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读》中读出孔子的育人智慧

时间:2022-05-29 09:15:52

从《选读》中读出孔子的育人智慧

《〈论语〉选读》是属于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五个系列之一的“文化论著研读”。是浙江省选定的选修ⅠA教材。从《论语》512章中,选录174章,按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编辑成十五篇课文。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朗读、解析、评议、感悟等环节,我们充分沐浴先哲的思想光辉,从《〈论语〉选读》中,我们可以读出孔子的育人智慧。

孔子不愧为中国也是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大教育家,后人就尊孔子为万代师祖。他在文化教育上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二是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设馆收徒、收平民为子弟的开天辟地之举,成为中国教育首页的最光辉的亮点。任教四十余年,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的教育真知灼见,像散落的珍珠,闪耀在《论语》的每一章节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这些经典教育教法,有口皆碑。育人智慧泽披后世,彪炳教育史册。今天,我们仍可以从中吸取无尽价值的营养成分。无怪乎早在1988年1月,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会议传出声音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孔子的教育智慧中,我认为最突出是两个方面:

其一,重视教育,把教化百姓摆在重要的地位。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论语・子路》)孔子的伟大正在于他很早就认识到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孔子的高瞻远瞩可见一斑,圣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有道是:“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块田地铸民魂”。教师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往往是爱心、智慧以及艺术的整合。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在教书育人上筚路蓝缕,开了先河。

其二,德育为首的意识,立人先立德,十分重视修身。

林语堂先生说过,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

孔子把培养“士”和“君子”作为教育目的,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 重视伦理、个人修养、道德教化、正心修身,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认为,做人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修身要己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论语・子路》)

当今的教育,尽管实施新课程,要求转变观念,要求对学生人文关怀,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素养,但实际上仍逃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还比较明显。读《论语》,我们的确需要向孔子求德育的良方。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论语〉选读》读后,我“心向往之”孔子的德育智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仁人为教育目标,厚德载物

《论语》就是以讲“仁”为主。不算标题计标点,《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达106次。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什么是仁?在孔子那里,仁有如下几层含义。

其一,仁者爱人。

其二,克己复礼为仁。

其三,仁是推己及人的情怀。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情怀实际上是对修己安人的进一步规定,也是爱人原则的具体化。

孔子在学生中灌输其仁义观,在与学生日常交流中,深入浅出地阐明怎样才至于仁。孔子以他的言语态度,实施着德育理念;学生有心,留意到了老师的细微之处,产生了疑问,提出疑问,通过对话交流,互相得到启发,各自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门入德之门,主要是由自反而来的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里仁》),“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治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公治长》),“过则不惮改”(《学而》),“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季氏》)。这就是实现仁的内在自觉。

孔子的道德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深影响着他的弟子,并影响后世的国人。

二、仁以礼行之,形式体现内容

在所有的学习中,孔子认为,唯有“礼”是最重要的,提到“不学礼无以立”的高度来认识,相当于现在的“德育为首”的意思。学习的结果,应是知礼。

孔子的“仁”以礼乐为形式,仁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论语・八佾》)这里,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即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就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君子不仅本质上要达到仁,而且外在表现要仁,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12・8《论语・颜渊》)

他循循善诱,启发开导学生懂得仁与礼的关系。仁是根本,礼是仁者外在表现,没有仁就谈不上礼。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论语・八佾》)

礼是外在的约束,仁是内在的自觉。由于礼的社会性,从而使礼成为人们行为的外在规则。孔子认为,接受礼的约束,是成为君子的基本条件。“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

他认为礼是人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人不知礼,就会处处碰壁;整个人类失去礼,就会出现混乱,就会进入无序状态。所以,“不知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率先垂范,“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论语・子罕》)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15・42《论语・卫灵公》),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表示对这些人的尊敬。他认为父母去世后孩子理应守孝三年。宰予认为三年丧期太长了,遭到老师严厉批评,“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论语・阳货》)对越礼行为表现得深恶痛绝,“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3・1《论语・八佾》)《论语》就这样通过孔子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深受启发,如醍醐灌顶。

三、仁人以君子呼之,榜样感召学生

孔子达到“仁”的人称为君子。一个君子,要好德,要从容淡定,“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4.8《论语・宪问》)

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学而》

为了说明“君子”的品格,孔子以近取譬,并与“小人”对比,让弟子们明白:到底怎样的人才是君子。从而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其一,君子好学知礼。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4《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论语・卫灵公》)

其二,君子正直能改过。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君子,

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8《论语・述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9.21《论语・子张》)

其三,君子与小人比有很高的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1)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2.16)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26)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4.23)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21)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5.34)

总之,作为君子,在处世做人、学习求知、交友达人各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四、倡导孝道,以孝悌促成仁

在学生的提问时,孔子往往会有一些精妙的回答和解析,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

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

的冷暖疾病而说的。

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论语・学而》)。可以说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

子女孝敬父母的过程主要两个阶段:一是“事生”,二是“事死”。

“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某些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

“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一个祭之以礼。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

父母。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孝”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想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要从“孝悌”开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遵守

社会的规范。从弟子们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立德的成功教育。其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孝”的本意是“善事父母”。“敬爱”“奉养”“侍疾”“承志”“立身”“谏诤”“送葬”“追念”是儒家倡导的行孝准则。也是我们今天必须提倡和实行的孝道文化观念。如今孝道观念十分淡薄,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什

么是“孝”以及怎样“孝”,因而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大量不孝顺父母、不赡养父母的忤逆行为,甚至有杀害父母,杀害爷爷奶奶的事情,也不少父母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的事。这一切说明,今天是需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提倡和创建现代孝道文化的时候了。

可见孔子对学生的德育之德涵盖了“孝”“忠”“仁”等方面。育人先育德,育德又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充满哲人智慧,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课堂教学策略及其在初中英语差异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基于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