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吧

时间:2022-05-29 07:37:31

人脸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属于当今国际科技的高精尖领域。人脸因具有不可复制、采集方便、不需要被拍者的配合而深受欢迎。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广泛,具体包括人脸识别出入管理系统、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监控管理、安全人脸识别电脑防范、人脸识别照片搜索、人脸识别来访登记等等。

“芝麻,开门吧!”这充满魔力的咒语,总能让人想起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强盗们保护财宝的方法神秘莫测,常令人满怀好奇。2008年8月8日,用于维护北京奥运会安全的人脸识别系统,在万众瞩目的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芝麻开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据悉,人脸识别查询技术是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承担的一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目前,该系统已建成拥有256万张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数据库,识别速度达到每秒256万张,即一张人脸图像在一秒钟内可以和256万张人脸――比对,轻松完成“你到底是谁”的核查。这一卓越成果的问世,让我们对它的开发者――我国著名图像处理系统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苏光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兢兢业业写春秋

早在1989年,苏光大教授带领课题组接受了公安部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的研制任务。1992年,研制成果通过公安部组织的专家鉴定,1993年由公安部组织推广应用。1994年。武汉市公安局利用这一技术破获了武汉持枪抢劫的特大案件,成为人像组合破获的首起成功案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等栏目及时进行了追踪报道。此后,课题组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科研方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1996年,他们又承担了公安部的人像组合与人像识别综合系统科研课题。2000年12月,由他们研制成功的系统通过了公安部组织的专家鉴定。2004年,北京市公安局利用这一系统破获了著名的北京超市系列投毒案,为维护社会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关键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技术在防范打击重大刑事犯罪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公安部将该技术的研究列入国家“十五”攻关计划。由于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苏光大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接受了这一科研重任。此后,他们沉醉于课题攻关中,不舍昼夜地拼搏。2005年1月,由他们研制成功的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成果鉴定。并于2006年1月参加了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获得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不久,新华社、中新社根据“清华人脸综合识别系统全面进入应用推广”的新闻稿发了通稿,上百家媒体相继进行了集中报道,不仅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更推动了国内的人脸识别市场。由此,清华大学人脸识别系统成为国内应用的主流系统之一,在公安、安全部门广泛应用。2008年1月,他们在国内首次建成了千万级数据库的人脸识别应用系统,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苏光大教授发表了人脸识别与奥运的学术论文,表达了服务北京奥运会的愿望,并根据奥运会应用的特点,在已有MMP-PCA人脸识别算法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GGMMP-PCA人脸识别新算法。这一研究成果于2008年发表在国际顶级的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会议CVPR上。经过多方努力,他们研发的系统在2007年8月、2008年5月两次参加奥运测试赛,并最终应用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由苏光大教授带领的清华大学课题组与北京普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数字奥森公司和航天长峰集团、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开创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奥运会的先河。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苏光大深谙厚积薄发之道,带领团队兢兢业业,书写了我国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的精彩篇章!

风雨磨砺塑英才

回顾走过的道路,苏教授收获了累累硕果,更经历了无数风雨的磨砺。上世纪70年代,国内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刚刚开始,作为较早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苏光大教授所在的团队面临着诸多困难。当时,国外的处理系统价格昂贵,国内根本买不起,只能自己研制。然而,国产器件质量不过关,他们在工艺上还需要一点点摸索,其艰辛可想而知。尽管条件有限,他们却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潜心钻研,在摸索中前进。1981年,中国较早的图像处理系统“TS-79小型通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研制成功。其后,他们也引进过国外的器件,所开发的系统比国外的同类系统性能优越得多。一次次的成功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1985年,他们参与研制的“TS-84微机图像图形处理系统”获得成功,成为中国最早的微机图像处理系统,并于1988年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事实的确如此,在苏教授的辉煌成果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付出。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没有所谓的休息、锻炼,不知道看电视的乐趣,不知道唱卡拉OK的畅快,日日往返于实验室、食堂、家这三点一线之间,苏教授是这样的人,他的学生也是这样的人。他常常劝诫年轻人“业精于勤”,引导他们趁着年轻努力奋斗,书写多彩人生。学生们还清楚记得这样一件事。有一次,苏教授不慎被刚烧开的一壶水烫伤了双脚,他硬是不顾烫伤,用塑料袋裹住双脚,顶着大雨,坚持到实验室加班。这份于科研的情意,这份于事业的执著曾让他们深深震撼!苏教授在给毕业生的留言中这样写道:“抓住思想的火花,倾注创作的激情,百折不挠的努力,有声有色的体现。”这不仅成为学子们人生的座右铭,更被收入《中国名人格言》中,为更多人带去人生的启迪。

在2006年的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上,当时的科技部部长对苏光大教授和清华大学团队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赏。并询问项目的经费是多少,苏教授笑着回答:“国家拨款50万。”

是啊,这样的经费创造出这样的成果怎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他开玩笑地说:“给我阳光,我就‘灿烂’。”当初人像组合系统仅一万多元的项目经费,他也为国家做出了令人惊奇的成果。苏教授说:“国家的事儿,没有大小之分,都是重要的事情。只要国家把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做好!”在他心中,只要是国家需要的科研项目,他们都会殚精竭虑努力做到最好。

“苏教授,您的人脸识别系统又帮我们破了大案,我们对您表示感谢啊!”这样的电话苏教授已经司空见惯。每当这时,那些曾经的艰辛与付出他早都忘到了九霄云外,满心满脑子都是自己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又尽了一份力,心中洋溢着无尽的喜悦与幸福。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谈起科研工作中的新发现,苏教授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告诉我们他的心情就像海子在这诗中写的一样,他总是愿意和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在不断地交流中更快地成长和进步。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态,成就了我们面前的这位图像处理专家。

人脸是永不丢失的钥匙,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在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尤其是“911事件”之后,人脸识别系统的研发意义更为重大。除此之外,苏教授还告诉我们,他正带领团队在游戏、动漫等阳光产业寻求突破。在他淡定的笑容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图像处理系统事业的崭新明天!

三十年科研路,苏光大教授一路跋涉着,一路微笑着,乐此不疲。当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我们为每一个这样的付出者高声欢唱,祝福他们走得更远,更远……

上一篇:机械结构裂纹的小波有限元定量诊断技术与应用 下一篇:钱建生:“煤矿通信王国”的时代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