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2-05-30 04:42:36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意味着文学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儿童文学课程,必须用儿童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儿童文学体裁的特点,讲究策略的开展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 儿童文学 地位 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88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文体有儿童故事、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童话、寓言、科学文艺,而其总体比例达教材内容的80%以上。这样编排,与儿童文学对儿童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娱乐作用密不可分。这意味着儿童文学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儿童文学课程,必须用儿童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既然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处于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当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利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呢?具体来讲,在儿童文学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策略,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儿童文学体裁的特点加以选择。根据北师大讲师姚颖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策略》,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本文主要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即创设情境,培养兴趣;给予充分的时间,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作品,扮演角色;以练导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明,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可以多组织一些关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自创儿童文学作品比赛等,通过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活动,进而逐渐爱上儿童文学作品。

二、给予充分的时间,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师鼓励并帮助学生获得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他们阅读时的信心就会更强,就会逐渐地喜欢上想象。比如在开展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这首童谣的教学时,就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根据我所讲的故事,让学生在大脑里展开想象,然后再睁开眼睛说一说在自己的想象里都看到了什么。“星期天,有两个孩子出去玩。他们走了二三里路,来到一个小山坡上。不远处,有几户人家的烟囱里正冒着烟呢。数一数,有四五家。他们又看见远处的山头有许多凉亭,数一数有六七座呢。他们往路两边一看,哇,好美!路边的树上都开满了花:八、九、十……数都数不过来!”故事讲完后,学生一睁开眼睛就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甲说:“我看到了两个小朋友。”乙说:“我看到他们上了小山坡,看到了四五户人家。” 丙说:“我看到了有六七座凉亭,还有很多美丽的花。”丁说:“不对,是走了二三里路才看到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然后告诉他们想象的连贯性,把他们的想象综合起来就是这篇童谣的内容。最后,我又声情并茂地朗读童谣,让学生闭上眼睛,边想象边回忆课文的内容。

如此一来,这篇童谣自然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学期末,他们还对这篇童谣记忆犹新。由此,他们爱上了想象,也爱上了儿童诗歌。

三、走进作品,扮演角色

不是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可以用来改编成剧本,但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对童话进行表演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中演绎自己头脑中的童话故事,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奠定基础。同时,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揣测作品中角色的特征,以自己的理解将其深动形象的表现出来,通过表演活动,教师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更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四、以练导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特别是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练能式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好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设计好导学案,分组让学生针对导学案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指定成员进行汇报发言。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还能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比如教学寓言《滥竽充数》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1.作品包含哪些人和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哪一个?2.齐缗王和齐宣王相比较来说,谁更聪明?3.作品中的南郭先生聪明还是愚笨呢,为什么?4.南郭先生今后会怎么做呢?5.从南郭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滥竽充数的事情,如果有,试举一两个例子。7.这一篇文学作品的寓意是什么呢?在经过各个小组的充分讨论后,教师可以分派小组重点汇报某个问题,然后根据汇报情况进行点拨,最后给出评价。这样,就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当前课改的要求是一致的。

当然,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这对于小学阶段的文学作品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将科学的教学理论、知识方法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开展文学作品教学时更有序、科学;另一方面,它又能集中体现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以最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只要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

上一篇:利用教材,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