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淄博西关“打铁花”民俗事象的发展演变

时间:2022-05-30 03:46:15

初探淄博西关“打铁花”民俗事象的发展演变

摘要:作为冶铁业生产民俗的延续,“打铁花”是一种具有民间特色的娱乐活动。它随着冶炼的铁水流传于我国各地,并在自身的流传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本文将以山东省淄博市西关“打铁花”的民俗为例,简要阐释民俗事象在纵向的演变与横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演变并且不断丰富的过程,并指出“打铁花”民俗存在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淄博;打铁花;齐国;周村;民俗事象

河南确山“打铁花”已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不光是确山,打铁花活动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传承的地域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而应该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普遍存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门铁匠行业所衍生的独特技艺,而且各地的技艺传承不尽相同。我们将以山东省淄博市的“打铁花”为研究对象,对打铁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研究,结合民间传说深入挖掘确山铁花的文化底蕴,从而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性和顽强不屈、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一、背景:悠久的冶铁历史

齐鲁大地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淄博的冶铁工艺更是由来已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春秋古齐国都城。经过考古工作者对齐国故城临淄的勘探,在故城范围内,已发现冶铁、冶钢和铸钱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多处。其中,以冶铁遗址发现最多,范围比较集中的有六处,小城内两处,大城内四处[1]。齐国故城的遗址勘探表明,先秦时期的淄博地区已出现了大规模的冶炼工场,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冶铁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在目前掌握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下,当今学界可以确定淄博的临淄是我国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城市之一,甚至可以说淄博铁山便是中国冶铁行业的发源地[2]。

据章鸿钊《石雅》篇记载:“齐桓,断山木,鼓山铁”,“藉盐铁之利以至富强”[3]。先秦时期的齐国是较早发明冶铁术并使用铁器的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先秦时期东方冶铁文化的中心。据史料记载,最早铸铁和使用铁器的是春秋时代的齐国。齐国的天然盐铁资源丰富,《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向齐桓公提出的以甲兵赎罪的建议[4]。这个建议施行后,得到了大批铜和铁。加上管仲颁布的盐铁专卖制度,齐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铸造使用铁器的过程。

《管子・小匡篇》记载了管仲的一句话:“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钽夷锯,试诸木土”[5]按照郭沫若先生的分析,当时称青铜为“美金”,称铁为“恶金”,文中的恶金指的便是铁[6]。《管子》一书中大量记载了有关齐地冶铁和使用的内容,如《管子・轻重乙》中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e、一椎、一,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G、一钻、一凿、一M、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_,然后成为女。”[7]文中提及工具大多为铁制,可见在春秋时期铁器在齐国临淄的应用之广泛。由于冶铁技术不发达,冶铸的铁难以达到铸造兵器的要求,因此大多被用于制造农具与手工业用具;这无疑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带来了齐国农业与手工业的飞跃,成为齐国称霸春秋的物质基础。

据地方史、志书记载,齐国最早开采铁矿的地方叫商山。临淄西南有座山,原名叫商山,后因山矿石含铁丰富,人们在此开矿炼铁,故改称铁山[8]。1957年4月,在金岭铁矿四平道发现了大约春秋时代开采的老洞.出纹阔器碎片、铁制开采工具等遗物。1958年,又在冶里庄发现捣矿粉的石臼等采矿、冶铁工具;无疑验证了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到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管子》记载,仅齐国一地便有“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9],齐国故城的勘探中就发现冶铁遗址六处,证明了战国时已能进行大规模冶铁生产。

二、表现:迸发的绚丽烟火

漫长的冶铁生产历史除了带给山东人民丰富的生产商业习俗之外,也造就了别样的民俗风情。如鲁中的临朐、周村及鲁南等地的“打铁花”就是其中的翘楚,而其中尤以淄川、周村为最旺。

据当地有关学者考证,“打铁花”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明清时期,淄川西关六龙桥手工业兴起,制铁打铁、土木、铸锅锔锅等诸业兴旺,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尤其是铁匠铺几乎达到了十步一家的地步。每逢岁末年初,铸锅匠和铁匠们便自发凑到一块玩耍。工匠们别出心裁,将冶炼剩下的白铁汁洒向空中,看铁花飞溅,以此取乐。后来,这种娱乐形式世代相传,并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演变完善,最终成为一项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活动时间也渐渐固定在元宵节前后[10]。

