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时间:2022-05-29 09:05:10

“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由清华大学外语系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 “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研讨会的近80多位正式代表分别来自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十多个国家以及中国的港台地区。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美-中富布赖特项目负责人白婷婷也代表美国驻华大使馆和美-中富布赖特项目致词。会议期间,一大批国际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学者应邀赴会与中国学者进行交流和对话。多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主编(包括《世界比较文学评论》(Neohelicon)《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等)前来赴会。

大会由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兼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主持,美国生态批评主要学者斯格特・斯洛维克和王宁分别在开幕式后作了首场主题发言。斯洛维克的发言题为“空间中的地方:思考可持续性结构的文学”,他在发言中探讨了在一个更为广大的“可持续性文学”的语境下的“适当建筑”的概念。他认为,从19世纪的梭罗直到最近几十年来,主张俭朴的生活作风的呼声确实涉及了如何最佳地设计一种“空间的地方”的问题。他还解释了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可持续性文学的含义,展示了从瓦尔登湖直到当今时代的绿色建筑写作的景观。王宁在发言中,首先恰如其分地评价了生态批评在美国的崛起并迅速波及到全世界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并指出,虽然十年前生态批评还被人认为不够成熟,缺乏奠基性的理论著作,但它在近十多年内却同时在东西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试图从后现代生态批评的视角来解构传统的“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的排他性,同时也对生态批评家所鼓吹的自然-地球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予以了质疑。在王宁看来,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建构一种和而不同与天人合一相结合的后现代环境伦理学是最为可取的。会议代表分别讨论了下述几个议题:1. 超越梭罗:梭罗的全球性影响,梭罗与其他文化背景中作家的比较,以及梭罗与当代环境问题的关系。2. 文学与环境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中国与国际语境下的理论探讨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3. 环境的跨学科研究:文学之外的不同艺术对环境与环境问题的再现。4. 环境与文学关系的社会学视角,诸如环境与文学的后殖民再现,发展与生态批评,国际环境问题与文学。5. 文学与环境中对农业问题的关注:梭罗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探讨。6. 文学与环境中对城市问题的关注:梭罗式生活在城市中的可能性。7. 中国、美国或者其它文化中自然与环境创作的个案研究。8.生态批评发展的理论思考及其未来前景等。来自美国堪萨斯大学的两位艺术家还在位于地坛的一月当代画廊表演了生态舞蹈,使与会的专家对文学艺术与自然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上一篇:疼痛与抚慰:成长小说的悖论叙事 下一篇: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