”进行时 下一篇:传统文化中的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