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05-29 10:29:19

探析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 让学生尽可能“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

让学生尽可能“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忌的尽情去想,合理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境,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至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常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猜谜语、讲故事等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春》一课时,课一开始,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画、百花争艳、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景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他们陶醉在其中,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春天的景色多美呀,那么朱自清是怎样用语言去描绘这美丽的春天呢?我们现在一起分析、品味。”然后让学生听配乐的录音朗读,去感受朱自清笔下的美丽春天,这样,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兴趣非常浓厚,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说”

让学生尽可能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三、 让学生尽可能去“做”

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中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的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

(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而是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同学们在自主、合作中显示出高涨的学习热情,体现出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引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这样的学习模式收到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方法,就有了主线,就能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就如鱼得水。

五、让学生“活”起来

让学生“活”起来。我们不能静止看待学生,不能把学生看死,更不能放弃哪一位学生,而是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可能成才,都是有希望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现在怎么看待他,怎么让他最大限度地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这就要老师第一要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是发自内心的。让他们在感受到老师的爱戴、家长的关爱,激发自主的学习动力。

总之,学习的过程必须亲历亲为,谁也无法替代。每一位学生正是在接收、判断、筛选、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的。而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里他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如果我们出于“好心”,连咀嚼教材的过程也由辛勤的园丁们“代劳”的话,孩子们不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学习机会吗?

作者单位 榆林市神木县贺家川九年制学校

上一篇:用现代生活用具做初中物理演示实验 下一篇:乳类食物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