演出之前,先要准备五把长柄铁勺,五把长柄木板,三至五座风箱,三口黄粘土锅三至五座烧生铁用的小冶炉。所用的燃料是木炭,以将生铁屑熔化成为1500°C的铁汁,有的地方还需要铜屑和铝屑,以及锯末、谷糠。除此之外,还要制作坩埚和木板,坩埚也用耐火粉制作,因为化好的铁水能达到一千多度高温,普通的土遇到高温便会开裂,同时为了防止坩埚表面凹凸不平,还要在坩埚表面刷一层铅粉。“打铁花”艺人打出的铁花可达七八米高,十多米远,因此需要在空旷的打谷场或多水的河岸边表演,才不至于引发火灾。淄川人民选择在六龙桥附近的孝妇河畔打铁花,一直沿袭了近二百年。

演出当晚,十几个工匠一手拿坩埚,一手持木板,隔着龙门面向孝妇河站成一排,周围挤满了前来观看的观众。表演者手托特制木板,板上用谷糠锯末围一圆圈,站在炉旁,用坩锅勺舀入铁汁,面向河心水面方向。只听得领头人大喝一声,众人同时将坩埚舀出来的铁水轻轻抛起,不等落地,便用木板奋力一击。滚烫的铁水伴随着同时响起的鞭炮声窜入空中,弹丸大小的铁水在空中霎时间分散开来,万千燃烧着的铁屑犹如银珠飞溅,金丝飞驰。接连不断的金色铁花在空中绽放开来,犹如飞跃的金龙在空中飞舞,铁花的绚丽、灵动与背后幽深静谧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观众们也早已忘乎所以,或欢呼雀跃,或瞠目结舌,艺人们的每一次击打都会将现场引爆,人们放松身心沉浸其中,此起彼伏的惊呼叫好声让现场成为一片狂欢的海洋。这种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社会,给淄博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有“火树银花,春回大地”[11]之美誉。

周村的打铁花是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上与周村花灯“闹玩意儿”一同举行的。周村商业发达,古有“旱码头”之称;是祥的发祥地。北京,山西,陕西江南等客商拥入周村,晋商徽商云集,每到春节周村各街各商号挂灯,都互相攀比,规模越来越大,南北派别的灯式风采各异,齐集周村。除花灯以外,各种社火“扮玩”也是五花八门,齐聚周村;如“踩芯子”“火流星”“耍狮子”等,“打铁花”也是其中之一。每当打铁花时,附近的龙灯会都组织龙灯赶来助兴。火花之中舞龙团队穿行其间,万点金光绕龙身上下翻飞,令人叹为观止,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穿梭,称为“龙穿花”。“龙穿花”是显示每个龙灯队阵容、意志、技巧的最佳场合。“穿花”穿得最好的龙灯队会受到同行和观众的好评及敬慕,也会受到打铁花组织者的奖励,日后便名声大振。

除两地外,淄博还有其他的铁花表现形式,如滕州的“花”、沂蒙山区的“放穷花”、临淄区大夫村的“抡铁花”等。其中临淄大夫村的“抡铁花”又称“打树花”“流星铁花”,已在2010年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传承:铁花的未来在何方

“打铁花”固然流光溢彩,精彩万分;但是对于艺人们来说,“打铁花”绝非一种能够身心放松的活动。“打铁花”所用的铁水最高能达到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艺人们必须要用尽全力击打,追求铁水的高和散,让铁水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才不会造成烫伤。如河南确山打花师傅的防护措施是赤膊上阵,借助高强度动作分泌的汗液来冷却铁水;陕西米脂铁花师傅反穿老羊皮袄,山东淄博的打花师傅本来也是赤膊上阵,现在则配备有专门的防火服。玩者人数不限,或几人或数十人,打板的匠人则需要有很好的体力,因为在15分钟的表演里,打铁花匠人的胳膊需要不停地抡近300下。如果力度不大,或者打击的位置不准确,铁水没有完全散开,铁花飞跃的高度也会有限,打出的铁花不但不美观,还极易烫伤自己和他人。“打铁花”的危险性与艺人们表演的积极性的强烈对比彰显了劳动人民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的性格和善于苦中寻乐的积极生活态度。

