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张扬

时间:2022-05-29 07:18:01

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张扬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搭建阅读的个性化平台。唤醒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使学生在阅读中自由舒展独特的灵性与个性,使阅读“活”起来,让个性化的阅读充满生命的灵性。

一、在内容精彩、语言经典处引导设身处地地体验。获得个性化的解读

课文内容精彩,语言经典处,集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如果在此处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读,充分地悟,学生对文本中的形象、情感、音韵有了丰富的感悟,就能把自己的灵魂钻进文本与作者的灵魂融为一体,道出灵魂深处所含着的一切感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情景时,先让学生读“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如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个句子。再抓住“终于”一词,让学生站在小女孩的处境上想像她在擦火柴前会怎么想,怎么做后才终于抽出一根。学生通过读、思、议、换位思考后。学生1说:“从‘终于’一词我看到小女孩用快要冻僵的小手抽出火柴又放下,又抽出又放下。”学生2说:“从‘终于’一词我体会到小女孩太可怜了,她在冷得受不了时抽出火柴,但想到爸爸生气的样子,爸爸手拿棍子打她的情景,于是又放下了。”学生3说:“从‘终于’一词我体会到小女孩太懂事了,她快被冻僵了,想抽出一根火柴,但想到火柴是她们家的命根,是她们家的生活来源,于是又放下了。”学生4说:“老师,我心里很难受,眼泪快流下来了。小女孩太悲惨了,她都快被冻僵了,擦一根火柴还要进行那么激烈的思想斗争,才鼓足勇气抽出一根,而我们一天的零花钱可以买几十盒火柴,她真是太悲惨了。”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体验小女孩的终于抽出一根火柴的情景,深刻理解了文本,又创新了文本,使对话活泼、深入、有效,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此自由飞扬。

二、在诵读中体味感悟,读出自己的个性

“诵读”是实现感悟的最基本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能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诵读中就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张扬自己的个性。如教学《矛与盾》―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吾盾之坚,于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这两句话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街上的围观者会如何反驳,继而揣摩语气语调。学生通过观察、体味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生1:如果我是围观者,我就抓住他话中的错误,以反问的语气毫不留情地揭穿他前后矛盾的谎言!(他胸有成竹地读,很好地读出了疑问的语气。尾音上扬)

生2:老师,他刚才读出了少年人问话的语气,我认为可以把这一句话理解成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提问,那么读起来的语音、语调都会有所不同!(他带着从容的微笑的表情,手作捋须状,头随着句子的节奏而晃动,语调平缓,低沉,带着老年人的样子问。)

生3:我想,如果这句话是一个青壮年问的,那么应该读得稍快些,因为年轻人心急气盛,听了楚人自相矛盾的话,会迫不及待想戳穿他。(他读的语调稍快、俏皮。尾音上扬。颇有点咄咄逼人的感觉)

生4:老师,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读(她读得奶声奶气,一字一顿的,课堂上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笑声)

这样的朗读,不是简单地一读了之。而是在体验感悟之后,通过读使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次的对话,它既是一种理解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表现与传达理解的方式,是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更是舒展个性、升华情感的阅读。

三、在“补白”练写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我国传统绘画和古典诗歌中酱遍运用“留白”的艺术,这也是一切优秀作晶的共同点。正如海明威所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语文教材选人的大都是这类“冰山”型的短小而精美的作品。教学中,抓住这“一角”让学生寻找和想象那“藏在水下”的百分之九十,从而悟得全文的意旨。如教学《荔枝》一课,理解了全文后,我安排学生对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进行补白。想象作者还会写什么。学生通过联系全文,联系自己对母亲的情感,有的学生写道: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却长眠不醒,我再也看不到你为我解除困窘,再也得不到你的关爱。我心里感到无比痛苦。还有的学生写道: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再也吃不到了。我真是后悔没在你临终好好伺候你。让你带着遗憾走了。我真不孝啊!还有的学生写道: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而母亲却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会买很多荔枝给你吃,一定好好孝顺你,再也不让那小馋猫给吃光了。学生通过补白不仅体验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而且在补白中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以多元的阅读月标,多元的阅读评价,多元的阅读方式,多元的信息吸纳。多元的生活体验,引领学生走进一个大语文阅读的广阔天地,阅渎教学就会“活”起来。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学情景的设置及其作用 下一篇:浅谈作文评讲如何促进学生发展