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山油松育苗技术探讨

时间:2022-05-30 03:16:16

小陇山油松育苗技术探讨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观音林场,甘肃 天水 741038)

摘 要:本文结合小陇山多年的苗木生产情况,对传统的育苗方式平地育苗和山地育苗的各个环节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大家共同探讨各环节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油松育苗;平地育苗;山地育苗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78

油松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在北方地区分布较广,尤其是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种植较多。油松树形高大优美、适应环境能力强,比较耐干旱、贫瘠,不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涵养水源的重要树种,也成为小陇山更新造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1 采集种子、种子处理

在规模较大的林场,最好建立采种基地。每年的9月上中旬,油松的种子成熟,采收的最佳时间是当球果由深绿色变为黄褐色的时候,过早种子不成熟,影响发芽率;过迟,球果会裂开,造成种子飞散。一般从20a以上树龄的母树上采种,母树要生长情况良好,树干强健,树形优美,抗逆性强,没有病虫害。采摘的种子,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及时进行晾晒,勤翻动,每天翻动至少2次。种子经过几天的晾晒,就会自己裂开,再用木棍进行翻动或敲打,种子就会脱出,然后收集种子,搓揉去翅,除去杂质,晾干后贮存。

在播种以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比较常用的就是温水浸种法,在播种以前的十几天,将种子先用浓度为2%的硫酸亚铁浸泡1.0~1.5h,然后再用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 h,再用清水洗涤,去除药液,然后用37℃左右的温水将种子浸泡24h,再把浸泡后的种子捞出,放在湿润的麻布上,每天要定时洒水,保持湿润,待种子有55%以上出现裂口的时候进行播种。

2 播种育苗

2.1 平地育苗

2.1.1 选择苗圃地

选择排水、灌溉都方便的地方作为苗圃地,土壤为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没有经过改良的水洼地、盐碱地不宜用来育苗。油松育苗连作效果较好,苗木粗壮,抗病能力强。

2.1.2 播种

油松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夏季播种的情况较少。春季播种宜早。一般采用条播的方式,播幅为3~7cm,行距为15~20cm,沟深为1cm,播种量一般为100~150 kg/hm2。开沟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沟内,在上面覆盖1cm左右厚的土,稍加压实,使土壤和种子结合。催芽以后的油松种子经过10d左右就可发芽出土。

2.1.3 浇水施肥

底水灌足的情况下, 播种后到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如果苗圃地保水性能差,一般在播种后需要浇水,多采用喷灌或侧方灌溉的方式。幼苗期不需要浇太多水,但是到了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出现涝灾。

出苗以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尤其做好追肥工作。在生长初期,多施氮、磷肥,生长旺盛以氮、磷、钾肥料为主, 后期以钾肥为主,并追施适量磷肥,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利于安全越冬。

2.1.4 间苗和除草

出苗以后,榱耸姑缒旧长的均匀、健壮,要适时进行间苗。间苗在6―7月生长旺盛的时期比较好,间苗分2~3次进行,可以用手拔,也可以用剪刀或者锄头间苗。间苗在雨后或者灌溉后土壤比较松软的时候进行,尽量不要带动土,如果造成土壤空隙较大,要及时喷水,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保护。在生长过程中,还要及时除去杂草,及时松土,以确保苗木的生长。

2.2 山地育苗

山地育苗和平地育苗很相似,山地育苗的关键在于选好地块,一般选择离林地较近,坡度比较平缓、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阴坡或半阴坡,切忌选择山顶、风口或者死阴坡作为育苗地。进行山地育苗的时候,要在播种的前一年整好地块,如清除杂草、深耕翻地。播种以前,平整土地非常关键,可以根据地形、坡度做不同的苗床,既要做好排水,又要考虑保持好土壤水分,以利种子出苗。

3 防治病虫害

在苗木培育期,要防止苗木立枯病、油松松针锈病的发生,对出现的金龟子类、象鼻虫等害虫要及时防治。立枯病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6月,在发病期,每隔7d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波尔多液交替喷洒,但是要注意喷洒硫酸亚铁溶液半小时以后, 要用清水进行洗苗,防止药害的发生;油松松针锈病发生在每年8月中、下旬,在病害侵染期,可以用波尔多液、敌溴钠、三唑酮等农药进行治疗;对于金龟子类、象鼻虫等害虫的防治,要在害虫的不同生长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例如在金龟子的成虫期,可以利用其假死性,振落捕杀。

4 苗木出圃

根据苗木的产量、质量选择适宜的时间出圃。两年生的苗木,达到15cm以上的高度,0.3cm以上的地径,顶芽饱满,就可以用来进行造林。一般在春季发芽前起苗,随起苗随造林。从起苗到植苗的各个生产工序,要尽量减少根系的时间,减少根部水分的损失,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宋仁莲.油松育苗造林[J].中国林业,2009(7).

上一篇:工作场所学习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下一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