遥想当年,淄川“打铁花”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可如今的“打铁花”则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打铁花虽然好看,但表演起来却惊心动魄,极具危险性。“打铁花”对艺人们身体条件和技术的要求极大,必须胆大心细,眼明手快,要有充足的体力和熟练的技术才行。所以一般都是年轻人表演。然而现如今已经没有人特别是年轻人再去下打铁花那份力了。要想不让这一绝技失传,只能从外地雇人来表演,但是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关地区“打铁花”文化失传的问题,再加上演出涉及安全问题,导致只能靠宗族、商会等民间组织组织参与。如2014年9月13日,高姓先祖、齐国上卿{莸暮笕似刖哿僮颓敬仲镇中华高菸幕园,举办“流星铁花”晚会,期盼高菥瞎尽瘁、勤勉为国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为解决淄博“打铁花”的传承问题,宣传淄博“打铁花”的文化艺术,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对“打铁花”进行了改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凡参与“打铁花”的艺人都穿戴防火服和防火面具,而九十年代初期,更是发明了“机器抡铁花”来代替临淄大夫村的民间艺人。它是用木炭把生铁屑融化成铁水,再摇动轮轴使其加速转动甩出去,发出耀眼的光芒。但就算是老把式,表演的时候也都要全副武装。如今随着一代代手艺人的创新,原本需要四五个把式才能转起来的轮轴,也开始被更容易控制的电动机所替代。

除此之外,政府还利用影视媒体向外地宣传本地的元宵“打铁花”活动。

1986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节目主持人沈力及著名播音员赵忠祥带领摄制组来淄川拍摄打铁花节目,并作为《九州方圆》节目片头播映。

1991年,第二届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开始,每届都邀请西关村赴淄博人民公园表演打铁花,令数万观众大饱眼福。

1992年元宵节,台湾影视界著名导演凌峰率领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一行5人,专程至西关村录制打铁花,并对这一艺术奇葩赞叹不已。

但我们仍应当看到,比起其他地区的“打铁花”民俗来说,本地的传承历史与宣传力度仍有不足;如确山“打铁花”历史可上溯至宋代,且与当地的道教传统信仰密切相关;而甘肃白银“打铁花”则凭借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名扬天下。因此想要让淄博“打铁花”真正名扬天下,当地政府除广泛利用新型的多媒体宣传手段之外,还需要将其与本地的传统文化紧密联合,综合各方面因素,真正打好手里的“文化牌”。

四、总结

“打铁花”诞生和传承的历史是一部以冶铁、锔锅为代表的冶铁行业的发展史。西关社区的“打铁花”表演活动有赖于当地明清时期冶铁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市场的完善,蕴含了有关冶铁技艺的丰富知识,集中体现了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它诞生于铁匠和锔锅匠们的“突发奇想”,在传承中一步步发展,体现了一种创造精神;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年节中的大型表演活动,“打铁花”成为群众节日狂欢的触发者和情感宣泄的工具,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观看铁花飞溅、龙腾虎跃之时,不禁令人联想起二百年前六龙桥地区鳞次栉比的铁匠铺和熙攘喧嚣的市场。与此同时,“打铁花”也蕴含着关于技艺、传统、民俗、艺术、传说等在内的一整套社区文化,是不可多得的传统奇迹。

[参考文献]

[1]于孔宝.齐国的冶铁业及铁器的使用.管子学刊.2010.

[2]张光明, 于孔宝, 陈旭.中国冶铁发源地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12.

[3]章鸿钊.石雅.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4]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6]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8]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淄博市志.中华书局.1995.

[9]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10]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淄博文化志.中华书局.2005.

[11]朱正昌.齐鲁特色文化丛书・杂艺.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上一篇:浅谈果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下一篇:关于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的调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